江蘇南京:辦好一個展,帶活一條鏈,提升一座城

南京國際車博會、生活用紙國際科技展覽會、國際摩擦密封材料技術交流暨產品展示會、中國醫院信息網絡大會、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採購大會……本月以來,產業專題展會紛紛來寧,讓人目不暇接;出入國際博覽中心、國際展覽中心、揚子江會議中心……客商拿訂單找技術拓市場,你來我往。

辦好一個展,帶活一條鏈,提升一座城。

近日,《南京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兩年行動計劃(2024—2025年)》印發,其中提出,落實「一產業集群一品牌展會」計劃。通過「會展搭台、產業唱戲」,南京不斷探索借展興產、展產融合的創新路徑,讓展會與產業不斷碰撞出「化學反應」,實現「雙向奔赴」。

借展興產:彙聚資源,打開「新世界」

每一場專業展,都會吸引行業上下遊企業和相關科研院所、政府部門集聚。各類「正選」「首戰」,讓展會成為產業創新的大秀場,也讓前沿信息迅速傳導至整個行業,讓企業搶佔「鮮」機。

5月11日,第八屆中國系統門窗·全屋定製博覽會、第十一屆中國(南京)移門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1—8號館舉行,吸引了超過1000家展商、1200多個品牌參展。而就在10年前,第一屆展會在南京舉辦時,當時參展企業只有30家,觀眾不足如今人數的十分之一。

「十年間,展會規模在南京由小到大,也帶動了南京相關產業由小變大。」展會主辦方之一,江蘇門窗協會、南京移門協會秘書長何建國感慨,「借助展會這一平台,一些鏈主企業深入瞭解並認可南京市場的優勢,到這裏開設工廠或分支機構,從參展商變投資商。」

全國鋁包木領軍上市企業森鷹窗業2018年入駐南京濱江開發區,二期工廠2023年已正式奠基開工;廣東門窗行業協會會長單位億合門窗2018年入駐南京濱江開發區;2023年7月,安徽省黃山市的智宬軒系統門窗在南京成立運營中心……

「以前南京企業找配件要跑到廣州,現在上下遊企業都聚到了‘家門口’,這些鏈主企業,能將更多上下遊企業集納到南京,把產業留在南京。」何建國說。

玄武湖公園。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攝

「白天辦展會,夜晚潮消費」。在紫金山西麓、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玄武湖東岸,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周邊聚集起潮SPACE活力街區、花嫁麗舍高端婚禮婚宴殿堂等為代表的商業旅遊項目,讓「吃住行遊購娛」一站滿足;在河西,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與網紅打卡點「南京眼」、保利大劇院隔街相望,作為展館配套設施的澎湃力中心內,美食、休閑項目應有盡有……

南京市貿促會負責人表示,南京將加大力度促進孵化、培育、壯大符合南京先進製造業及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展會項目,發揮展會平台經濟強鏈、補鏈、延鏈賦能作用,聚焦重點產業鏈發展需要與優質資源,將進一步推動會展與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上下遊貫通、全產業價值鏈融合的展產發展格局。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張甜甜

(通訊員 張煒 博軒 對本文亦有貢獻)

除署名外,均由主辦方供圖

編輯 付嫻

2023年軟博會現場。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孫中元 王璠 攝

「永不落幕」的重磅展會和高端論壇等活動,吸引一個個重大工程、產業載體和創新項目落戶。

2023中國(南京)軟博會47個項目簽約總投資223.9億元;2023世界智能製造大會109個超億元項目簽約,總投資超1230億元;今年5月15日舉辦的南京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現場簽約產業基金和投資項目37個,總投資306億元……

「展館周邊的環境越來越靚了!」「交通出行更加便利!」「不僅展會有得看,附近的街區也值得一逛。」毋庸置疑,各大展會的舉辦,促使人流、車流、資金流向會展片區集聚,越來越多「會展商業圈」讓展會與南京更多產業「圈圈相扣」。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採購大會現場

據南京市貿促會(會展辦)提供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市主要專業場館累計舉辦53個展覽項目,展覽面積65.83萬平方米,參展商超過3000家,觀展人數約250萬人次。

「如果走出展館就能到行業領軍企業去看看、合作夥伴工廠去轉轉,無疑會增加會展的‘重要性’和吸引力。」一位展會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擁有完備雄厚的產業體系,這正是吸引業界各大專業展會和高端論壇落地南京的重要原因。」

展產融合:厚積「留量」,培育「增長極」

展會活動不僅彙信息、聚人氣,也為產業發展聚項目、積「留量」。

2024第十七屆中國(南京)國際汽車博覽會現場

「我們到外地做展會招商,不僅要亮出場館的服務,還要曬出南京的產業‘家底’,這是敲門‘金磚’。」國展中心負責人陳曉東深有感慨。「參展商看展、更看產,一個行業展會落地,先看當地的相關產業發展得如何,能否為展商提供上下遊產業鏈的合作機會。」

厚植產業強市「新動能」是這兩年南京一以貫之的發展主航線,支柱產業煥新升級、新興產業蓬勃興起、未來產業搶灘佈局。南京新興產業領域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集群規模已超過8000億元,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製造裝備、新型材料5個新興產業集群規模均超過千億元。產業鏈完備、產業磁力強。

這是南京向全國乃至全球拋出的會展「橄欖枝」,也是南京用心栽種的會展「梧桐樹」。在產業沃土之上,南京培育和引入了一個個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品牌展會。

第31屆生活用紙國際科技展覽會現場

從首展「頭回客」,到再展的「回頭客」,從初嚐紅利,到鉚足了勁「搶佔」更大展位、亮出更多好產品,這樣的變化,也從一個側面彰顯出展會對技術、產品、資金、人才、信息等資源要素的磁場效應。正是因為這種效應,給無數企業、技術和產品帶來發展壯大的機遇。

「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參展就是去‘競技場’‘演武堂’。」億嘉和品牌總監張靜打趣,「每家企業都亮出‘十八般武藝’,從展品、到展台設計,讓企業秀實力‘肌肉’。」張靜說,公司幾乎每年都會「全勤」參加三四場行業展會,每次都有收穫。當初,其推出的特種機器人首次亮相軟博會,就成為展會上備受矚目的展品,由此在資本市場收穫更多「擁躉」。

以產聚展:近悅遠來,發展「有前景」

CESC2024第二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2024生物創新藥產業大會、2024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採購大會、2024南京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2024第十七屆中國(南京)國際汽車博覽會、南京低空經濟發展大會、2024南京國際半導體博覽會……縱觀南京今年以來舉辦的會展活動,不難發現,按照「產」「展」匹配可以發現,每一場展會,都與當下南京正在發力打造的「4266」產業體系如此契合。

2024第二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現場

2024第二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國網江蘇綜合能源公司現場發佈了國網首個儲能系統智慧能源輔助結算終端;中國介入醫師年會(CCI 2023)上,普愛醫療自主研發的移動式平板介入中C(醫學影像設備)第二代新外觀首次公開亮相;2024全球6G技術大會上,紫金山實驗室展出包括6G端到端綜合試驗平台、6G無蜂窩無線接入網系統等部分成果;2024第十七屆中國(南京)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問界M5系列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版江蘇首戰……

一場場產業主題展會,為廣大企業提供了展示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的舞台——展會「新」花怒放,企業「頂峰相見」,產業科技創新的「進度條」「縮略圖」,盡在「展」中體現、展現。

在國際摩擦密封材料技術交流暨產品展示會上,一家來自浙江麗水的企業專門花了10個小時,將自家的產品運到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除了宣介自身,對接採購商,參展本身也是一次市場調研,通過分析採購商和觀眾關注點,既能瞭解行業趨勢,同時也能改進產品,精準滿足市場需求。」企業負責人說。

「會展業作為鏈接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國際與國內的重要橋樑,具有‘臨時產業集群’的性質。它既可以讓參展企業擴大影響、吸引關注、獲得商機、發掘潛在客戶;也能讓採購商瞭解市場動向和行業趨勢、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及產品、交流行業信息和經驗。」南京國際博覽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有企業最初只想試試水,但參展第一天還沒結束工作人員就坐不住了,連夜通知公司「補貨」,還要帶最新最頂尖的產品來。「因為在展會期間,你可能接觸到的潛在意向客戶比其6個月甚至1年里能接觸到的客戶數量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