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記者手記:從「風華路」到「創新路」感受創新力量

  新華社廣州5月23日電 記者手記:從「風華路」到「創新路」感受創新力量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趙紫羽

  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廣東省肇慶市風華路的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實驗室內借助放大鏡觀察到了其自主研發的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就是這顆肉眼難尋的電子元器件,構築起大到航天飛機、小到手機手錶的電子通路,藏著「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

  「我們感到挺緊迫的,客戶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風華高科總裁徐靜說,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主動找到風華高科,提出高端研發需求。

  風華高科前身為1984年創建的廣東肇慶風華電子廠,經過40年發展,已成為國內新型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躋身全球片式元器件製造商前列。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做高端電子元器件‘百年老店’。」徐靜說,目前全球市場超過70%的被動元器件消費在中國,但國內企業產能的市場佔有率只佔10%左右,市場增量巨大。近兩年,隨著家用電器等傳統產業的消費復甦,以及新能源汽車、AI產品等新興領域的快速開拓,風華高科的產能不斷提升。

  當前,國內電子元器件行業正逐漸從低成本優勢向高端技術優勢轉變。風華高科這家電子元器件「鏈主」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遊多家知名企業成立了「廣東省新型電子元器件創新中心」,開展上下遊關鍵和共性技術協同攻關,為建設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

風華高科生產的部分電容產品,用於手機、消費類電子、AI等電子產品。受訪企業供圖風華高科生產的部分電容產品,用於手機、消費類電子、AI等電子產品。受訪企業供圖

  離開風華高科,驅車約半小時,記者來到肇慶市高要區金渡鎮創新路。

  「這條路上的不少企業都是風華高科培養出來的。」廣東晟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輝告訴記者。

  曾在風華高科工作近十年的李輝回憶,風華高科曾經使用的進口製造設備出現過維修難題,故障就出現在散熱風機上,捕捉到國內這一技術空白的他們,隨即投入到散熱風機的創業創新之中。「現在這家進口設備企業在中國投資建廠,用的就是我們生產的風機。」

  風機雖小,卻是電器設備等不可缺少的重要零部件,決定了產品的性能與壽命。2015年成立的晟輝科技後來居上,從工業設備起家,逐步擴展到汽車、消費和醫療等領域,其風機產品已在超低溫、超高轉、超防護和超薄超小4個極限領域取得諸多技術突破。

  今年廣交會上,晟輝科技推出了全球首個零下80℃超低溫風機新產品,遠銷南韓、日本、越南、印度以及歐美等地區。

  令記者意外的是,冰箱實現所有零部件國產化,最後的一塊「拚圖」竟是風機。冰箱長期處於零下低溫環境,同時工作壽命接近十年,這就對風機提出了較高要求,過去冰箱使用的風機長期依賴進口。

  「目前國內冰箱年產量大概9000萬台,公司散熱風機年產能達到3000多萬台,可以說國內每三台冰箱就有一台使用我們的風機。」李輝說,公司已獲得國家專利授權200餘項,相關產品可滿足63個國際標準要求。

5月19日,晟輝科技實驗室內,一款風機正在接受噪音檢測。新華社記者謝希瑤 攝5月19日,晟輝科技實驗室內,一款風機正在接受噪音檢測。新華社記者謝希瑤 攝

  從「風華路」到「創新路」,從行業「鏈主」企業,到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像風華高科和晟輝科技這樣的科創企業還有很多,他們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同時,也牽動著整個上下遊鏈條蓄能成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開展新質生產力」居於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才能打通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鏈條。

  「買得來設備和材料,也買不來相匹配的工藝。」徐靜說,技術攻關非一己之力能夠完成,必須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