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打造城市海量「場景庫」,用「應用場景」打開更多「科創風景」

無人機巡檢管線、幫忙送快遞,人形機器人進工廠「上班」擰螺絲、在獨居老人家中定時給主人送藥……此類「場景實驗」在江蘇無錫漸成氣候。近期,無錫市啟動組建場景應用促進中心,打造城市海量「場景庫」,通過搭建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落地應用的試驗空間,創新孵化具有商業價值的技術應用新場景,形成一批更具成功轉化潛能的「科創風景」。

從誕生到應用,科技成果實現園區「閉環」

伴隨無錫打造城市「場景庫」的進程,越來越多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能夠就近找到「試驗田」,甚至從概念誕生到場景應用,在同一個科創園區內完成「閉環」。走進無錫(國家)軟件園iPark,潔淨的地面有著「蘿蔔牛」的一份功勞。近日,由園區企業無錫太機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無人掃地車「蘿蔔牛」正式亮相,加入園區保潔隊伍,成為iPark的一名「AI環衛工」。

太機腦智能科技創始人楊國青告訴記者,「蘿蔔牛」是團隊四年辛勤研發取得的成果,榮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項目獎」金獎,它採用仿生學原理,憑藉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能夠自主感知環境、規劃路徑,還能根據環境變化作出自動調整,確保高效完成清掃任務。「目前‘蘿蔔牛’已經實現了量產,接下來我們就要著手加快市場化推廣進程了,園區的先試先用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起點。」楊國青說。

「蘿蔔牛上崗」不僅提升了園區保潔效率,也是對園區企業體驗的一次全新升級。其實,「蘿蔔牛」並不是在iPark找到用武之地的首個園區企業研發產品,2022年,無錫(國家)軟件園五期項目開工後,就有園區企業發明的聲波勘探設備為新地塊做了次「CT」。

園區「飛鳳人才」領軍企業——無錫聲學聚像傳感探測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首家相控陣聲波聚焦成像技術的對地探測研發單位,公司研發的「相控陣聲波智能勘探系統」,不用對地面開挖鑽孔,0.1秒內就能完成一次地下60米深度的空間物探。聲學聚像董事長王海波介紹,iPark五期項目工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公司在工地未開挖部位開展補充物探勘察工作,技術人員使用「相控陣聲波智能勘探系統」探測未開挖區域的管線及其他地下設施,累計完成了西側未開挖區域4200平方米與東側原停車場部位的100米的物探剖面,避免後期施工中與地下未知障礙物「不期而遇」。

「一項新產品、新技術,如果能夠從誕生到應用在園區里形成‘閉環’,是最理想的狀態。作為科創載體,我們要儘可能為入駐企業創造應用場景,這不僅可以降低產品大量推廣前的‘試錯’成本,也可以為企業提供產品性能的資質‘背書’,推動科技成果更快落地開花。」無錫軟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鄭江偉說。

開放場景實驗,避免技術和應用「兩張皮」

作為物聯網之城,場景應用可以說是無錫的拿手戲,曆屆物聯網博覽會都是物聯網新技術應用的展示場。2022年物博會期間,華萊塢元宇宙世界亮相無錫國家數字影視產業園,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與視覺藝術相結合,再加上無錫傳統文化元素,共同構建出虛實共生的數字互動娛樂場景,給市民和遊客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如果說華萊塢元宇宙世界是帶有試驗性質的技術元素集中展示場,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全球首個城市級車聯網(LTE-V2X)應用項目等則實實在在地推動著無錫市車聯網和數字經濟領域的技術迭代。如今,「場景創新」已經日漸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種新範式,一個現實場景或許就能激發整個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大發展。

開放的場景資源和機會是創新要素鏈中的關鍵一環,正在成為城市發展新的競爭點。近幾年,青島、合肥、成都等城市先後推出應用場景清單,青島開放智慧工廠、智慧交通、智慧治理等10大應用場景,為創業者搭建場景應用培育、驗證和落地實驗平台。合肥發佈首批83個數字經濟經典應用場景,謀劃建設全國首個「場景創新促進中心」。成都佈局12個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涵蓋了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智能製造等優勢賽道。

「一方面,以場景實驗助力企業自主創新,開放應用場景,為企業新技術拓展市場提供新實驗空間,為推動創新成果應用提供孵化平台。另一方面,以場景實驗助力創新聯合體發展,把應用場景作為創新聯合體的空間載體,構建各類創新主體協同攻關的有效機制。」無錫市發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建標認為,場景實驗可發揮以研帶用、以用促研作用,暢通創新鏈產業鏈,加快成果轉化應用和市場化推廣,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近年來,無錫在智能製造、物聯網、車聯網等領域湧現出了一批積極創新的企業,對人工智能等場景應用需求日益旺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場景實驗是新技術的產業基礎設施和新孵化平台,有助於破解技術和應用「兩張皮」。對於無錫來說,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用場景實驗鏈接技術與應用,是未來「科創+產業」融合發展的一步先手棋。

供場景、給機會,深度激發城市創新活力

無錫在車聯網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場景應用打造始於多年前,一批標誌性應用場景已取得明顯成效。如今,以場景應用帶動創新即將提質擴面,從相關部門瞭解到,無錫正加快組建場景應用促進中心,整合資源推出特色化的標杆示範場景,依託場景組織高水平供需對接活動,推動概念產品率先應用於本地、應用於公共空間,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近期召開的無錫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就提出了城市「場景庫」的概念,整個無錫將作為一個海量「場景庫」,因地製宜開發應用場景。低空物流、應急救援、城市管理……無錫將在低空經濟這一賽道,廣泛發掘能與之產生化學反應的潛在場景。從「供場景、給機會」這一創新的基礎邏輯出發,為企業和人才提供在錫發展的入口和機會,進一步激發城市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

城市「場景庫」的開闢對於眾多科技企業是一大利好。從無錫市科技局瞭解到,無錫設定了到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8500家的目標,目前正在研究製定《關於加快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在支持高企開展成果轉化方面,提出要優先推薦高企研發的市級創新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納入省重大創新產品應用推廣指導目錄。與此同時,打造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應用工程,對應用單位按項目實際投入一定比例給予資助,並支持高企建設未來產業領域重大應用場景。「我們要強化高企要素保障,支持綜合性和行業類融合應用場景開放服務,以場景應用推動技術產品定型、用戶群體培育、市場需求挖掘,加速產業化進程。」無錫市科技局高新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放眼無錫各地,應用場景清單已啟動打造。今年年初,2024未來產業發展大會在無錫經開區舉行,面向全球優秀創新團隊,推出未來產業十大場景全球徵集活動。無錫經開區設立1億元專項支持資金,用於支持人形機器人、工業軟件和通用智能、元宇宙、北鬥衛星和商業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合成生物等十大國內首創性創新應用場景方案在該區域落地,推動未來產業「快生根」。(朱冬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