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問醫①】「醫好一顆心」——無數個寶寶的「死而複生」

本圖為AI生成本圖為AI生成

專家簡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副院長、心臟中心主任 陳會文

當2個月大的熙熙在媽媽懷裡露出還沒長牙的微笑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可愛的小生命曾在鬼門前走了一遭,幸而在現代醫術的幫助下「死而複生」。

1880年,被後世尊為「外科之父」的奧地利醫生西奧度·比爾羅特為心臟外科下過一個「魔咒」似的評語:「任何一個試圖縫合心臟的人都會在同行中聲譽掃地,因為這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

而100多年之後,人們不僅實現了心臟縫合,而且還製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副院長、心臟中心主任陳會文正在進行手術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副院長、心臟中心主任陳會文是奇蹟的締造者。他採用「左心耳替代肺動脈後壁」的手術方式修補了熙熙嚴重生病的心臟;為肺靜脈異位引流的孩子矯治心臟畸形;治癒了主動脈縮窄、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高壓的寶寶……對待人體最精密的器官,在心胸外科領域深耕近30年陳會文,用過硬的職業素養,為無數患有罕見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施行心臟畸形矯治術,點燃了他們人生的新希望。

作為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衛健委優秀學科帶頭人、國家心血管病專業質控中心質控專家,2022年10月,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正式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陳會文作為醫療領域的領軍人才,通過「長期柔性引進」方式來到貴州擔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副院長,帶著他的醫療團隊正式進入貴州,通過「技術、品牌、管理」三平移,為貴州帶來了38項治療兒童心臟領域的新技術,開創了省內乃至西南地區的先例。

5月13日,陳會文作客「天眼問醫」訪談節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治療辦法、預防方法。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副院長、心臟中心主任陳會文作客「天眼問醫」訪談節目

陳會文介紹,小兒先心病其實是一種心臟和大血管的畸形,常見的先心病佔50%左右,例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狹窄等,屬於常見的先心病。

「先心病發生的原因比較複雜,包括媽媽懷孕頭三個月如果有病毒感染,包括感冒了,都可能導致胎兒出現心臟畸形,另外就是環境因素,新房裝修有汙染,或者工作環境可能接觸到有毒化學物質,這些也可能會導致先天性心臟病。當然還有遺傳方面的原因,如果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病人,不排除後輩的因素機率加大。」陳會文說,只要找對原因,先心病是可以治療的。

先天性心臟病能不能通過產檢發現?

陳會文表示,隨著產檢技術的發展,在寶寶心臟發育成熟,也就是懷孕3個月到4個月期間,通過心臟彩超檢查,基本上就能明確一些非常明顯的先天心臟病的發生。「比如說典型的法洛四聯症,它就是一種常見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畸形,隨著目前醫療技術的進步,通過手術治療,98%—99%的孩子都能治癒。」

小兒先心病手術的最佳年齡是幾歲?

陳會文表示,先心病的種類繁多,每一種先心病的最佳手術年齡是不一樣的。在上海,做過出生僅兩小時就要手術的;在貴州,做過出生0天到15天不等的,這些是複雜型先心病。當然,對待不同的先心病病種有不同的手術時間。對待一些簡單的先心病,例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孩子有可能在兩歲之前慢慢的自愈,但這需要定期隨訪,但是如果還是缺損比較大,也可以通過介入手術來修補,或者是其他的手術來解決,相對來講這類先心病的手術風險是比較低,手術也是比較成熟。

什麼是「藍寶寶」?

針對網民提到的「藍寶寶」,陳會文解釋,「藍寶寶」就是紫紺型先心病孩子,孩子生下來特別是一哭一鬧時,嘴唇手指發紫,這就是缺氧的表現,這種孩子主要是由於心臟內的肺血管狹窄或是閉鎖導致。「藍寶寶」比正常孩子反而要胖,是因為缺氧造成的一種代償性身體,我們稱為「嬰兒肥」。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副院長、心臟中心主任陳會文作客「天眼問醫」

什麼是三房心?

陳會文介紹,三房心從心臟解剖角度來說,在心臟發育過程中,左心房形成了一個新的隔膜。就好比多了一道「牆」,將左心房分成兩個,再加上右心房,形成一個三心房心臟。「三房心臟會造成血流通路不通暢,我們要把多出來的這道牆翦除掉,恢復到正常的兩房心。」

很多家長關心,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手術後能否上體育課?能進行哪些運動?

「先心病是可以治癒的病種,絕大部分的孩子如果能夠頂過手術這一關術後隨訪,超聲檢查及其他檢查都是正常的,我們給所有孩子的建議都是一般的體育活動都可以參加,包括一些學校運動會。」陳會文說,但是看待問題也要一分為二,確實有一部分孩子做完心臟病手術,身體素質相對會弱一點,對這些孩子建議可以適當運動,尺度把握就是一般的體育活動可以參加,但是競技性比賽運動類不參加。

陳會文提到,我國每年約有20萬名孩子出生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從預防角度而言,外部環境如生物方面要避免孕期的病毒感染,物理方面避免放射線的接觸,化學方面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服用等,都是可以提前預防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特別是35歲以上想要懷寶寶的高齡媽媽,一定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和諮詢,製定合理的懷孕計劃,確保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健康的寶寶出生。」

主持人 劉丹

文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琴

攝影攝像 周麟宇 張紹東

影片包裝剪輯 郭睆秋

編輯 郭睆秋

二審 韋一茜

三審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