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蓬勃向上丨競逐8117億美元市場 青雲直上無限「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雲俊

新聞調查

上世紀初,量子理論開啟第一輪量子革命,誕生出半導體、激光、核能源等諸多尖端技術,驅動人類全面邁入信息時代。

當前,第二次量子革命來勢如潮,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測量方興未艾,突破性、顛覆性成果頻出。

量子科技產業化迎來機遇期。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闢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

市場機構預計,2023年至2028年,全球量子產業規模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44.8%,到2035年產業總規模有望升至8117億美元。

未來已來,湖北如何競逐量子產業新賽道?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訪。

「量」產多項領先成果

躋身全國第一梯隊

5月17日,武漢某科技創新中心的無塵實驗室內,工程師們正為精密的量子器件做下線前的最後檢查。

「在量子密鑰分發領域,團隊基於自主矽光IP,完成偏振量子態編碼和解碼芯片開發,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相關芯片器件已實現小批量供貨。」該中心量子業務負責人介紹,與傳統算法加密不同,經過量子加密的信息,不僅可實現「一次一密」「閱後即焚」,還能使竊聽者無處遁形。

小小的量子,緣何擁有如此魔力?

5月22日,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進行量子算法研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5月22日,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進行量子算法研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里,物體的位置、速度等都可被精確測算,但在微觀量子世界中,各種物理規則卻迥然不同。

無論相隔咫尺光年,兩個糾纏的量子始終「心有靈犀」;沒有固定運動路徑,多狀態疊加存在,不確定性是量子世界中唯一的確定性……量子物理學的奇妙魅力,最終也通過量子技術,為全球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著眼量子科技廣闊的發展前景,湖北在全國率先起跑,從原始創新到場景應用,量子產業躋身全國第一梯隊。

多年來,位於武漢的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完成了多項「從0到1」的歷史性突破。該院完成的我國首台鈣離子光鍾,105億年偏差不到一秒,成功在原子頻標領域留下濃墨重彩的湖北聲音。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5月22日,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進行光量子芯片性能檢測。

「以自研的量子加密芯片為核心,我們的多款產品正從源頭解決信息安全問題。」長江量子(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柳鵬介紹,其量子安全藍牙耳機、量子安全電腦,能自動在終端上完成加密和解密,有效防止信息泄露。

量子計算的優越性更令人讚歎。業內人士透露,同樣是分解300萬大數據的任務,目前萬億次的經典計算機,大約需要15萬年,而使用量子計算機只需1秒。「今年,公司研製的國內首台‘100+’比特原子量子計算原型機正式發佈,受到業界廣泛關注。」中科酷原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彪表示。

作為湖北省量子科技產業的「鏈主」企業,湖北交投集團已在多個領域深耕。目前,由其承建的湖北省量子通信骨幹網總里程已超1700公里,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智慧高速也被打造為全國首條具備量子保密安全能力的智慧高速公路。

眼下,以光穀為創新極核,湖北已初步形成以量子芯片和元器件、量子保密通信終端、原子鐘、時空精密測量儀器等為代表的量子科技優勢產業鏈,吸引約20家相關企業紮根,在光量子、量子精密測量、原子量子計算領域具備一定優勢。

穿越「陣痛期」

光穀蓄力打造「量子穀」

儘管產業化路徑仍在探索,落地應用尚處過渡期,世界各國在量子科技上的競爭卻日趨激烈。

近年來,美國、德國、英國、南韓等國家已宣佈為量子技術開發提供大量資金。據統計,2023年全球用於量子技術的公共資金比2022年猛增50%以上。

火熱佈局的背後,記者走訪時發現,也有個別企業正在「十字路口」徘徊。

5月22日,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調試量子衛星地面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5月22日,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調試量子衛星地面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正準備進行重組。」今年初,一家曾經的本地領軍企業按下業務暫停鍵。2021年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該公司負責人曾表示,「下遊客戶很單一,為彌補量子產品線上的虧損,我們不得不代工更有銷路的光器件產品。」

另一家承接了公共交通量子通信服務的公司,同樣在近期終止了相關業務。持續高企的維護成本、並不適配的實際場景、尚難落地的遠期應用,最終令項目在運行不到3年後便無疾而終。

一步慢、步步慢的「緊要關頭」,該怎樣引導量子產業穿越「陣痛期」?

2023年11月15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佈會,提出推動光穀量子化,依託武漢光穀打造「量子穀」,深化與合肥、上海、北京等地量子科技產業協同、錯位競爭。

「這一決定恰逢其時。」業內人士表示,量子技術並不是對傳統技術的全然替代,而是新一輪的融合提升,「湖北有著大好機會。」

他分析,光穀「獨樹一幟」的光電子信息產業,能為量子產業提供強力的上遊技術支撐,下遊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行業的需求,則可為相關成果提供廣泛的應用場景,同時全國少有的技術人才積澱,厚積了產業躍升的潛力。

錯位競爭

提速「量子+」產業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先後發佈加快開展量子科技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力爭用三年時間,打造全國量子科研高地、產業高地。

宏觀政策引導之下,湖北如何從細處入手、實處發力?

「量子科技同時兼具不確定性和顛覆性,在中央和省市支持下,需要我們敢於嘗試並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韓玄建議,量子精密測量是目前最接近實用化、產業化的量子產業領域,而武漢是我國精密測量物理的策源地,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具有典型的正選優勢,可加速完善相關產業鏈。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5月22日,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檢測量子保密通信機櫃的運行情況。

在光量子芯片、量子激光雷達、量子材料等方面,武漢大學具備深厚的研究基礎並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原子鐘、原子重力儀、原子量子計算等基於原子的量子科技方面,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同樣產出頗多。在量子精密測量、列特堡原子量子計算、量子物態等諸多領域,華中科技大學有多項領先成績。

經由高校研發團隊、新型研發機構及企業的合作孵化,一系列漢產「量子+」成果迅速打開市場。

基於量子精密測量所發明的原子鐘,可為北鬥衛星實現精準導航。原子重力儀,可為資源勘探、地質災害預警等領域提供幫助。量子激光雷達可為環保監測、氣象預報提供重要參數。

開放場景的打造同樣重要。《湖北省加快開展量子科技產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要實施場景應用示範工程、產業融合發展工程,打造「量子+科技」城市、「量子+新基建」基礎設施、「量子+智慧交通」、「量子+金融安全」、「量子+綜合PNT(綜合定位、導航與授時)」等五大應用場景,推進「量子+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量子+生命健康」「量子+高端裝備」「量子+電子信息」「量子+北鬥」「量子+電力電網」等現代化產業融合發展。

5月22日,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調試量子衛星地面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5月22日,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調試量子衛星地面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成立近兩年來,有賴於地方支持與產業合力,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已產出多項重要研究成果,成為國內量子產業界重要的轉化平台。」韓玄說,瞄準量子科技核心關鍵技術攻關、量子工程示範應用和科技成果在鄂轉化,提速「量子+」產業開花,還需要「政產學研金服用」等多方共同努力,特別是產業政策、產業基金的支持和應用場景的牽引。

好風憑藉力,湖北量子產業正青雲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