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新躍遷·策源之力|晶泰科技:探索生物醫藥產業轉型,用機器人、AI製藥智能化新生態

5月22日,上海市委網信辦與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共同組織的「策源之力」媒體行活動,活動將目光聚焦於位於上海張江的晶泰科技。晶泰科技作為一家集量子物理、人工智能、雲計算及機器人實驗技術於一體的創新企業,其在生物醫藥及材料科學領域的探索與實踐,正為未來產業的提質增效提供新範式。

據瞭解,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晶泰科技與輝瑞合作,僅用六週時間即確定了新冠小分子口服藥PAXLOVID的優勢晶型,顯著加快了藥物上市進程,體現了AI技術在加速藥物研發方面的巨大潛力。

記者在晶泰科技位於上海的公司看見,公司實驗室佈局分為兩層:一樓自動化實驗室採用機械臂進行精細化學操作,實現連續高效的試劑處理流程,而二樓則專注於科研人員對實驗的觀察與分析,形成「人機協作」模式,提升研發效率。另一方面,一樓的自動化實驗室將會全程收集機器人的實驗數據用於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訓練,而所訓練出的大模型將進一步用於企業化合物的研發。

「傳統模式下的藥物實驗室,科研人員通常是站在操作台旁,完成各種化學合成、分析測試實驗。現在我們採取這種‘人機結合’的模式,實驗人員做觀察和分析;機器可以7*24小時不休息,達到1+1遠遠大於2的效果。」晶泰科技副總裁王明泰介紹。

「這一模式體現了晶泰對傳統藥物研發流程的創新性改造,通過智能計算輔助與自動化實驗的結合,優化資源配置,加速藥物研發週期。」他補充道。

當前,晶泰科技整合了量子物理、AI算法、雲計算及機器人技術,構建了從智能計算到自動化實驗再到專家經驗的綜合研發體系。王明泰稱這一模式不僅拓寬了藥物研發的探索範圍,提高了預測準確性,還促進了與輝瑞、禮來等全球頂尖藥企的戰略合作。2023年,晶泰科技與禮來合作研發首創新藥,該合作預付款及里程碑總收益達 2.5 億美元,刷新了中國AI製藥單管線金額紀錄。

晶泰科技的應用下遊已經逐漸從生命健康領域的醫藥,拓展到新材料、新能源等一些新領域,應用場景在不斷增加。此外,晶泰科技在大分子藥物研發上的探索,如開發的XuperNovo®平台,尤其是內部稱為ProteinGPT的策略,借鑒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了一鍵生成符合條件的蛋白藥物,解決了大分子藥物「一鍵成藥」的關鍵需求,已在多個項目中應用並取得顯著進展。此外,晶泰科技還積極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與國際機構如新加坡實驗藥物研發中心(EDDC)合作,進一步推動藥物研發的國際合作與技術創新。

「晶泰做的事情,實際上是在微觀世界的不斷探索,雖然有一個詞叫‘微不足道’,但對我們來說,往往是‘微更足道’。微觀世界的探索,需要更多與傳統不一樣的工具。我們的AI也好,計算工具也好,自動化的平台也好,都是探索微觀世界的重要工具,晶泰做這樣的工具,幫助在微觀世界的探索更有效更快速。」王明泰對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

文章作者

  • 樊雪寒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請點擊這裏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