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武漢)光伏專列正選, 「新三樣」成武漢外貿增長新引擎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23日訊(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徐晨)5月23日,首趟中亞班列(武漢—塔什干)光伏專列緩緩啟動,一路向西開往烏茲別克史丹首都塔什干。此次專列開行為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出口中亞搭起一條高效穩定的陸路物流通道。

此趟專列裝載50大櫃光伏組件,預計10天后抵達烏茲別克史丹首都塔什干。

服裝、家電、傢俱是我國外貿出口的「老三樣」。近兩年,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產品走俏海外。2023年,我國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國際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緊跟外貿發展大勢,武漢「新三樣」出口表現也十分活躍。

2022年11月,首趟新能源汽車整車專列發出,100台東風嵐圖新能源汽車從武漢發往歐洲。今年4月,中歐班列(武漢)推出全國首趟以「快速通關」模式出口的汽車專列。同月29日,首趟籠車專列搭載了203台湖北造SUV新能源車從吳家山站駛出開往莫斯科,總貨值約4300萬元。

相較於其他運輸方式,汽車搭乘中歐班列「出海」,時間為海運的1/3、運輸價格為航空的1/5。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武漢)運輸出口貨物中,整車及汽車零部件佔第二大比重,運輸整車數量約1500台。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強勁形勢。今年1至4月,汽車出口72.5億元,增長55.2%。

光伏組件出口則是武漢「新三樣」出口新的增長點。光伏組件體積大、附加值高,對運輸的安全性、穩定性有著更高要求。相較於公路運輸,鐵路專列受天氣影響小且時效穩定,能有效提升運輸效率,實現高質量的產品交付。

「從‘老三樣’到‘新三樣’,折射出武漢外貿產業的附加值和產業鏈融合度在升級。」漢歐國際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常態化開行基礎上,中歐班列(武漢)根據市場需求開行了木材、棉紗、乳製品、服裝、茶葉、化妝品、化肥、糧食等特色專列,承運貨物品類累計達千餘種。「新三樣」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快速崛起,為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向好注入信心和活力,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動能。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武漢海關負責出口「新三樣」產品41.9億元,同比增長83.8%。

【編輯: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