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茫崖冷湖:從「石油小城」到「現代化特色小鎮」

中新網西寧5月24日電 題:青海茫崖冷湖:從「石油小城」到「現代化特色小鎮」

作者 焦久翼 朱幸蘭 孫睿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鎮曾是全國重要的石油生產基地。

圖為1959年8月27日,冷湖煉油廠開煉。(資料圖)青海油田 供圖

圖為1959年8月27日,冷湖煉油廠開煉。(資料圖)青海油田 供圖

1954年,一支地質隊在冷湖地區發現了石油構造,預示著這片土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

隨後,冷湖油田的勘探和開發工作迅速展開。勘探隊伍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1958年成功打出了高產油井。冷湖油田的誕生標誌著冷湖地區從此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青海石油管理局遷移至此,大量的石油工人和家屬湧入這片土地,冷湖逐漸從一個荒涼的小鎮變成了一個擁有十幾萬人口的繁華城市。

圖為石油小鎮舊址。(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孫睿 攝

圖為石油小鎮舊址。(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孫睿 攝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石油資源枯竭,青海冷湖油田陷入開發低谷,曾經擁有數萬人的石油小鎮成為一片廢墟,常住人口僅剩千餘人,如何轉型發展成為政府多方探索研究的問題。

為挽救冷湖的頹勢,冷湖鎮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規劃和政策,試圖通過吸引投資、優化產業結構和發展新興產業來重振冷湖市的經濟。

通過探索監測發現,茫崖市冷湖鎮所處地理位置、氣候、空氣潔淨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對天文觀測研究具有獨特優勢,具備世界級優良天文台址的發展前景,是中國天文學的核心戰略資源。

近年來,冷湖鎮依託當地產業資源,系統建設中國創業精神博物館、石油精神紀念館、地質博物館、火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科研科普基地、天文學生實習基地、拍攝基地、影視創作基地、科幻文學創作基地等功能型交流平台,打造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現代化開放型特色小鎮。

圖為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冷湖科創園區管委會 供圖圖為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冷湖科創園區管委會 供圖

2019年10月18日,冷湖天文產業工業園區成立,構建以科學為核心,科普、科幻、文創為輻射的特色產業新模式,全力打造「冷湖火星小鎮」。2020年,西華師範大學與國家天文台合作的50釐米雙筒望遠鏡到達冷湖天文觀測基地賽什騰山C區。經過精確調焦後,得到了第一幅圖像,標誌著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正式進入科學觀測階段。

隨著各類大型天文觀測設備的進入,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將成為亞洲最大的規模的天文觀測基地,有力帶動文化和旅遊的發展。

圖為坐落在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內的望遠鏡。(資料圖)冷湖科創園區管委會 供圖

圖為坐落在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內的望遠鏡。(資料圖)冷湖科創園區管委會 供圖

「今年以來,我們通過與國內科研單位高校對接,積極引進望遠鏡項目落戶冷湖,天文大科學裝置集聚效應已形成,亞洲最大天文觀測基地初具雛形。」青海省海西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冷湖科創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田才讓表示。

目前,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已累計引進11家科研單位43台望遠鏡,總投資近27億元人民幣,墨子巡天等4台望遠鏡已投入科學觀測。中國國家級重點科技創新平台打造有序推進,基地道路、供電等配套基礎設施服務功能日趨完善,世界級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完)

【編輯: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