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科技進步對銀髮經濟發展的紅利還在收穫初期 |新京智庫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在第二屆老齡產業發展論壇作主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在第二屆老齡產業發展論壇作主旨演講。

新京報訊(記者柯銳)5月24日,由中國老齡協會指導,中國老齡產業協會、新京報社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老齡產業發展論壇在京開幕。本次論壇主題為「銀髮經濟的市場機遇與發展趨勢」。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在以「銀髮經濟的新動態和新趨勢」為主題的主旨演講中表示,當前傳統產品和服務為主的局面仍未打破,科技進步對銀髮經濟發展的紅利還在收穫初期。

在杜鵬看來,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增進老年人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銀髮經濟發展的動力,巨大的老年人口規模和老齡社會新形態是中國銀髮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呈現出老齡化速度快以及老年人口數量龐大兩項最鮮明的特徵。老年人口總量將在2052年前後達到峰值,屆時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將達到5.2億人,銀髮經濟發展前景廣闊。

對此,杜鵬表示,老年人口健康、教育特徵、養老觀念發生改變,老年人口整體消費結構類型趨向多樣化,服務購買等消費支出比重持續上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新的涉老產品和服務的消費群體正在形成,新興消費品市場呈現良好局面,但傳統以產品和服務為主的局面仍未打破,科技進步對銀髮經濟發展的紅利還在收穫初期。

「當前,大量的社會資本已經進入或正在積聚以圖投入銀髮經濟,但尚未形成有效的商業營利模式。」杜鵬表示,目前,銀髮經濟福利色彩濃厚,社會力量參與和產業資源亟待整合。此外,考慮到我國銀髮經濟多為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不可能在市場研究和產品開發方面花費大量的人、財、物力,政府在鼓勵並推動銀髮經濟企業發展高新產品和服務過程中可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編輯 鄭偉彬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