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數字影像藝術節開幕,建立學科融合、學研產交流平台

新京報訊(記者蘇季)5月24日,在2024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期間,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數字影像藝術節開幕,藝術節彙聚全球數字影像相關領域中的優秀藝術創作者、技術研發專家、社會學者、優勢企業等,分享和探討具有賽前分析性的研究方向,建立學科融合、學研產一體交流平台。

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數字影像藝術節開幕。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數字影像藝術節開幕。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

「數字影像藝術節要構建一個學研產大平台,成為學校與社會的橋樑、學生與企業的橋樑、創新思維與實踐應用的橋樑。」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馬浚誠說道。

記者瞭解到,數字影像藝術節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承辦,藝術節共設置高峰論壇、Mapping Show、青年論壇、特別推薦獎作品與全國高校學生動畫短片展映等板塊。

數字影像藝術節在每年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季期間舉辦,甄選推薦優秀畢業生相關藝術作品,打造人才的培養和推薦體系。當天,畢業生作品《狩獵森林》、《英歌潮舞》-潮汕英歌舞數字互動體驗、《能量映像》、《紙鳶漫遊》等多部作品獲得特別推薦獎。

記者在現場看到,本科生畢業作品展上的數字影像作品互動性強,吸引了不少觀眾排隊體驗。在《英歌潮舞》-潮汕英歌舞數字互動體驗作品前,觀眾拿起鼓棒,敲擊鼓面就可以喚醒舞者,快速連續敲打鼓面還可變換舞蹈陣型。

創作者李鎬介紹,英歌舞是潮汕文化的瑰寶之一,將戲劇、武術和舞蹈融為一體。他的作品運用了編程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加入了傳感器,觀眾敲擊鼓面可與屏幕中的數字英雄實時互動。通過觀眾直接參與,增強了體驗感和舞蹈傳播力,「作品以振興傳統文化為主,運用科技手段進行了現代化的轉譯。」

觀眾在《英歌潮舞》作品前進行互動體驗。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觀眾在《英歌潮舞》作品前進行互動體驗。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

「畢業季很多學生採用了數字影像藝術進行創作,這些作品經過學校專家評審並頒獎,對學生們進行鼓勵。」馬浚誠表示,數字影像藝術節還邀請了電影公司、動畫公司等相關從業者與學生們交流,這既是對學生作品的一種推介形式,也讓企業更加瞭解畢業生的優秀作品,有利於學生們就業。

馬浚誠坦言,人工智能對教學衝擊很大,降低了從業者的門檻,同時也提高了培養優秀數字影像創作人才的門檻。人工智能,包括Sora的發展,對培養高水平數字影像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學院將根據市場發展變化調整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向。「如何培養出具有審美品位、具有決策力、洞察力的新一代數字人才,希望在數字影像藝術節平台上碰撞出火花。」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