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讓牛產業「牛」起來

(鄉村行·看振興)福建永定:讓牛產業「牛」起來

中新網福建永定5月25日電 (遊慶輝 黃秋萍 熊川)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下洋鎮有著悠久的農耕歷史和深厚的牛文化底蘊,擁有長達數百年的食牛史。當地人善烹牛,用一頭牛可以烹飪出上百種菜餚,併成就最具代表性的永定特色美食——全牛宴。

永定美食「牛系列」一條街及周邊的牛雜餐飲店已達100餘家。當地人對牛肉的「鮮」有著極致追求。「我的大排檔就距肉牛屠宰場不到500米。」據全牛宴烹煮師傅胡師傅介紹,從活牛屠宰到上桌食用,他們能夠把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以內。

據瞭解,自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設置永定縣以來,處於閩粵交界地帶的永定下洋鎮便是遠近聞名的牛交易市場。當天沒有賣出的活牛,常常便宜賣給當地人,到晚間10點左右即有新鮮牛肉上市,久而久之形成當地盛行的食牛文化。

大排檔後廚,全員上陣製作「牛系列」美食。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大排檔後廚,全員上陣製作「牛系列」美食。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說到「牛系列」,最聞名遐邇的當數下洋牛肉丸,以柔韌、鬆爽、味香著稱,堪稱閩西美食一絕,是代表下洋的一張名片。「我每週都從廣東開車到下洋吃‘牛系列’,再泡泡溫泉,感覺一整週都精神飽滿。」遊客曾先生說。

精心烹飪的「牛系列」美食端上餐桌,滿足食客的味蕾。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精心烹飪的「牛系列」美食端上餐桌,滿足食客的味蕾。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春節期間,我們家牛肉丸單日銷售量最高賣了2000多斤。」下洋胡氏林記牛肉丸的胡師傅說,牛肉的質量基本上決定了丸子是否鮮美。「剛宰殺的牛肉,還帶著體溫就被送到了木砧板上。一般要選擇牛後腿肉,肥肉較少,低脂肪、高蛋白。」

牛肉丸製作傳承人胡挺與妻子每天淩晨4點開始製作牛肉丸。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牛肉丸製作傳承人胡挺與妻子每天淩晨4點開始製作牛肉丸。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家人們,這個是我們真空包裝的牛肉丸、泡牛皮,品質鮮美、口感絕佳,無論是烤、涮,還是燉,味道都超級棒!」在光明酒家的線上直播間,主播向大家介紹牛肉產品……直播團隊分工細緻,切割、下單、包裝、發貨,忙個不停。直播成為新的流量入口,讓傳統產業淡季不淡,也讓當地特色產品走得更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五一」假期,他們在單一直播平台的銷售成交金額達20萬元。

每到節假日,下洋鎮的各個大排檔,坐滿了驅車前來的各地食客。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每到節假日,下洋鎮的各個大排檔,坐滿了驅車前來的各地食客。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悉,龍岩老字號「下洋光明」原是創辦於1966年的一家牛肉小賣鋪。經過三代人的傳承和發展,小賣鋪一次次蛻變,今天已經擁有經營面積3500平方米、年營業額600萬元的酒樓和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年產值1200萬元的加工廠,建成先進的牛肉精深加工生產線,成為一家集餐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企業。

下洋鎮引進兩家規模養牛企業,去年出欄肉牛8700多頭,滿足本地市場供應。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下洋鎮引進兩家規模養牛企業,去年出欄肉牛8700多頭,滿足本地市場供應。永定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永定區下洋鎮著力打造農業產業強鎮,在肉牛養殖擴量、提質增效的同時,基本形成以肉牛交易與屠宰、牛肉加工與銷售為主要支撐的肉牛產業鏈。目前,下洋鎮培育限額以上牛肉餐飲企業9家,立足於牛肉餐飲優勢,成功創建市級夜間經濟特色街區、省級商務特色鎮。同時,積極完善肉牛產業鏈條,推動實施鑫牛肉牛標準化養殖、牛客家土樓特色美食加工生產、牛系列產品綜合展示館建設等項目,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品牌建設策劃,設計了下洋肉牛產業IP形象、標誌和廣告語,著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2023年,下洋鎮肉牛全產業鏈產值為11.68億元,提供直接就業崗位8900個。下洋鎮走出了一條牛氣衝天的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牛路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