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市場受寵背後:增速快於純電,合資品牌加速搶佔還有多少機會

日前,消息稱大眾汽車集團或調整電動化佈局,隨著市場對於純電動車型的需求放緩,大眾汽車品牌或將生產、銷售更多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對此,大眾汽車集團方面回應稱,大眾汽車集團在推出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車型同時,正全速推進電動化進程;大眾汽車集團始終堅持電動化戰略。然而,在轉型過程中,由於世界各地市場發展步伐有所差異,大眾汽車集團必須要靈活地推進動力系統佈局。

目後上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下簡稱「插混」)成為當下新能源車市場最大的增長動能。5月24日,環京地區某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目前很多進店諮詢的消費者都是來看DM-i車型 。「很多消費者都看中它的續航,市區里可以用純電,綜合續航也能滿足長途需求。」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插混車型結合了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優點,既有較長的純電續航里程,又能在電量不足時通過燃油驅動解決純電動車的續航焦慮和充電不便問題,這也是插混車型熱度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主品牌打響技術突圍戰,合資品牌加快步伐

在「大眾汽車或將生產、銷售更多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這一消息背後,一方面是海外純電市場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或與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不佳有關。乘聯會預估數據顯示,今年4月,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分別為8383輛和6574輛,與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相比仍有差距。

大眾汽車集團方面表示,目前正在燃油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及純電動車型等各細分市場豐富產品,可以有針對性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歐洲和美國市場,純電市場份額下滑。袁帥表示,跨國車企佈局插混可能與國外純電動汽車增速放緩有關,但並非唯一原因。

實際上,包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東風日產、上汽通用等多個合資品牌都在加速插混車型佈局;例如,雪佛蘭將推出首款探界者PLUS PHEV SUV,別克GL8也將推出插混車型。

相對而言,在插混市場,自主品牌的表現更勝一籌。長安啟源發佈「可插混可增程」數智AI電驅2.0;上汽榮威發佈了DMH技術品牌;長城汽車打造Hi4-T將混動與四驅技術綁定;比亞迪即將發佈第五代DMI插電混動技術,下一代吉利雷神電混平台也將在今年發佈。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表示,車企佈局插混汽車一方面與國外純電汽車增速放緩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國內市場需求增長有關;插混汽車曾經被認為是純電動車的過渡階段,但由於純電動車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市場才會選擇實用性更加的插混車。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詹軍豪認為車企加碼佈局插混市場一方面是因為插混車型作為從傳統燃油車向純電動車過渡的較好選擇,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面對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插混車型有助於車企降低整體車隊的碳排放,符合環保法規要求。

插混車型或將填補消費者空缺需求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純電動車型銷量為182.4萬輛,同比增長12.8%,而插混車型銷量為111.5萬輛,儘管仍不及純電動車型,但增速卻高達84.5%。

在屈放看來,插混車型熱銷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近年來消費者在純電用戶體驗方面出現了不足之處,從實際效果來看插混汽車解決了續航焦慮,動力不足等問題;二是政策支持插混汽車的推廣;三是新能源車企如比亞迪等積極佈局插混汽車,也提升了其市場的推廣度。

在他看來,企業無論是佈局插混汽車還是純電汽車都是從市場需求的角度考慮,哪種車型更能受到消費者的認可,更容易被市場接受,哪種車型的生產需求就會更加旺盛。

5月24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訪環京地區多汽車品牌4S店,探訪插混車型在終端市場的真實需求。環京地區某哈弗品牌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哈弗梟龍MAX和哈弗暴龍新能源的優惠都超過1萬元,置換還會享受其他補貼。「進店諮詢的很多消費者目標車型都是這兩款車型。」他進一步表示,「純電動車不可避免會有續航和充電焦慮,但這兩款車型不會有這個困擾,這也是很多消費者看中的配置。」

環京地區某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也表示,店裡DM-i車型的銷量很好,很多消費者在諮詢時都會著重問續航里程問題,有些消費者會直接表示很擔心純電動車是否能跑長途。正準備購車的黃女士告訴記者,自己考慮的是插混車型。她認為純電動汽車跑長途會感到焦慮,由於自己的工作特性,自己買車除了家用外還有跨城需求,因此考慮插混車型。

某比亞迪4S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攝某比亞迪4S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攝

詹軍豪認為,插混市場的未來發展預計會持續增長,尤其是在那些充電基礎設施尚未充分覆蓋或消費者對續航有較高需求的地區。他進一步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插混車的性價比將更加凸顯,可能會迎來更多的市場需求。

那從長遠來看,插混車型需求如何?詹軍豪認為從長遠來看,插混車型可能會作為一個過渡性的技術方案存在,但其存在週期和重要性將取決於純電動車技術的發展速度、能源結構的轉變等。袁帥則認為從長遠來看,插混車型有望與純電動汽車共同構成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

「未來伴隨著固態電池等純電技術的成熟,市場可能仍會選擇純電模式,但從目前這些技術的發展路徑來看仍需要至少五年時間才能夠真正的市場化,在此期間,插混市場將填補消費者的需求空缺。」屈放表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覃澈

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