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她,被讚「全網最甜」警花

來源:環球人物

她曾經是一名軍人,

現在是「邊檢小花」。

作者:尹潔 魯天舒

「宮廷玉液酒+小錘+大錘,等於多少呢?當小花得知國內間諜數超過10萬時,決定今天不講反詐了,而是要用只有中國人知道的方式,和大家對、暗、號!」

短影片里,一名身穿警服、帶著閩南口音、自稱「邊檢小花」的女孩,給廣大網民出了這道「反間諜題」,並邀請大家「在評論區寫出答案,證明自己」。

網民們一邊寫答案,一邊發問:

「小花,你的真名是什麼?」

「邊檢小花」的誕生

「我的真名叫錢瑩敏。」

錢瑩敏有雙大眼睛,笑起來很陽光,口音軟糯,配上警服有一種反差感。

在網上,她是擁有百萬粉絲的「邊檢小花」,被網民稱讚「這才是全網最甜」,而在現實中,她是廈門邊檢總站泉州邊檢站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翻翻「邊檢小花」之前發佈的影片,內容大多是向網民介紹出入境政策和移民管理小知識——

《3月起去泰國免簽?不看會被蒙在鼓裡》

《警方提醒!出賣舊手機等於出賣你自己,如何正確清除舊手機信息?》

《境外間諜?就在你身邊!》

《外國人來華簽證及入境政策調整了》

·「邊檢小花」的影片帳號。·「邊檢小花」的影片帳號。

這些影片題材從何而來?

錢瑩敏對環球人物記者講述了創建自媒體的過程。

2019年12月的一天,錢瑩敏與邊檢站宣傳幹事毛室竣閑聊,聊著聊著,就冒出了辦一個警務自媒體的想法。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邊檢,容易和其他聯檢單位混淆。我們的初衷是介紹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最新政策,再科普一些出入境管理的小知識,方便大家及時瞭解最新政策。」錢瑩敏說。

思路有了,但自媒體帳號叫什麼?選題怎麼定?以什麼形象出鏡?錢瑩敏一時找不到方向。

她與同事們又展開了一輪頭腦風暴,最後想出了「邊檢小花」這個名字。

「其實,這是我們一名男同事的愛人貢獻的。她是學廣告的,幫我們想出這個名字時,大家都覺得朗朗上口,又親切,就選用了。」

經過兩個月的籌備,自媒體團隊正式成立,錢瑩敏負責出鏡,她的同事毛室竣和王玄負責帳號內容的策劃、拍攝、後期及運營等工作。

2020 年1月13 日,「邊檢小花」在B站發佈了第一個影片——《大家好,我是邊檢小花,嗶哩嗶哩我來啦!!!》。

·「邊檢小花」團隊發佈的第一個影片。·「邊檢小花」團隊發佈的第一個影片。

「第一個影片只是試水,沒想到受到網民們的熱情支持,很快就有了10萬點擊量,許多人還在後台催更,問下一個影片什麼時候發。這對我們是特別大的鼓舞。」錢瑩敏回憶道。

那段時間,還有一件事讓她至今難忘。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泉州邊檢站的口罩庫存告急。

有一天,一名搭乘菲律賓航班返回中國的年輕小夥,在泉州入境的時候,默默地給邊檢站工作人員塞了幾盒口罩,什麼話都沒說就離開了。

「那時口罩比較緊缺,小夥子的善舉讓我們深受感動。」錢瑩敏說。後來,他們將這件事放進了影片里。

除了宣傳政策、科普邊檢知識外,團隊也會介紹一些富有泉州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知識,以及與錢瑩敏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

比如,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海港執勤隊所在的位置就是一處歷史古蹟——桑治元時期的一個石湖古碼頭。

2021年,中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泉州:桑治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自然成了「邊檢小花」的創作題材。

·錢瑩敏與同事拍攝「邊檢小花」的影片。·錢瑩敏與同事拍攝「邊檢小花」的影片。

漸漸地,「邊檢小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歡迎。

網民們創造出「抱警」「觸警生情」之類的諧音詞,發在彈幕和評論區。還有不少大V帳號與團隊聯動,「邊檢小花」的粉絲量不斷上漲。

很多網民表示,看過影片後,知道了邊檢與海關的區別,熟悉了移民管理警察的工作,更被科普了不少反詐知識。大家還不時跟著錢瑩敏學幾句閩南話,對閩南文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錢瑩敏和同事閱讀網民們的評論。·錢瑩敏和同事閱讀網民們的評論。

B站會給每一名達到10萬粉的影片主播發一個小獎牌。錢瑩敏說,當「邊檢小花」帳號破10萬粉的時候,團隊發佈了一個粉絲福利影片,內容是把她錄影片過程中的「塑料普通話」,編成了一個「魔性」合集。

「這個影片反響很好,B站發的小獎牌還沒寄到,我們的粉絲量‘噌’一下漲到了十四五萬。」她笑道。

4年多來,「邊檢小花」已經發佈影片作品200多個、粉絲數達160餘萬、播放量破2億。

脫下軍裝,換上警服

1996年出生的錢瑩敏,是地地道道的閩南女生。

「我爺爺曾經是一名軍人,所以我從小就對部隊充滿了嚮往。小時候看電視劇,每當看到女生穿著軍裝或者警服時,我就覺得特別帥氣。」

2013年,錢瑩敏高中畢業,應徵入伍,成為原福建公安邊防總隊的一名女兵,圓了自己的夢想。

兩年後,她通過努力又考入了軍校。

·穿軍裝的錢瑩敏。·穿軍裝的錢瑩敏。

在部隊是要吃苦的。練隊列時,錢瑩敏的大腿上經常出現淤青;射擊課練習持槍,她的虎口被磨得起泡;訓練戰術,在泥裡摸爬滾打,一趟下來,她發現自己的手背少了一塊皮。

「我貼上創可貼,繼續爬下一趟。第二趟結束,發現創可貼不見了,傷口裡嵌滿了沙子,只能忍痛把沙粒挖出來。」

提及在部隊與軍校的經歷,錢瑩敏認為是對自己意志的磨礪。

「戰友情是我一輩子難以忘懷的。我參加的所有訓練、吃過的所有苦,都讓我的血液里流淌著永不服輸的意志力,是刻進DNA里的。」

2018年,從軍校畢業的錢瑩敏,被分配到原福建邊防總隊泉州邊防檢查站,擔任檢查員。

同年底,公安邊防部隊全體退出現役,轉為人民警察編製。

錢瑩敏脫下軍裝,換上警服,成為

一名國家移民管理警察。

這段時間,她努力學習業務知識,提升證件鑒別技能,使業務水平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

·錢瑩敏協助外籍旅客辦理入境手續。·錢瑩敏協助外籍旅客辦理入境手續。

有一次,一名旅客拿著自己雙胞胎兄弟的護照,想矇混過關,結果被檢查員一眼識破。錢瑩敏當時也在現場,從此對邊檢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希望自己也練出一雙‘火眼金睛’。」她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多年來,錢瑩敏一直保持著零勤務差錯的記錄。

「雖然要拍自媒體影片,但我的本職工作還是一名檢查員。在工作間隙和休息日,我會靈活安排拍攝時間,確保不影響本職工作。」

·錢瑩敏的本職工作是一名檢查員。·錢瑩敏的本職工作是一名檢查員。

讓影片平台成為一座橋樑

錢瑩敏是個愛好廣泛的人,工作之餘,她把時間安排得滿滿噹噹:彈鋼琴、跳舞、練習普拉提,還嘗試過跳傘等極限運動。

但錢瑩敏的文藝表演才能真正被「開發」出來,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

2018年,邊檢站與泉州市文化宮聯合舉辦迎「八一」晚會,錢瑩敏也參加了。

她與同事聲情並茂地講述了故事《金色的魚鉤》:紅軍過草地時,一位炊事班班長負責照顧3名生病的小戰士,最終犧牲了自己。

靚麗的形象和出色的表現力,使錢瑩敏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為了這次表演,她不僅向身邊的文藝骨幹請教,還經常獨自一人在宿舍里一遍遍練習,直到深夜兩三點鍾。

演出成功後,錢瑩敏開始更加積極地參與各類文藝活動。

·錢瑩敏愛好廣泛。·錢瑩敏愛好廣泛。

2020年11月,國家移民管理局定點幫扶的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在組織的安排下,錢瑩敏去了三江,通過「邊檢小花」的平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訴大眾,呼籲社會各界關注鄉村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她每天跟著扶貧幹部穿梭在各個村里,調研、聯絡、參觀扶貧產業成果。因為路遠,她總是天不亮就起來,乘車去村里的茶園,2小時的山路顛簸,暈車、嘔吐是常事。

·錢瑩敏在廣西三江調研。·錢瑩敏在廣西三江調研。

「當地的民風特別淳樸,總是熱情地邀請我們到他們家中作客。」錢瑩敏深知,這是村民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國家移民管理局和移民管理警察的感激。

只要有閑暇的時間,她就和同事們到貧困戶家中,面對面交流,討論幫扶措施。

「我們可以用‘邊檢小花’的平台,讓更多人瞭解這裏、幫助這裏。」團隊先後策劃錄製了7期專題影片,全網點擊量80餘萬次。

如今,「邊檢小花」成了泉州邊檢站和福建邊檢機關的一張靚麗名片,成為展現新時代人民警察工作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未來,在本職工作方面,我要努力提高邊檢技能,提升業務能力;在自媒體領域,我們想探索更多的創新方式,以更加輕鬆愉快的形式普及知識,讓‘邊檢小花’的帳號成為連接公眾與移民管理工作的橋樑。」錢瑩敏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