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 | 夏季又見「煩人」小飛蟲?這種顏色的衣服可以少穿

夏季氣溫升高,不知道大家出門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有一類色系的衣服非常容易招小飛蟲。有網民表示,穿著鮮豔的黃色、綠色系衣服出門,走在路上不一會兒,衣服上就會莫名出現一些小飛蟲,一眼看過去直接頭皮發麻。這些小飛蟲是什麼來曆?招人煩的小飛蟲,為何偏愛黃綠色?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圖片來自某社交平台圖片來自某社交平台

招人煩的小飛蟲為何偏愛黃綠色?

這要從昆蟲的趨色性講起。相對於植物「老舊」的部位,嫩芽和花朵往往有著更明亮的顏色,尤其春季的花朵,為了爭搶珍貴的傳粉機會,也多是明亮的黃色。對於傳粉昆蟲而言,明黃色的花朵意味著花蜜花粉的盛宴,而對於吸食植物汁液的小膩蟲們,則代表著一片新的繁衍沃土。

於是,漫長的演化中這些煩人的小膩蟲便刻下了奔赴黃色等亮色的本能,這種對色彩的趨性常被稱為昆蟲的趨色性。

相比其他色彩,黃色對光的反射率較高,在昆蟲眼中會顯得格外明亮。同樣的,白色的衣服也一樣有類似的效果。這些亮色的衣服對於空中飛舞的小蟲就像是一個光源,誘使它們爭先恐後地趕過來。

蚜蟲、薊馬、小綠葉蟬、白粉虱、煙粉虱、斑潛蠅、黃曲條跳甲、蕈蚊等多種害蟲都對黃色敏感,具有非常強烈的趨黃性。

夏季小飛蟲對人體有害嗎?

城市中常種植的月季、欒樹、楊樹、桃樹等都是蚜蟲、薊馬繁育的溫床,因此在春季這些植物萌芽開花時,它們會有極高的數量,也就在這個季節更容易出現在黃色的衣服上。

不過,雖然這些小蟲子落在衣服上很招人厭煩,但萬幸的是,通常它們對人都沒有什麼直接傷害。儘管可能弄髒衣服,好在它們既不吸血也不蜇人。

不過,夏季還是有些蟲子是會傷人的:

【隱翅蟲】

夏秋季雨後是隱翅蟲活躍的時期,一般出現在潮濕的草地。隱翅蟲有趨光性,夜間會向燈光處飛行。

這種蟲不咬人,但它的身體含毒素,呈強酸性。皮膚不慎接觸後會出現隱翅蟲皮炎:

①長出條狀、片狀水腫性紅斑,其上排列著的淡黃色、白色水皰或膿皰,有時呈線性,有時沒有規則,伴隨灼燒樣疼痛、瘙癢;

②皮損可繼發糜爛、結痂及表皮壞死,即使皮膚痊癒後也會留有疤痕,嚴重者會有噁心嘔吐、發熱等全身症狀。

網民分享的被隱翅蟲傷害的經歷

圖片來自某社交平台

如果皮膚沾上隱翅蟲的毒液,應盡快衝洗傷處,若出現隱翅蟲皮炎,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抗感染或抗過敏治療。

【蜱蟲】

圖片來自IC Photo圖片來自IC Photo

蜱蟲常生活在森林、草叢、動物皮毛間,人被它叮咬後,可能由其攜帶的病毒等引發蜱蟲病等多種疾病。蜱蟲病可通過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在人際傳播,且目前尚無特異性藥物或疫苗。

夏季是蜱蟲的活躍季節,北方地區一般3-6月為蜱蟲活動高峰,南方地區蜱蟲的活動季節更為廣泛。因此,夏季外出遊玩時,還要注意防護,避免蜱蟲叮咬。

在蜱蟲的活躍期,大家去野外活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不要隨意在草地上躺臥。

●   儘量穿著外表面光滑、顏色較淺的衣物,以便能及時發現爬上身的蜱蟲。

●   進入草叢前,務必把褲腿塞進襪子,進入林區時,可穿連帽衣並戴好帽子。

●   野外活動結束後,仔細檢查自己或互相檢查對方的身體和衣物,觀察是否有蜱蟲叮咬或附著。

●  一旦發現被蜱蟲叮咬並鑽入皮膚,切記不要直接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還容易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應盡快求醫取出蜱蟲,然後做局部的消毒處理。

【蛾蚋】

不少家庭的衛生間積水處常有小黑線樣的蛆蟲,過段時間便會長出翅膀飛來飛去。這種飛蟲叫蛾蚋,又稱蛾蠓、地溝蠅,一般滋生在下水道、坑窪污水、地漏等位置。

它全身長滿細毛,沾滿了生長環境中的各種病菌,如果幼蟲或卵意外進入人體或附著於傷口、黏膜處,可能誘發「蠅蛆病」。

平時不要用手拍它。想要尋找蛾蚋的來源,可以用膠帶封住某一排水口,隔天如發現粘有蛾蚋,便發現了源頭,及時清理即可。

【恙蟲】

恙蟲肉眼幾乎看不到,但咬人十分狠,總愛咬皮膚柔軟且不易被發現的部位,比如腋下、腹股溝、會陰等。

恙蟲病常表現為叮咬部位瘙癢焦痂或潰瘍、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嚴重時可引發腦膜炎、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併發症,甚至死亡;少數恙蟲攜帶恙蟲病立克次體,可引起急性發熱性斑疹傷寒、流行性出血熱等。

若有戶外活動,個人請做好自我防護,可紮緊袖口、褲管口,儘量把襯衣紮入褲腰內,另外,身體外露部分,如手、頸、耳後以及小腿等處可塗擦避蚊油,會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戶外活動後還需及時換衣、洗澡或擦澡,重點擦洗腋窩、腰部、會陰等皮膚柔軟部,這樣可減少或避免被恙蟲叮咬。

夏季穿衣指南

如何在炎炎夏日清涼而舒適地穿衣?新京報梳理了一份穿衣指南>>>

  • 選對面料

夏天人體容易出汗,人體排出的汗液,絕大部分是通過蒸發、擦拭和貼身衣服吸附的方式排出,而一般情況下,被擦拭或被貼身衣服吸附的汗液在50%以上。由此可見,夏季衣服的首選要素是吸汗、散汗、透氣性好等。最好選用吸濕性良好的棉、麻、絲等天然植物纖維加工而成的衣服。比如休閑POLO衫、麻棉短褲、純棉T恤衫等,只要面料清涼颯爽,都可暢享夏日戶外時尚。

  • 顏色有講究

紅色使人血壓升高、興奮煩躁;黃色使人心煩意亂;白色衣服能反射走紅外線和可見光,所以穿起來涼快,但紫外線能輕鬆地穿透,所以並不防曬;深色衣服吸收紫外線,能防曬但穿起來熱。科學的夏季穿衣法是淺色衣服搭配防曬霜

  • 慢性病患者穿衣「因病而異」

高血壓患者衣服應寬鬆。寬鬆的服飾可減少血液循環阻力,以免血壓升高。最好選寬鬆的圓領衣服,不要系扣子,打領帶。另外,褲帶也不宜過緊,可使用鬆緊度好的布帶。

關節炎患者衣著忌薄短。衣服過於單薄,讓關節暴露在外,就容易受涼、疼痛。關節炎患者最好穿長衣長褲,材質以棉、麻為主,以利於吸汗。在空調房可以隨身帶一件外套保暖。

糖尿病患者衣物宜勤換。夏季是糖尿病患者多發皮膚病的季節,衣物最好每天一換。當外界氣溫接近或超過37℃時,糖尿病患者最好穿淺色的薄長衣、長褲。因為穿得太少,容易被紫外線灼傷,甚至誘發皮炎,難以癒合。

整合自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生命時報、科普中國、新華社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