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看田間地頭的農業新科技

  當前,多地開鐮收割,夏收大幕已啟。截至5月27日17時,各地已收冬小麥6000多萬畝,日機收面積連續4天超過400萬畝。

  作為全年糧食生產第一季,夏糧佔全年糧食產量的21%,對奠定全年糧食豐收意義重大。為確保穩產高產、顆粒歸倉,各地在技術賦能上紛紛發力,一起來看田間地頭裡的農業新技術。

夏收全程機械化作業 打造高質量「天府糧倉」

  西南麥區是我國冬小麥最早成熟的地區,四川是西南麥區最大的主產區。在四川「天府糧倉」核心片區成都龍泉驛,夏收社會化服務團隊領到任務——全程機械化作業。收割機在麥田里來回穿梭,將一簇簇麥穗吞進「肚」里,將豐收在田直接轉化為豐收到手。

  為打造高質量的「天府糧倉」,四川從政策、科技、資金等多個環節,層層推進130個小麥千畝高產展示片、56個小麥百畝超高產攻關方的建設,小麥生產呈現出新趨勢,農業機械在糧食生產中發揮作用更加明顯。

  「三夏」期間,四川省投入小麥機收作業的收割機將達4萬台;省農科院和高校聯合建設的小麥專家大院以及科技小院,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就地轉化推廣應用;單產繼去年首次實現每畝300公斤之後,今年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百餘架無人機「一噴三防」 智慧助力田間管理

  在山東省昌邑市柳疃鎮青阜農業綜合體的一片高標準農田里,幾架飛防無人機一字排開,白色水霧均勻噴灑在綠油油的麥田里。在昌邑各區鎮,為確保「一噴三防」全覆蓋,100餘架飛機在30多處同時展開作業。

  在科技創新加持下,越來越多的新農人用上了物聯網技術、智能化裝備,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山東培育的玉米、小麥、大豆、馬鈴薯等作物品種多次刷新全國高產紀錄。2023年,山東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6.84%,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1.3%。

「數字雲」嗬護小麥生長 成農業生產新農具

  在江蘇省,3600萬畝小麥正在抓緊收穫,有十朵「數字雲」正在為全省的農民提供精準的科技服務。這「十朵雲」是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孵化研發出的「數字新農具」,涵蓋了智慧種植、智慧農田等十大核心農業板塊。

  通過「種植雲」可以時刻關注小麥長勢,實現方寸之間管護萬畝良田。空中堅星監測的顆粒度能達到0.25平方米,相當於在1畝地裡面,有2600多個網格監測點。有了這些「空中網格員」,小麥從種下的那一刻起,就能做到全程「雲」上種植和管理。

  今年夏收,江蘇小麥機收率將穩定在99%以上。江蘇農業科技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目前已在全國率先整省基本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

物聯網與套種地塊深度融合 大大提高經濟收益

  在河南漯河臨潁,當地加大自動化設備應用,並推廣科技套種模式,促進小麥穩產增效。

  空中攝像頭、地苗傳感器、5G網絡的加持,科技物聯網與44萬畝麥椒套種地塊深度融合。大數據平台捕捉小麥土壤墒情、病蟲害預警,一屏通攬,24小時實時監測,為農戶提供麥田管理科學指導,農戶們只需要刷刷手機,結合水肥一體化和灌溉設施,精準干預加強田管。什麼時間需要打藥、什麼時間需要澆水,都有提示,省時省力還省心。

  在麥椒套種的模式下,不但可以穩定糧食的產量,還多了一份辣椒的收益,大大提高了種植戶的經濟收益。

  今年「三夏」期間,河南計劃投入各類農機400萬台(套),聯合收割機20萬台。這些都為「三夏」生產插上了科技翅膀,提供了科技保障,增加了豐收底氣。

「網約農機」隨時「接單」 確保小麥如期收割

  這幾天,湖北小麥產區陸續進入收割高峰期。湖北升級智慧平台功能,兩萬四千多台「網約農機」隨時「接單」,確保小麥如期收割。

  在黃岡團風縣黃湖新村,金黃的麥浪層層鋪開,4台收割機開足馬力穿梭在麥田里。這些收割機是種糧大戶通過荊楚農機服務平台下單的「網約農機」。

  荊楚農機服務平台2017年上線,主要面向農戶和專業合作社。今年,平台升級了新功能,農機手也可以通過平台直接「接單」。平台還會根據農戶發佈的作業時間和麵積,精準推送附近可預約的農機。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調度顯示,今年當地冬小麥麵積達1500多萬畝,預計夏收期間投入稻麥聯合收割機9.2萬台。為挖掘機收減損潛力,提升機手技能和作業質量,當地已培訓機手和修理工13萬人次,確保顆粒歸倉。

  近年來,湖北省農業生產單位紛紛引入物聯網、大數據、3S、雲計算等技術,大力應用農業機械,讓生產更科學、智慧、高效。

  ……

  各地高效、智慧的農業生產方式還有很多:浙江寧波、桐廬等地啟用智能化循環式烘乾機,24小時連續作業,溫度、水分等實時監控,大幅提高麥收作業效率;在河北邢台大曹莊農場,自走式噴灌機,集澆水、施肥、噴藥於一體,一天能澆600畝地;甘肅河西走廊大力推廣小麥灌溉新技術,滴灌更精準,省水又省肥……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穩固「大國糧倉」,離不開強大科技的加持。近年來,科技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消息,夏糧目前生產形勢較好,有望再獲豐收。一幅幅夏日好「豐」景正在廣袤田野鋪展開來。

 策劃:王瑩

  編輯:馮文雅

  終審:陳競超

  來源:新華社、央視等

  新華網新聞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