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中國·北疆綠潮湧動】走進蒙草 看3000萬畝土地華麗變身

本網訊(草原雲·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查娜 牛天甲)走進蒙草種業中心,就像走進一個微縮的生態治理試驗場——一片沙地經過種植固沙植物,披上了綠裝。形形色色的種子、幼苗一一陳列,向觀眾們展示不同生態類型區的治理方式。5月27日,「萬千氣象看中國·北疆綠潮湧動」網絡媒體活動首站來到了位於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的蒙草種業中心。

自動碼垛機正在工作自動碼垛機正在工作

該中心是蒙草集團全國18個專項種業研究中心、科研基地之一,集特色種業保育繁推一體化應用研究、生態保護與修復科研試驗、生物多樣性實踐於一體的科研中心。

蒙草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草科技上市公司,依託鄉土種源保障及生態大數據導航,開展草種生產、生態修復。獲評「全國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林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等榮譽稱號。

工作人員正在操作蒙草智能數控種子編織機工作人員正在操作蒙草智能數控種子編織機

近年來,蒙草集團相繼建成國家林草種質資源康尼蒙古分庫、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特色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小草諾亞方舟),收存植物種質資源2200種、6萬份,標本15萬份,涵蓋生態修復、飼草、中草藥、特色作物等;土壤150萬份;採種田25萬畝,製種車間33萬平方米;建立「保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體系。通過數字種業平台,智能管理草種全產業鏈。編製標準506項,申請專利797項,草種業專利數量居全球第六,獲批全國首家草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記錄綠色發展記錄綠色發展

目前,蒙草集團擁有國家林業草原風蝕沙化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農牧交錯區耕地地力保護與提升重點實驗室、內蒙古牧草育種與良種繁育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草業技術創新中心等30多個國家、自治區級科研平台,聯合5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共同創建國家草業技術創新中心。

記者正在拍攝記者正在拍攝

蒙草集團為草原、荒漠、礦山、廢棄地治理、沿黃流域生態保護、海綿城市及綠地建植,給出因地製宜的生態解決方案,致力於恢復生物多樣性及自愈力,累計修復國土面積3000萬畝。目前,擁有踏勘、動力、耕整、播種、養護、數字化監管等機械設備1270餘台,實現全流程自有機械化作業,保障大規模防沙治沙。統籌光伏項目與生態保護,以當地林草資源現狀為基礎,合理確定修復模式,通過實施草光、林光互補,提高林草資源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使生態狀況持續改善,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新能源治沙打造新樣板。

[責任編輯:章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