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為人造肉買單嗎?北京南中軸地區將新添未來食品產業園
新京報訊(記者薑慧梓)2024年豐台科技活動周近日啟動。豐台區宣佈以和義街道、西羅園街道為核心區,打造未來食品產業集群。南中軸地區將新添未來食品特色產業園。

從我國11個省市23個地區的傳統自然發酵食品中選育、鑒定出2000餘株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微生物菌株,經高密度發酵體系培養,生產出高蛋白、低脂、低糖、低熱量、低飽和脂肪酸的酵母蛋白……活動中,人造肉的「秘密」被揭開。
當前,全球食品工業已全面進入新階段,在我國,「大食物觀」的概念於2022年進入公眾視野,提出「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大食物觀」的指導下,以替代蛋白為代表的未來食物愈發矚目。人造肉、人造奶等都是替代蛋白的應用形式。
在此背景下,豐台區發佈支持未來食品產業創新發展的8條措施,包括打造高品質專業化特色園區、建設新蛋白食品科技創新基地等。
據瞭解,豐台區正與首農集團合作建設未來食品特色產業園。該園區落地豐台區和義街道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園,先行釋放5萬平方米高品質產業空間,打造未來食品產業和合成生物技術孵化地。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已入駐園區,建設新蛋白食品科技創新基地。基地已於今年4月開工建設,規劃細胞工藝研發室、種子細胞研發室、菌種實驗室、食品化加工間等功能區,計劃2024年底投入使用。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王鈐表示,將以基地為承載,聚焦細胞工程、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開展細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等顛覆性技術研發。
其他措施還包括,提供全鏈條公共技術服務、降低入駐企業運行成本、提供管家式服務等。
比如,豐台區將拿出「真金白銀」,引進和培育優質創新主體,對相關領域新引入或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0萬元資金扶持;對新引入或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和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60萬元和30萬元資金扶持。對獲批國家、市級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的相關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扶持。
同時,為降低入駐企業運行成本,對於新落地特色產業園的未來食品科技企業,豐台區將綜合考慮創新能力、發展潛力等情況,給予最長3年的房租減免支持,減免額度最高可達實際房租的100%,減免面積最高300平方米。此外,豐台區將開放區內現有國家食品檢測中心、食品企業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示範中心等,提供全鏈條公共技術服務和管家式服務。
豐台區委常委、副區長崔旭龍表示,豐台區發展未來食品產業具有明顯的區位、產業空間、創新生態和政策環境優勢。豐台區將著力打造高品質專業化特色園區,以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園為核心承載區,以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等為創新策源地,以南中軸地區、中關村豐台園、新發地地區和首農集團相關產業空間為產業輻射帶,合力打造豐台區未來食品特色產業集群。
編輯 唐崢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