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後坍塌的銅陵居民樓:遇難者三年前曾公開反映「快成危房」

48號樓坍塌之時,李光娟並不在家。

直到她聽聞消息趕回小區,目光越過圍觀的人群,緊張地望向自己家的方向——離48棟僅相隔幾十米的49棟,確認房屋完好之後才鬆了一口氣。

連續數日的強降雨使李光娟家牆體開始滲水,她也開始「習以為常」。

誰也沒有想到,坍塌就這樣突然發生了。

在市區開餐館的周躍就住在48棟坍塌的一側,事故發生時他正和妻子、父親在店裡忙碌,孩子也一早被送去了幼兒園,母親則在附近做零工,一家五口人因此逃過一劫。

幾位鄰居卻沒有那麼幸運。

5月27日13時40分左右,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大通鎮龍苑小區48棟一側發生坍塌,5人失聯。經全力搜救,5名失聯人員全都被找到,其中4人經確認死亡,1名12歲女孩正在全力救治中。

多位居民向澎湃新聞證實,此前失聯的五人分別是:二樓的一位81歲的老人,三樓的一位中年人和五樓的一家三口。

斜坡上的房子

地處長江支流的大通鎮因水而興,當地人對龍舟競渡也有著特別的期盼和熱愛。

6月,安徽省級的龍舟賽就將在大通舉辦,這幾天龍苑小區附近的訓練基地裡密集地響著鑼鼓聲。

龍苑小區48棟 受訪者供圖龍苑小區48棟 受訪者供圖

林溪的家與龍苑小區僅一街之隔,每天買菜、接送孩子她都要從小區旁經過。

事發時,林溪正送兒子上學。突然聽到有人高喊「樓塌了」,等她回過神來才發現,龍苑小區48棟樓只剩下了一半。

警車與救護車的聲音蓋過了龍舟隊的鼓聲。等林溪走近細看才發現,48棟樓的西邊一側幾乎全然坍塌,裸露在外。「是完全塌下來的那種,塌掉的一側還不到另一邊一層樓高,不像框架結構房屋如果倒塌也是慢慢傾斜,會有支撐的。」

林溪拍下的救援現場林溪拍下的救援現場

直到當天晚上林溪才知道,事故中唯一倖存下來的12歲女孩瀟瀟是和自己兒子同在大通小學讀書的同學,而她的父母已在事故中遇難。

「我兒子說,媽媽這位同學你經常見的,放學了也經常和我們一起在小區健身廣場玩。」

回憶起過往的畫面林溪頓然覺得非常恍惚。

小區居民張欣告訴記者,48棟落成於2001年,是一棟建在斜坡上的獨棟建築,呈東邊高、西邊低,且因為地勢的原因,西側還多出個地下室。房子一共有五層,是一梯兩戶的結構,這次坍塌的是西邊戶,共五戶人家。

雨中坍塌的房屋

突如其來的坍塌因何發生?

27日晚,銅陵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劉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48棟為磚混結構,事故發生後,有專家對現場情況進行了初步分析,因為日前銅陵市有一場強降雨,24小時降雨量達到163.7mm,專家推斷大雨造成的浸泡,可能會對房屋的地基產生影響,這可能是導致事故的原因。

據銅陵市氣象台發佈的消息顯示,自5月24日起,氣象台曾多次發佈強對流黃色預警信號,並於26日將暴雨藍色預警信號變更發佈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有居民告訴澎湃新聞,就在事故發生的當天上午,還有居民因降雨導致家中漏水在居民群裡向社區幹部反映情況。

群聊截圖 受訪者供圖群聊截圖 受訪者供圖

但李光娟和林溪告訴記者,這樣規模的降雨量在大通鎮每年都會出現,僅僅因為一場雨就造成了23年樓齡的房屋倒塌,很難讓人信服。

蘇州某設計院建築師張義鑫對澎湃新聞表示,上世紀80-90年代磚混結構曾是建築結構主要選型類別,其使用壽命一般為30至50年。但因局限性大、抗震性能差、浪費資源等原因已慢慢退出市場。

「單憑現場照片還無法對事故原因下定論。即便是預製板磚混結構,20多年的房齡也還沒達到使用壽命上限。」專業從事建築加固行業多年的耿慶鎮告訴澎湃新聞,房屋的坍塌原因往往較為複雜,地基情況、施工標準以及後期業主裝修過程中破壞承重牆等情況都要考慮在內。

至於降雨是否為事故成因,劉武表示,還需要等事故調查後,才能最終確定。

據央視新聞報導,龍苑小區48棟的承建方已被公安機關控制。張義鑫對澎湃新聞表示,一般而言,建築物倒塌的責任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建設單位、勘察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都牽扯其中,而各方主體的責任需要根據具體相關部門最終調查結果來確定。

遇難者三年前的公開呼籲

李光娟、張欣都表示,由於龍苑小區沒有物業公司,房屋的安全和維護工作一直有所欠缺。

不少居民都曾向社區、鎮政府反映過房屋建築安全的問題,但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銅陵市郊區人民政府網站「領導信箱」欄目曾在2021年公開回覆過一位龍苑小區居民吳先生的留言,但相關網頁內容已在今年5月28日被刪除。

吳先生在留言中代表當時尚未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的住戶表示:2021年銅陵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並未將龍苑小區列入其中。龍苑小區房子都是預製板結構,開發商偷工減料,房屋年代久了,樓頂水泥瓦開裂,房屋漏水,外牆脫落,紅磚都看得到,都快成危房了,有的時候水泥都掉下來……樓底下的草到春天長得比人還高,無人清理……

對此,大通鎮政府回覆,龍苑小區經過前期改造項目,現整體環境已得到大幅度提升。2020年大通鎮積極向上申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但2021年已公示的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中暫無大通鎮,將繼續向上級繼續申請改造項目。

對於龍苑小區建築安全的相關問題,5月28日澎湃新聞致電銅陵市郊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大通鎮黨委書記朱寧,其表示並不知道相關信息。

5月2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吳先生親屬處確認,吳先生即為本次事故遇難者之一,也是唯一倖存者瀟瀟的父親。

該親屬告訴澎湃新聞,吳先生是自己的外侄女婿,一家人住在龍苑小區48棟西側的5樓,吳先生和愛人均在此次坍塌事故中遇難。他們的女兒瀟瀟雖被救出,但受傷嚴重,兩隻腿已經做了膝蓋以下的小腿截肢手術,目前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救治,暫未度過危險期。

然而,吳先生生前期盼的老舊小區改造,卻並未對他憂心的房屋安全問題進行整改。

澎湃新聞從多位龍苑小區居民處瞭解到,龍苑小區曾在2017-2022年間分批實施了「老舊小區改造」,但這一改造僅僅是拓寬道路和對房屋外立面進行了粉刷,並沒有採取任何房屋結構加固和維修措施。

「我們(49棟)是先於48棟進行翻新的,但僅僅是刷了外牆。我們家樓頂泥瓦開裂、牆壁滲水起皮的問題當時反映給了施工方,但他們說不在改造範圍,就沒有處理。」李光娟告訴記者,49棟和48棟都是在2022年同批進行的老舊小區改造。

李光娟家牆面滲水起皮現狀 受訪者供圖李光娟家牆面滲水起皮現狀 受訪者供圖

為何由政府統一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沒有對房屋安全隱患予以消除?5月28日,銅陵市住建局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前的確做過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但是老舊小區改造,不代表是危房改造,所以不能說當初的專項行動存在不合理的情況。

澎湃新聞查閱2022年4月20日銅陵市人民政府網站公開的郊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招標公告發現,大通龍苑小區三組團在此次改造計劃中,但施工內容並未有針對房屋建築結構的維護項目。

耿慶鎮表示,針對預製板結構的房屋加固技術當前已經較為成熟,但真正應該落實的是定期對老舊房屋的安全性進行檢測,發現問題並及時整改。

張義鑫表示,如今城中村自建房、老舊小區依然大量存在,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力量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但對遺留的問題,比如自建房加固、老舊小區危房如何處理,是加固還是拆除,都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處理機制。

難以離開的家園

銅陵地處長江下遊,因大通鎮的江心洲易受洪水侵擾,1998年當地啟動「移民建鎮」工程。郊區政府官網顯示,截至2015年,大通鎮組織實施完成「移民建鎮」一、二、三、四期工程。

為響應移民建鎮的號召,很多原先住在和悅洲、鐵錨洲等長江江心洲的居民,陸續搬進了龍苑小區。

居民張欣介紹,最早的龍苑小區都是單位分房,後來陸續有開發商在空地上建了幾棟商品房,小區內七十多棟樓,房型、朝向、面積都不相同。如此複雜的產權之下,小區管理並不規範,很多受訪居民都無法準確說出開發商的名稱以及小區的整體情況。

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到,不少龍苑小區的居民至今仍未取得房產證。李光娟告訴澎湃新聞,2015年她從別人手裡購買了龍苑小區的二手房,但買賣時對方僅提供了自己紙質的購房協議,這麼多年她都無法取得房產證。「私人老闆建的房子,我們小區很多都是這個情況。」

即便面臨無產證和房屋安全隱患,龍苑小區卻仍是很多人難以離開的家園。

「買房子加上裝修花了30多萬吧。」李光娟表示,龍苑小區現在多為老年人居住,二手房每平米兩千多元,基本上也就保持了她購買時候的價格水平。

「有能力的都去市區買房子了。」林溪告訴記者,龍苑小區多為老年人居住,房價和租金都比市區少了一大半,且當地人均薪金只有2-3千元,很難有餘力住更好的房子。瀟瀟的媽媽是全職主婦,父親打工養家,家境很一般。

救援現場 央視新聞 圖救援現場 央視新聞 圖

「原本沒想到他們家居住環境那麼差,安全都沒法保證。他們原本在和悅洲上有房子,但因為移民搬遷和女兒上學才來龍苑小區居住。」遇難者吳先生的親屬告訴澎湃新聞。

這次事故中坍塌的不僅是48棟半側的樓,還有龍苑小區居民對房屋安全的信心。

27、28日連續兩個晚上,李光娟和丈夫都在龍苑小區里踱步,不敢長時間待在屋子裡。「只安置了48棟另一側的居民,其他樓棟還沒被轉移,我兩個晚上沒睡好覺了。」

事發次日,銅陵市政府召開黨組會議,銅陵市委副書記、市長孔濤要求,要守牢安全生產底線,迅速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自建房、老舊房屋安全隱患大排查。

29日上午,有工作人員敲開了李光娟家的門,告訴她將對其房屋的受損情況進行勘驗。

(應受訪者要求,李光娟、林溪、周躍、瀟瀟、張欣為化名)

此前報導

銅陵市長孔濤:迅速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自建房、老舊房屋安全隱患大排查  

銅陵房屋坍塌:雨中消失的家與離去的人  

安徽銅陵坍塌小區傷亡者家屬:外甥女正接受截肢手術,小腿已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