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公里被收228元?網約車司機私自加價被乘客發現 平台方回應

封面新聞記者 趙紫萱

5月28日,成都方女士向封面新聞記者爆料,此前她打了網約車平台的特惠快車,從春熙路出發到三環外路程共18公里,平台顯示30元左右的路費,這位網約車司機卻收取她228元,並拉黑了她。具體情況如何?記者採訪了方女士和平台方面。

18公里路程被收228餘元

乘客稱「幸好關閉了免密支付」

方女士回憶,5月24日晚,她和朋友從春熙路打車回學校,路程約18公里,當時平台顯示路費30元左右。

平台顯示預估車費在28.78元(受訪者供圖)平台顯示預估車費在28.78元(受訪者供圖)

「上車後,司機一直在發語音聊天,全程沒和我說一句話。」方女士表示,她與司機無交流,也沒有汙損車內物品,就是正常乘車。

下車後,方女士準備付款,卻發現平台傳來228.78元的待支付款項。方女士覺得十分奇怪,於是她聯繫了該司機,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

平台發來的支付信息(受訪者供圖)平台發來的支付信息(受訪者供圖)

「幸好我沒有開通免密支付,不然被多扣了200都不知道!」方女士說。

司機稱乘客亂扔垃圾

平台發現司機作假

事情發生後,方女士把該司機投訴至網約車平台。

「平台告訴我,司機上傳了一張座椅縫隙有紙團的照片,所以平台認為是我們扔的垃圾。」方女士否認她們扔了垃圾,「照片里的垃圾在副駕駛座位,司機是把副駕駛鎖住的,我和朋友都坐的後排。」

隨後,方女士反復向平台進行申訴,要求平台調取監控和錄音。兩天后,平台工作人員告訴方女士,平台發現該司機曾多次上傳同一張「紙團垃圾照」,因此平台同意撤回200元的加價申請,並贈送方女士20元優惠券。

方女士說,此次事件讓她意識到免密支付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可能有顧客開通了後,被司機多扣了錢都不知道。

平台回應:司機違規成立封禁3天

5月28日下午,涉事的網約車平台聯繫了方女士致歉,表示會加強對該司機的管控。5月29日,記者聯繫平台稱正在瞭解司乘雙方的情況。而後答覆記者表示,經核實,本單司機因故意違規添加附加費,按照平台規則,已扣除司機服務分12分,扣除司機信用違約金50元;因司機多次違規添加附加費,按平台規則已封禁司機3天。乘客訂單已為用戶修改正確的車費金額,且乘客已支付完成。

律師說法:

免密支付有風險 平台有義務完善漏洞

對此,四川發現律師事務所律師陸元輝表示,詐騙是指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非法佔有他人的財物,這個事件當中如果針對不特定乘客,司機虛構了扔垃圾的事實,從而為了獲得無權取得的賠償費,達到四川省規定的5000元的定罪金額,是有可能涉嫌詐騙犯罪的。

陸元輝說,免密支付小額支付便捷的同時,的確存在支付金額、支付內容未經確認即進行付費的風險,消費者在開通免密支付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評估這種風險,一方面要認真閱讀免密支付的相關規則和條款,另一方面要隨時關注免密支付關於金額、內容等方面的信息提示;當然,平台也有義務完善免密支付適用規則可能存在的漏洞,加強對存在加價、費用組成調整等訂單的免密支付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