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葫蘆兄弟》編劇姚忠禮:「翻開」中國動畫「回憶錄」

專訪《葫蘆兄弟》編劇姚忠禮:「翻開」中國動畫「回憶錄」

中新社上海5月31日電 題:專訪《葫蘆兄弟》編劇姚忠禮:「翻開」中國動畫「回憶錄」

中新社記者 王笈

「繪動世界——上海美術電影的時代記憶與當代迴響」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展方過10天,73歲的著名動畫編劇姚忠禮已經來看了3次。

5月30日走進「經典巡禮」展廳,當熟悉的動畫形象和手稿漸次映入眼簾,姚忠禮又一次淚目,回憶湧上心頭。「我合作過最多的導演有阿達(代表作《三個和尚》)、胡進慶(代表作《葫蘆兄弟》)、嚴定憲(代表作《舒克和貝塔》)、林文肖(代表作《雪孩子》),他們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共性——不模仿別人、不重覆自己。」

5月30日,著名動畫編劇姚忠禮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康玉湛 攝5月30日,著名動畫編劇姚忠禮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康玉湛 攝

姚忠禮是13集系列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的編劇之一。這部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是如何誕生的?面對中新社記者的提問,他如數家珍。「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是沒有系列動畫片的,只有《九色鹿》之類的動畫短片和《大鬧天宮》之類的動畫長片。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國內電視台開始播放《鐵臂阿童木》《貓和老鼠》等來自日本、美國、歐洲的動畫片,中國也開始探索自己的系列動畫片。」

《葫蘆兄弟》是中國最早的系列動畫片之一,片中有兩處情節總讓孩子們落淚——其一是穿山甲的犧牲,其二是爺爺為了讓葫蘆七兄弟團結一心,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姚忠禮的印象里,中國動畫界曾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現象,即作為英雄人物的主人公是不能犧牲的,怕傷到了少年兒童的心。但是《葫蘆兄弟》並沒有這麼做,「我們在創作劇本時就說過一句話:為有犧牲多壯誌。」

半個世紀前,上海曾是中國動畫的「大班營」,姚忠禮所在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美影廠」)彙聚了中國最優秀的動畫人才和最優質的動畫技術資源。幾代美影廠工作者不遺餘力地投入藝術創作,以一系列老少鹹宜、雅俗共賞的經典之作,成就了中國人自己的動畫世界。

「當時的美影廠有兩百多個人,其中包括了27對夫妻。所以是一群內心充滿愛的人,創作了一個個充滿愛的故事。」在姚忠禮看來,優秀的動畫作品是以真情打動人心的,正是這群熱愛動畫事業、為中國動畫殫精竭慮的人,撐起了中國動畫的輝煌時代。

5月30日,姚忠禮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向記者介紹「錢家駿和五位得意門生」照片。中新社記者 康玉湛 攝5月30日,姚忠禮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向記者介紹「錢家駿和五位得意門生」照片。中新社記者 康玉湛 攝

他在一張拍攝於1983年的「錢家駿和五位得意門生」照片前停留了許久,為記者一一指出中國動畫大師錢家駿和他的學生胡進慶、戴鐵郎(代表作《黑貓警長》)、嚴定憲、林文肖、阿達。「40多年過去了,這張照片里的導演都已故去,但他們的作品永遠留在了孩子們的心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