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就在手機里嗎? 」越來越多孩子不認識錢了

【「錢不就在手機里嗎? 」#越來越多孩子不認識錢了#】「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要買一個3元6角的商品,應該怎麼付錢呢?」5月28日,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學苑校區小學部,一年級數學老師馬欣怡正在上《認識人民幣》一課。她請同學們說說用人民幣湊出「3元6角」的組合方式。有學生回答:「先給一張3元,再給一張6角。」

一年級小學生不知道人民幣沒有3元、6角的面額,這讓年輕教師馬欣怡覺得奇怪。課堂上,她拿出各種面額的人民幣,一張張地問學生是否見過。全班40名學生,大部分見過100元、50元紙幣,一半學生能認出10元、20元紙幣,從沒見過1元紙幣的佔一半以上。

2010年前後,移動支付開始迅速在我國普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86%。

今年一年級的孩子多出生於2016年、2017年。「他們在生活中,錢確實見得少。」馬欣怡的同事、有近30年教齡的數學教師呂琳說,這種不認識錢的情況,在最近5屆的一年級小學生中越來越明顯。

家住武昌的劉姍,兒子正在讀一年級。前不久,她問兒子:「假如你有兩張20元紙幣,你怎麼去商店買一個30元的東西?」兒子說:「可以先給老闆一張20元,再把另一張20元撕一半,湊個30元。」

孩子的回答讓劉姍非常驚訝。她意識到,孩子不光不認識錢,也不知道錢怎麼用,不理解「換錢」「找錢」這些概念。她回想了一下,發現孩子似乎只在過年時見過100元的壓歲錢,平時家裡都找不出一張其他面額的紙幣。

不認識錢的孩子對「錢是怎麼來的」也自然缺少具體的認知。家長李薇告訴記者,女兒快上小學時迷上了「抽盲盒」,有一次要她一口氣買100個盲盒玩具。她跟女兒說:「不能一下就買100個,那樣媽媽的錢就花沒了。」女兒卻覺得很奇怪:「錢怎麼會‘花沒’呢?錢不就在手機里嗎?刷一刷就又有了!」

天一街小學數學教師聶鵬記得,他是1986年上小學,那時的數學課就有《認識元角分》的內容,老師還講過人民幣圖案背後的故事。他2001年當老師,經歷了至少3次課標和教材優化,《認識人民幣》始終是教材中的重要一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胡宏兵表示,隨著時代發展,孩子接觸現金的機會變少了,不認識錢的現象值得重視。他認為,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現金依然是我國最基礎的支付手段。《認識人民幣》這一課,孩子們仍然應當學好。(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