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區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收到了「六一」禮物

新京報訊(記者薑慧梓)福利院的孩子們如何度過「六一」?玩具、書包、衣服、粽子……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等為北京豐台區兒童福利院的孩子送來「六一」兒童節禮物。

6月1日當天的豐台區兒童福利院一派繁忙:福利院門前用彩色氣球拱門重新裝飾,院子裡是新鋪的紅毯,一旁的桌子上擺滿了零食、汽水和蛋糕。孩子們走上紅毯,在一方小小的舞台上展示著精心排演的節目。這是孩子們在福利院里度過的又一個「六一」兒童節。

豐台區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共度「六一」。豐台區供圖豐台區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共度「六一」。豐台區供圖

另外一邊,工作人員正在清點玩具、書包、衣服、粽子……一早,社會愛心企業、組織和個人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就為孩子們送來了兒童節禮物。福利院的大廚們忙著收拾燒烤用具,為孩子們烹飪「六一」節日餐。

這會兒,不少孩子正在康復室和早教室接受日常康復和早教訓練,也有孩子在接受社工的心理輔導。

豐台區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在接受日常康復訓練。豐台區供圖豐台區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在接受日常康復訓練。豐台區供圖

豐台區兒童福利院院長張娟告訴記者,在分區運行的兒童養育區之外,福利院還有「五位一體」多功能區,設置了學習室、心理評估室、康復訓練室、早教課堂、社工小站、生活技能區等功能性設施。

今年是豐台區兒童福利院建院二十週年。走進福利院,迎面就能看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辦院宗旨。卡通牆繪充滿童趣,孩子們的畫作掛在牆上,把空間裝點得寧靜溫馨。

張娟告訴記者,二十年來,豐台區兒童福利院從側重養育照料的傳統兒童福利機構,逐步向「養治教康社」一體化運行的未成年人兜底保障機構轉型。

在養育護理上,福利院採取分區養育、分級護理、分類備餐;在康復醫療上,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和豐台醫院建立救治綠色通道,並與康復機構合作,建立「護理員、值班員、醫生」24小時呼叫應答機制,搭建起有效運轉的多級救助保障體系。

更為重要的是,如何讓福利院的孩子真正融入社會?張娟說,福利院堅持「全人、全程、全納」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說,對正常兒童納入社會教育體系,對特殊兒童建立康復補償和潛能開發相結合、學習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結合的康教課程體系,通過分層分類保障兒童應學盡學。通過開展評估、個案輔導、小組活動、技能培訓、社會實踐等,為兒童提供社會角色指導,「為孩子繫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此外,在送養安置方面,張娟表示,通過評估每名兒童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送養、社會安置等活動,促進兒童回歸社會。

「兒童福利工作離不開社會各界愛心企業、組織和人士的關心、支持及幫助。」豐台區民政局局長楊彩霞表示,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讓特殊、困難群體的關愛保障更有溫度。

目前,豐台區兒童福利院採取「機構+政府保障」方式,區民政部門與財政、教育、衛生醫療、司法、公安等多部門形成合力,予以充分資金、政策保障,解決孩子們教育和醫療等「大」問題。

同時,不少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也在關注福利院孩子的成長。目前,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為代表,多個基金會通過項目支持方式長期參與院內服務,很多企業和個人長期捐款捐物,提供誌願服務。福利院也在嘗試鏈接社會資源,滿足每個兒童的個性化心願。

楊彩霞表示,民政部門將繼續發揮兜底性、基礎性作用,切實保障以兒童為代表的特殊、困難群體權益,推動兒童福利工作高質量發展。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