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糧食收購站負責人:小麥10年價格基本未漲,80後已不願再回村種地

來源:九派新聞

6月1日,周口市麥收接近尾聲,周超傑的糧食收購點基本滿倉,「今年麥收比去年早一週左右,最忙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他告訴九派新聞。

40歲的周超傑,做了10年糧食收購,同時在村里開著一家小超市。今年3月,為方便孩子在縣城上學,他將小超市交給母親經營,自己在縣城做房產中介,5月底,他跟領導請了一週假回來收麥。

糧食收購點見證了農村的變化。周超傑說,過去農民沒有屯糧的習慣,留夠一年的口糧其餘全部出售,最多時麥收這幾天他能收購100萬斤小麥。疫情期間,農民開始把糧食握在手裡,再加上大量土地承包出去,種糧的人少了,周超傑收購的小麥減少了近80%。

如今,村里近百分之八十的土地承包出去,年青人外出打工賺錢,承包商規模化種植,「現在來說,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周超傑說。

6月1日,周超傑的糧食收購點已滿倉。圖/九派新聞馬婕盈

對話周超傑:

[1]80後已不願種地

九派新聞:什麼時候開的糧食收購點?

周超傑:我爸媽就是收糧食的,那時候收購點少,他們開著農用機動三輪車到村里收糧食再拉到收購點賣掉,賺個差價。記得高中的時候,我跟他們一起收過,早上六點多就走了,跑幾十公里,在鄲城周邊,還跑到鹿邑。

三輪車能裝3000斤糧食,車里放二三十個化肥袋,再拿個秤,稱完裝袋再扛到車里,一袋糧食有100多斤,我這小身板都扛不動,都是我爸媽抬的。收得快的話,中午車就裝滿了,吃過飯下午再拉到糧食站賣掉。那時候收糧食賺錢,我記得2004年的時候,我們一天能賺兩百。

我大專輟學後到烏魯木齊打了7年工,2012年左右,回到村里開超市。我們家當時有五六畝地,我是80後,我們這一代沒人想種地,要麼出去打工,要麼做點小生意,我們村去北京、廣州的比較多,村里年青人少。我不想種地,經過半年的考察調研,就開了這家糧食收購點。

九派新聞:糧食收購點剛開始生意如何?

周超傑:那時候沒錢,收糧食得有倉庫和機器設備,去銀行貸款我找不到擔保人,就向親戚朋友借了十幾萬才開起來。

第一年生意可好了,我的店位置好,周圍都是田,附近農民多,另外當時收購點少,他們都排隊往我這兒送。那時候倉庫都倒滿了,只能暫停收購,把倉庫的糧賣出去再開始。當時利潤不高,一斤賺兩三分錢,但量大,差不多10天就賺了兩三萬。

[2]小麥收購價10年基本未漲

九派新聞:剛開收購點的時候小麥收購價是多少?

周超傑:10年前是1塊1一斤,到現在基本上沒漲過,今年我這裏收的是1塊2,算是比較高的,大部分都收1塊1毛8。現在網絡比較發達,全國小麥的收購價基本上都統一了,不存在太大的差價。

疫情和俄烏戰爭剛開始那段時間,小麥收購價是1塊5,平常年份也就是1塊2,1塊3。這樣看來,農民靠土地的收入基本沒怎麼增長。

去年,收麥的時候下雨了,麥發芽的多,收購價低,一斤8毛。但沒想到,過了一兩個月,價格又漲起來了,漲到了1塊2。我分析這麥子蒸饅頭不行,但能進大型養殖場做飼料。

今年比較乾旱,麥粒不是很飽,往年豐產的話一畝地能有1200斤,今年可能只有1000斤,等於說,農民少賺了200斤的錢。

九派新聞:這幾年小麥收購量有什麼變化?

周超傑:最開始麥收季能收100萬斤,但後來我幹到第6年的時候,附近開了兩家收購點,競爭特別激烈,他們的點位在大路上,位置好,把我的客戶截留了不少。

前幾年疫情,農民開始屯糧,覺得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像前年和去年,我才收了20萬斤小麥。今年不知道怎麼回事,農民又開始放糧,我差不多已經收了四五十萬斤了。

我小孩在縣城上學,我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就在縣里做房產中介,超市交給父母經營,收麥這幾天我專門請了7天假回來。5月25日開始忙起來,整整忙了5天。

[3]大量土地承包出去,是雙贏選擇

九派新聞:前來賣糧食的農民什麼年齡段比較多?

周超傑:五六十歲的比較多,他們年齡大了,不能出去打工,70多歲的也比較常見,能佔到三分之一。

這幾年,村里的土地承包出去了近百分之八十,剛開始有廠家來承包地的時候,咱村里也有人不願意,但年青人都走了,想種地的都是年紀大的。把地承包出去,地裡修了水泥路,電線、水井什麼都配套好了,村里做下宣傳工作,慢慢也就同意了。

我覺得農民必須走出這一步,因為我們80後都不願種地了,把土地交給大的廠家,廠家大型機械化耕種,量大成本低。年青人出去打工,也不願意回來,很多人都說回來收麥耽誤這幾天,耽誤的工錢比幾畝地的收入還要高。把地承包出去,村民也划算,廠家也划算。

無非是承包出去的地比自己種一畝地少賺500塊錢,但是咱不用付出人力,不用操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