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誌磊的一小步,中國拳擊市場的一大步

6月2日晨,在沙特利雅得舉行的「5VS5」拳擊團體賽上,中國重量級拳手張誌磊第5回合KO了美國前WBC重量級世界拳手華迪。對已經41歲的張誌磊來說,這是職業生涯重要一戰,對中國拳擊行業來說,這同樣是極具歷史性的一戰。這是第一場真正意義上跟世界接軌的職業拳擊PPV(家庭單場付費)賽。

歷經數月談判,比賽前3天,張誌磊和中國職業拳擊公司M23跟沙特主辦方就直播版權達成一致。最終,這場比賽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早鳥價格定為21.9元,比賽開始後購買的話則為69.9元,比沙特主辦方要求的21.99美元價格低了不少。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M23創始人盧小龍表示,與沙特方面的直播版權談判過程非常艱辛,甚至有些屈辱,對方並不看好中國的付費版權市場。「如果說中國拳擊比賽付費觀看市場還是一片荒漠的話,我希望這場比賽能夠變成這片荒漠里盛開的第一朵花。」盧小龍希望通過這場比賽為中國拳擊行業帶來一些新的啟發,也讓國際版權商重新審視拳擊PPV賽在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

中國重量級拳手張誌磊。 M23供圖中國重量級拳手張誌磊。 M23供圖

開賽前3天,中國大陸地區拿下版權

5月30日,M23和張誌磊團隊宣佈拿到了與維爾打比賽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直播版權,此時距比賽開始不足3天。對中國拳擊來說,這是第一場真正意義上跟世界接軌的職業拳擊PPV賽事。所謂PPV賽,意思為家庭單場付費,其價格也代表了職業拳手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頂級職業拳手可以通過PPV分成獲得不菲的收入。

與很多其他職業體育項目不同,職業拳擊付費觀看市場非常成熟,海外PPV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除張誌磊對陣華迪外,此次「5VS5」拳擊團體賽還包括了雷·福特與尼克·波爾的WBA羽量級冠軍賽、威力·哈欽森與基爾格·李察士的WBC輕量級冠軍賽等。在海外流媒體平台上,這次的「5VS5」比賽定價為21.99美元。

價格是中方團隊與主辦方沙特SELA公司版權談判時的最大分歧點。沙特方面堅持要求中方按照21.99美元的全球統一價出售,但這個價格對國內目前的體育市場以及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這樣的拉鋸式談判持續了4個月。在離比賽還剩3天時,中國團隊終於說服沙特主辦方,同意今場比賽在中國大陸地區以21.9元人民幣的早鳥票價,以及69.9元人民幣的賽中票價售賣。這個價格,已是全球234個能收看到這場比賽的國家和地區的最低價。

「這個價格是中國團隊能夠給予的最大誠意了,主辦方也感受到了,最後在價格上達成了一致。」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M23創始人盧小龍說,團隊想在中國播出的誠意打動了沙特主辦方。過去幾個月,沙特方面對中國市場做了很多調研,知道中國的付費市場處在不發達階段,需要時間來培育。但從中國市場縱向來看,這個定價在泛搏擊類賽事中仍創下了一個歷史新高,此前張偉麗的UFC(終極格鬥冠軍賽)的單場冠軍戰售價曾到過18元。

盧小龍表示,從價格差異就可以看出中國版權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差距有多大。

張誌磊(右)在比賽中擊打華迪。 M23供圖張誌磊(右)在比賽中擊打華迪。 M23供圖

上一場比賽,張誌磊想過自掏腰包

今年2月,M23成為張誌磊在中國市場的獨家戰略合作夥伴,負責其在中國範圍內的商業化管理事務。年初與約瑟夫·帕加比賽時,M23和張誌磊團隊便曾與主辦方沙特方面就直播版權談判過,價格仍是最大的壁壘。

張誌磊想過自掏腰包,然後靠國內平台轉播時賣觀看券付費來抹平版權成本。即便如此,沙特方面依舊不肯讓步。最終,張誌磊和帕加的這場比賽,在中國大陸地區是沒有正版播出版權的。

「上一次談判完全失敗了,這一次壓哨把版權拿下來,所有阻礙里最大的問題永遠只有一個,就是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定價問題。」盧小龍透露,沙特主辦方對在中國的PPV定價非常在意,他們不理解一場比賽在國外賣21.99美元,即便東南亞地區也能賣到100多港元,為什麼到了中國大陸地區就要降到21.9元。在沙特方面看來,中國團隊的一再壓價是對其比賽質量和尊嚴的冒犯。

站在中國團隊的角度,盧小龍可以不計較版權費用,但很在意PPV的定價,因為中國觀眾還沒有適應PPV定價。如果按照全球標準去定價,不但沒有人看,也擔心有人說張誌磊整出個天價的PPV來「割韭菜」,進而影響到形象,「中國團隊非常謹慎,不敢把價格定得過高,就是這樣的拉鋸,讓談判遲遲沒有達成。」

獨自在外打拚多年,張誌磊非常在意直播版權這件事,也很關心有多少人在關注他。「上一次與帕加的比賽在國內沒有正版直播,他非常沮喪。」盧小龍表示,每一名成功的職業拳手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市場,華迪的背後是美國市場,祖伊斯和祖舒亞背後是英國市場,阿艾華斯身後是美國整個墨西哥裔市場,這通常也是一名職業拳手能夠在世界拳壇立足和發展的底氣所在。

1983年出生的張誌磊大器晚成,近幾年才在重量級打出一番天地。KO華迪後,張誌磊拿下職業生涯重要一戰,也延續了世界拳王交涉者的主流身份,「世界拳王金腰帶一直是我的夢想,我絕不會放棄。」

在盧小龍看來,並非張誌磊實力不行,而是國際拳擊界認為他背後的中國市場價值太低。「我相信,這是他一路走來心頭永遠的痛。」盧小龍說,張誌磊能走到世界頂級的重量級拳手行列非常不容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心有多少人在支持他,有多少人會買他的比賽門票。

當下,中國職業拳擊版權市場話語權相對偏弱,張誌磊很難得到英美國家拳手以及版權方的平等尊重。與華迪的直播版權談下來後,張誌磊錄了一段影片感謝大家,「這次比賽的版權拿得很艱辛,也經歷了很多挫折,最終還是拿下來了。中國拳擊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理性購票,我們的初衷是為了這個行業發展得更長久,有你們的支持,中國拳擊才能走得更遠更長。」

張誌磊這場比賽在國內有正版直播版權。 M23供圖張誌磊這場比賽在國內有正版直播版權。 M23供圖

「談判過程屈辱」,但荒漠里已開出花

在張誌磊之前,孟繁龍、徐燦等職業拳手比賽時也曾在國內推出過價格不等的PPV,但影響甚微,網絡上還有不少人因此發出「看比賽還要花錢?」的質疑聲。

談及中國版權市場在世界拳壇的地位,盧小龍坦言,很多人習慣了免費或者看盜版直播,缺乏購買力和成熟的付費市場支撐,市場價值接近於零。中國拳擊想要融入全球拳擊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大家不理解這個市場的運行規則是什麼,也不理解正是因為這樣的免費或盜版,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拳擊的發展,也阻礙了優秀中國拳手在全世界去開疆拓土,去得到國際拳擊市場的認可。」不過盧小龍同時也表示,越來越多真正熱愛拳擊的拳迷正在擁抱和支持正版,他們清楚自己的每一次付費觀看都是對所喜歡的拳手和行業的支持。

在跟國外平台談版權引進時,盧小龍深深地感受到內心的刺痛,因為外界對中國拳擊版權市場抱有很深的成見。他不斷跟國外同行解釋,引進正版後會用什麼樣的手段,動用什麼樣的法律團隊來防止出現盜版,用什麼樣的技術手段來防止高定價地區用戶進來看低定價區的賽事直播,「這個過程很屈辱,但路總要一步一步走。相信通過這次比賽和國外建立起一個相對比較新的合作理念和模式,逐漸讓中國拳擊市場融入全球,也讓全球市場更瞭解中國,知道我們有能力打擊盜版,願意為拳擊市場付費。」

目前,今場比賽直播相關數據尚未對外公佈。

盧小龍表示,賺錢還是賠錢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給整個行業帶來一點兒新的東西和啟發。他相信隨著國內付費觀看市場越來越深入,支持正版的人會越來越多,支持行業健康發展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這些盜版帳號也會越來越沒有市場,這是行業走向未來的必經之路。

「如果說中國拳擊比賽付費觀看市場還是一片荒漠的話,我希望這場比賽能夠變成這片荒漠里盛開的第一朵花。大家都希望這個市場越來越好,所以再難開拓的事情,我們也願意去做。」盧小龍說。

新京報首席記者孫海光

編輯 肖萬里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