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韻悠長

李維國(右)與父親、兒子在沿山干河的龍舟碼頭。楊 亮攝李維國(右)與父親、兒子在沿山干河的龍舟碼頭。楊 亮攝
甲辰端午騷壇詩會現場,騷壇詩社社員登台吟誦原創詩歌。王 華攝甲辰端午騷壇詩會現場,騷壇詩社社員登台吟誦原創詩歌。王 華攝
左煥茸(左)與團隊成員將香包繡製技藝應用到刺繡產品上。本報記者 桑治朝軍攝左煥茸(左)與團隊成員將香包繡製技藝應用到刺繡產品上。本報記者 桑治朝軍攝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吟誦詩歌、紀念先賢……作為中國首個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節日,端午節彰顯著深厚的文化魅力,煥發出新的時代風采。

在2024年端午節到來之際,本報特推出專版,約請相關節俗的代表性傳承人(團體)、海外華文作家及民俗專家等,共話端午節俗與端午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及向海外傳播的故事。

——編  者

四代傳承  劃「龍」出海

浙江省寧波市雲龍鎮園堍村龍舟隊教練  李維國

「中國龍舟文化之鄉」雲龍鎮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這裏河網密佈,水系發達,為賽龍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從兩千多年前的「羽人競渡」,到每逢端午的「百舸爭流」,再到時常舉辦的龍舟活動,划龍舟幾乎貫穿全年,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雲龍鎮,划龍舟傳承三代以上的家庭不少。我家也不例外。我的爺爺李嗣昌,是雲龍鎮的龍舟高手。在爺爺的鼓勵下,我的父親從30歲時加入雲龍鎮園堍村龍舟隊,一劃就是30年。2008年,26歲的我也在父親的影響下,加入了村里的龍舟隊。

爺爺常說,「龍舟賽是一件大事,對雲龍人的意義非比尋常。」一開始,我還不太能理解這句話,但這些年從龍舟劃手成為龍舟教練,在日複一日的訓練和各項賽事的曆練中,我逐漸領悟到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10多年前,由於人員、經費有限,不少地方都是幾個村聯合才能組成一支龍舟隊,有的隊伍連龍舟都沒有,只能借龍舟參賽。但即便如此,賽龍舟的傳統依然沒有斷,因為我們知道賽龍舟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更可以凝聚人心,傳承傳統文化。

划龍舟,需要在平日裡下苦功夫練,需要整個隊伍協調一致,還需要在比賽中拚盡全力,龍舟教給我們刻苦奮鬥、團隊配合、堅持不懈的精神內涵,也支撐著我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

近年來,雲龍鎮的龍舟隊伍越來越壯大,有龍舟隊27支、成員近600人,幾乎涵蓋全年齡段,可以說村村都有龍舟隊。其中,女子龍舟隊就有6支。全鎮龍舟也從最初的8條增加到如今的80餘條,成為全國擁有龍舟最多的鄉鎮之一。

2019年,我的兒子李書瑋拿起鼓槌,成為一名龍舟鼓手。當時12歲的他,是鎮上年齡最小的龍舟隊員之一。5年來,他的經驗越來越豐富,與隊友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看到年青人的加入與成長,我們都很欣慰。

划龍舟的人多了,龍舟文化活動也豐富了起來。二月二·龍抬頭巡遊啟航、月月龍舟聯賽、端午龍舟民俗盛會等活動既提高了龍舟文化的熱度,又通過文體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帶動了雲龍鎮的發展。

現在,我們的龍舟還劃向了海外。2022年端午節,雲龍鎮實現了和匈牙利的隔空聯賽。去年4月,雲龍龍舟又「出海」保加利亞,推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前不久,我們還與保加利亞的12名皮划艇運動員一道賽龍舟。接下來,我們雲龍鎮會與保加利亞相關方面繼續加強龍舟交流,協助保加利亞籌備2025年世界龍舟錦標賽。

希望從雲龍鎮劃出的龍舟,能夠劈浪前行,劃向更遠的未來。(本報記者  徐嘉偉採訪整理)

娘惹粽香  飄往遠鄉

馬來西亞華文作家  龔萬輝

小時候,端午節一定會跟母親回外婆家。住在鄉下老家的外婆裹粽子,母親要去幫手。廚房的大圓桌上擺了一盆盆的備料,一疊箬葉、一捆鹹水草,阿姨們圍坐聊天,那就是要包粽了。外婆大清早就開灶,用醬油炒香切塊的五花肉。小孩子也有被分派的工作,蹲在地上用石臼搗蝦米,發出「叩叩」的深沉的聲音。

我們家包的是福建鹹肉粽。粽葉用的是箬竹葉,折成漏鬥的形狀,先墊一些糯米,塞入餡料,再蓋上糯米,就可以把粽葉折合起來。說起來簡單,切煮配料的工序卻繁雜,所以每逢端午,阿姨們都被召喚回娘家幫忙。忙一整天,每人又拎著一串粽子回家,算是過了節。

粽子煮熟了之後,再掛起來讓它們慢慢涼。一串串粽子掛在原本曬衣服的架子上,成了端午節一道特別的風景。往後我才知道,要看裹粽子的人手上有沒有功夫,就看綁粽子的技術。若綁得太緊,糯米煮熟之後膨脹,粽子會擠成消波塊的形狀,不算美;若綁得太鬆,就會漏餡。母親曾經感歎,不管她怎麼學,都沒有外婆綁的粽子好看。

每一家的粽子,都有每一家的味道。五花肉、栗子、香菇、鹹鴨蛋這些是基本,有些人家會再加上眉豆或綠豆,而我們家會放一撮炒香的蝦米。也有豪華一點的,把整顆蠔干放進去,讓粽子糅合肉香和海味。正是這樣多一點、少一點,包出了各自不同的味道。

沒有一樣的粽子。大概也是因為馬來西亞的華人籍貫紛雜,才漸漸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粽子。潮州粽裡頭除了花肉香菇,還會放芋泥、白果這些甜餡。廣西人把粽子包成枕頭的樣子。客家人要放炸蔥。即使福建粽,也各家有所不同。有時我想,粽子或許曾經都一個樣子,來到了南洋,相隔了地域和時差,總會權宜地捨棄了什麼,又添加了什麼,也許都是對遠方的一種想像,寄託了一種思鄉之情。

若要說最能體現中國和南洋之間融合的,是娘惹粽。娘惹粽和峇峇娘惹的移民飲食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外形不甚起眼,打開粽葉才會訝然發現,娘惹粽是藍色的!糯米先浸過了蝶豆花汁,變成了藍色,間雜白糯米,就變成了藍白相間的色彩。娘惹粽除了豬肉、香菇,還會用上冬瓜糖、斑蘭香葉和椰漿,香香鹹鹹甜甜,不管外在或內裡,都成了世界上最獨特的粽子。

記得有一年,外婆手腕傷了肌腱,做不了粽子。那年沒有開灶,阿姨們卻還是回到了娘家,各自都買了粽子讓外婆嚐一嚐。一桌子的粽子各種各樣,還有紅豆餡的堿水粽、水晶粽,不一而足。那是外婆第一次吃到娘惹粽,對藍白色的粽子感到困惑又好奇。那麼,到底好不好吃呢?

依我外婆的說法是:「甜粅粅,好似呷了一嘴青花瓷。(閩南語,‘甜滋滋的,好像吃了一口青花瓷’的意思)」

屈原故里  詩意盎然

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農民詩人  向  剛

泡糯米、掃庭院、備鑼鼓、賽龍舟……進入農曆五月,艾葉的清香四處瀰漫,我生活的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變得分外熱鬧,村民們為端午節忙碌不停,那陣勢,絲毫不亞於過春節。

屈原鎮樂平里,是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今年6月,「三閭騷壇」端午詩會在這裏舉辦,我得以從自己的小雜貨鋪中抽身,和詩友們相聚,一起吟誦屈原的《九章·橘頌》。樂平里的一草一木,也催發著我的創作靈感。

我出生在樂平里附近的山村,是地道的農民。我生下來便患有足疾,小時候,別的孩子漫山奔跑,我只能坐在田埂上,聽長輩們邊鋤地邊聊天。一天,同村的奎叔說,他去樂平里參加了詩會。

什麼是詩會?在很多人看來,農民和詩會似乎掛不上鉤。但熱愛文學的奎叔告訴我,千百年間,樂平里的老百姓一直以吟詩、作詩的方式紀念屈原,逐漸形成了「白天荷鋤耕作,夜晚挑燈寫詩」的習俗。農民詩人們常在一起交流詩歌,還成立了「三閭騷壇」詩社,社員長期堅持詩歌創作。

受奎叔影響,我買來詩集閱讀,試著將思緒變成詩行。我發現,寫詩已融入樂平里許多村民的日常,他們沿襲千年詩風,習古韻、唱楚腔,用生滿老繭的手將勞動中的見聞、生活中的感想寫在紙殼、掛曆上,田間的橙子、南瓜,農事、時令,都可以成為詩興的來源。每到端午,在外務工的社員回到樂平里屈原廟前緬懷屈原,相互唱和詩詞,風雨無阻。我被深深打動,也加入其中。

近年來,秭歸縣加大對詩社的扶持力度,為詩社爭取專項經費,並邀請專家前來,為社員們編輯出版詩集等。如今,詩社的核心社員從十幾人發展到130多人,全縣會員達2500多人。15個民間詩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日益發展壯大,近年來陸續出版詩集20多部,在報刊公開發表詩作1000多首,秭歸也被中國詩歌協會授予「中國詩歌之鄉」稱號。秭歸縣還將端午詩會打造成「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每年吸引全國各地大量詩人和社團來參加活動。

騷壇詩社和農民詩的蓬勃發展,豐富著鄉村群眾文化活動的新內涵。作為農民詩人,我們要繼續精心守護好老祖宗留下來的詩歌文化,讓歷史文脈更好傳承下去。(本報記者  強鬱文採訪整理)

互送香包  傳遞美好

慶陽香包繡製技藝傳承人  左煥茸

「慶陽香包+筆筒檯燈」,這對組合聽起來好像不太搭界,但不久前,在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鄉村工匠技能技藝展示交流活動中,這個香包筆筒不僅吸引了絡繹不絕的觀眾參觀,還獲得了「最佳作品獎」。

我從小生長在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南佐村,60多年與慶陽香包相伴。互送香包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它不僅僅是漂亮物件,更承載著人們的美好祝願和文化記憶。

慶陽香包,在我們本地還被叫作「荷包」,香包刺繡廣泛分佈於慶陽8縣(區)。香包誕生可追溯到《黃帝內經》所記載的「薰蒸法」,通過將多種草藥研成細末,以絳囊盛之,再經口鼻吸入等,可達到避穢濁、防疾病的功效。久而久之,香包刺繡等成為本地域習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慶陽香包繡製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國家正式對「慶陽香包」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社會不斷進步,古老香包想要更好地傳承發展,就需要同當代需求緊密結合。在和年輕群體的交談中,我發現,大家對香包很有好感,但也表達出對更多應用場景的訴求。經過不斷探索,我和團隊開發設計出一系列新產品。從僅有胸針大小的迷你香包,到最大長約3米、需要5個人抬的巨型香包,再到敦煌九色鹿形象的時尚香包擺件,近年來,這些不同形製、規格的香包在大型節會上受到關注,也帶動了銷售。去年,我們團隊的營業額已經超過600萬元。

除了形製,香包的生產模式也得以創新。以往的香包繡製依靠村民口耳相傳,傳承效果、生產效率都有限。近些年,借助一些自動化機器設備,我們能夠迅速畫好部分基礎樣式,這樣一來,不僅標準統一了,大家刺繡質量有保證,效率也提升了。

在婦聯等部門的關心下,我和周邊的一些特殊學校的孩子們成為朋友,每週我都會去義務教授非遺課程,幫他們學到一技之長。很多孩子的作品深受市場歡迎,繡製香包成為他們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在我的團隊中,就有60多名從特殊學校畢業的學生,通過繡製香包,他們每月至少能拿到3000元,很多技藝精湛的孩子,還成為平涼、鹹陽和成都等地區特殊學校的老師,收入更高。

不久前,市文旅局局長郭麗君告訴我,今年端午節將繼續舉辦香包民俗文化節,我對香包繡製傳承更加信心十足。布面上的荷花、鴛鴦等栩栩如生,薰衣草、艾草等香料沁人心脾,藏針繡、平針繡等技藝特色鮮明……在文旅、殘聯和人社部門的扶持下,我們用香包「繡」出更加美好的生活。(本報記者  桑治朝軍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