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家24小時「城市不眠書店」,來過的人這樣說……

圖說:浦東金橋金海路18號的天物空間園區里有一家「城市不眠書店」,受訪者供圖(下同)圖說:浦東金橋金海路18號的天物空間園區里有一家「城市不眠書店」,受訪者供圖(下同)

在上海浦東金橋金海路18號的天物空間園區,每到深夜,一棟兩層的玻璃房子燈火通明,整晚透亮……這裏就是上海的一家24小時書店——「城市不眠書店」,它像一盞「長明燈」,為城市「留守」不打烊的閱讀空間,成為魔都獨特的文化地標。

端午小長假,讀者劉鵬來到「城市不眠書店」,向工作人員贈送了粽子,感謝書店長期以來的「陪伴」:「我在書店看了3年的書,這裏環境安靜,書香濃鬱,容易看得進書。夜深了,有時會點一杯咖啡提提神。」

滿滿的便民情懷

2020年初,在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區總工會、區文旅局、金橋鎮等單位的指導支持下,天物空間•金海路攜手第一財經,推出了上海第一個線下財經商業空間-城市不眠時光客廳,也就是「城市不眠書店」。

書店佔地近600平方米,是一座挑高6米的大型玻璃房建築。四面大大的落地窗玻璃,透著縷縷暖暖的光,白天寬敞明亮,晚上安靜溫暖。大面積暖黃色原木書架,打造出舒適、溫馨的品質閱讀空間。「城市不眠」藏書達2萬冊,種類約有5000種。

整整兩面牆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藝術文化、國外文學、國尼雲學、散文隨筆、人物傳記、兒童繪本、青春文學、心理學、管理學、理想國等暢銷書、涵蓋各個熱門類別。值得一提的是,有關藝術、設計類的書籍,比如一些小眾書刊,是書店的一大特色,其中不乏一些絕版藝術雜誌。

說起辦書店的初衷,書店負責人詹先泉介紹說:「建這個書店,主要是呼應周邊廣大居民和學生的需求。除了給那些怕影響家人休息而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為考試熬夜複習的人群,點亮一盞‘城市不眠’的‘長明燈’外;還希望為想靜靜待一會兒的路人,以及為這座城市默默打拚的人,提供一個棲身之所和交流平台。」雖然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店舖一度連水電和人工費用都入不敷出,但書店至今仍在「白+黑」「5+2」「晴+雨」地頑強全天候運營,「只要社會需要,哪怕營業再虧,我們用其他創業經營收入作補貼,也要盡力堅持下去。」詹先泉說。

這些年來,「城市不眠書店」依託豐富的出版社與名家資源,定期與第一財經共同舉行名家演講,同時建立讀書會,邀請作者在書店分享簽售,更好的服務書店會員。在書店內設200個座位的活動秀場內,僅免費舉辦50-80人一場的公益讀會等閱讀推廣活動,就有200多場次。為方便讀者,書店專設了「職工書屋」「退休軍人專座」「傷殘人士專座」,還提供摘抄的紙筆、防聲音干擾的耳塞、下雨天可借用的雨傘、單車雨披等便民服務項目。

濃濃的愛書情結

隨著「城市不眠書店」聲名遠颺,吸引了很多愛書人前來「打卡」。一位名叫「花花」的教育工作者,每個雙休日至少用一整天時間「泡」在店裡。她說在家學習備課干擾多,去商場去太嘈雜,到這裏來,光線好,又靜得下來,可以入心入腦。

家住上海南站附近的王先生經常騎電動單車一個多小時趕過來,他說白天上班沒空,夜晚只有這裏可以隨來隨讀,不受時間限制;而且店內夏天涼風習習,冬夜暖風陣陣,還能透過碩大玻璃穹頂,仰望滿天星空遐想連連。

一些在上海創業發展的人士,則在這裏讀書思考,突發靈感。受上海書友推薦,從外地慕名而來的龐女士,坐在沙發上點了杯飲品,讀起了心心唸唸的《蛤蟆先生看心理醫生》,「感覺特別愜意!」

端午小長假,到書店來看書買書的人絡繹不絕。楊孝文、歐攀婷是一對情侶,他們說,週末喜歡到書店來坐坐,「讀書的氛圍很好,是放鬆心情的好地方。」銀行員工牛犇認為,書店其實是個文化綜合體,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都有,「我下了班就會去書店,看得多,有時也買點書,這兒的飲品也蠻豐富的。」出差在外的讀者鄭皓懿是書店常客,前一天晚上9時半剛剛坐飛機回到上海,第二天就來書店讀書了,「2021年的一天,我夜跑路過,發現路邊有一家通宵書店就愛上了,幾乎每週都會來,讀書、學習、充電。」

與書店一牆之隔的亞朵酒店,有不少白領和長租客,不僅習慣入夜後來到書店的固定位置讀書辦公,有的在晨練後,走進書店喝一杯咖啡、捧一本書,身心「充電」。有幾名正在「啃書」的退休軍人說:「這家書店充滿公益愛心、‘越夜越美麗’,希望政府和社會多給予支持,滿足市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 

美美的「牽手」情緣

「城市不眠」是書店,也是「會客廳」,還是訪問節目的劇院、展示藝術畫作的展覽廳、玩劇本殺的場館……書店與社會各方開展合作,讓這個場館發揮更大的作用。 

浦東新區總工會在書店在二樓開設了職工書屋,訪客只需在前台登記,就可以上樓閱讀。職工書屋的「選品」十分講究,有針對性地上架文學、經濟、心理健康、職場提升等領域的書籍,還有羅翔等作家的簽名版書籍。此外,還定期舉辦公益讀書會,邀請白領以書會友。著名鋼琴家郎朗也曾到訪書店。 

書店主動參與上海和全國的文化建設,與浦東圖書館特別策劃推出了一些既彰顯時代特徵、又為市民所喜愛的文化產品,提供接地氣、聚正能量的各類讀書講座交流活動,使傳統書店在擴大對海派文化等功能傳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吸引年輕讀者,書店還把時尚的手作體驗、茶藝香道等藝術培訓與書店結合,把慢節奏的生活理念植入年青人快節奏的生活中,探索網絡時代實體書店生存和發展的路徑。

近期,浦東新區文明辦在天物空間•「城市不眠」掛牌「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聯合舉辦了「文明創城我行動 •金色中環新起航」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讓書店24小時「不眠夜」的內涵更加豐富。

通訊員 李章華 新民晚報記者 桑治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