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農業科技創新助力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日前,記者從寧夏農林科學院瞭解到,寧夏農林科學院聚焦自治區「六特」產業發展、種業振興行動、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核心要素作用,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結合寧夏實際,製定實施《聚焦「六特」產業科技創新支撐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據悉,《實施方案》從加快農機農藝融合發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生物技術育種、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研究、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以及合作交流、成果轉化、推廣服務等方面明確提出了要達到的目標,為寧夏推動新質科技力支撐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樹立了明確的目標導向。

《實施方案》的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生物技術育種攻關、智能農機研發,推動農機農藝融合,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研發地膜新材料,加強集水滲膜栽培技術和抗旱作物機理、基因研究,培育耐鹽堿作物新品種;開展種養結合、水肥一體化、農業面源汙染防治、鹽堿地綜合利用和荒漠化治理研究,助推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依託質標所組建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研究,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培育高素質農業從業人員。

當前,我國治理鹽堿地的理念發生了重要變化,從治理鹽堿地來適應作物,到選育耐鹽堿作物來適應鹽堿地,背後就是科技創新的支撐。《實施方案》圍繞開展降解材料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提升抗旱栽培技術、野生植物和馴化作物抗旱耐鹽堿機理研究及挖掘主效基因、選育適應不同類型鹽堿地推廣種植的新品種等4個方面作了詳細安排部署,加強抗旱耐鹽堿作物種質創新研究,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自主品牌響、市場競爭力強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加強優質水稻、專用小麥研究,鞏固水稻、小麥全國優質產區地位,為糧食安全「國之大者」作貢獻。

寧夏農林科學院還將聯合組織部門開展科研人員下基層掛職。「科研人員下基層提供科技服務,要堅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三步法’,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努力推動科技強、產業興、農民富,為群眾美好生活添磚加瓦、貢獻力量。」寧夏農林科學院黨組書記羅成虎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通訊員 楊璞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