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硬防曬」漸成標配 撬動夏日消費「新藍海」

手持遮陽傘、身著防曬服、面帶「臉基尼」,再搭配一副墨鏡……入夏以來,各地氣溫不斷升高,在街頭戶外,「硬防曬」產品正成為年青人的出行標配。

防曬產品正迎來自己的「主場時刻」。在線上線下,防曬衣、防曬口罩、冰袖、遮陽傘等商品持續熱銷。

5月26日,浙江省嘉興市月河街上的遊客。人民網記者 葛泰佚攝5月26日,浙江省嘉興市月河街上的遊客。人民網記者 葛泰佚攝

5月以來,天貓服飾防曬服成交同比增長90%以上,太陽眼鏡增長50%以上。在618開賣首日,蕉內「涼皮」、蕉下「冰絲」、sinsin「冰皮」等防曬衣成為熱銷單品。

「除了防曬係數,還要看夠不夠輕薄透氣、防不防水、耐不耐髒。」平時喜歡露營、釣魚等戶外運動的90後王先生說。

消費需求的精細化,正在催生更多元化的防曬產品。

涼感、速干、導濕、防曬、UPF50+……在「清涼科技」的加持下,更個性化、更注重體感的防曬產品等成為年青人的心頭好,細分防曬場景正不斷湧現出爆款。

5月份,蕉內防曬衣銷售額環比增長97.2%。「我們推出全新升級的第三代涼皮防曬系列,相比上一代有更強防曬力、更持久涼感、更輕盈透氣,能夠滿足消費者通勤、運動、戶外等多場景的防曬需求。」蕉內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做完醫美的人,臉部需要補水、避免日曬。」蕉下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推出了一款適用醫美場景的面罩,在電商平台上架後很快就賣到脫銷。

「我們防曬口罩一天的產能是兩萬多個,工廠一直在生產,貨做出來就發完了。」

在浙江義烏,「防曬經濟」同樣熱氣騰騰。

來自義烏國際商貿城的數據顯示,相較2023年同期,今年銷售防曬用品商戶增加了近40%,「臉基尼」、冰袖、防曬口罩等產品呈現產銷兩旺態勢。

隨著市場需求、產品品類不斷增長,「防曬經濟」也吸引了傳統服飾品牌入局,讓「清涼」賽道的熱度進一步升溫。據艾瑞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防曬服配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75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可達958億元。

行業人士認為,伴隨著消費者防曬意識的提升,輕量化戶外活動的興起,中國防曬服配市場呈現穩健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