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描繪山水城市詩意畫卷 裝點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舞台

漢水悠悠,煙波浩渺。漢江,又稱漢水,自西向東流過湖北省襄陽市。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造就了襄陽的美麗風景,構築了襄陽的城市格局,也繪就了襄陽「山水城洲」和諧共生的生態底色。

6月12日,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在襄陽市開幕,這是我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大學生藝術盛會,來自全國各地的7400餘名師生將參加282個項目的現場展演。借本次活動舉行契機,襄陽將張開懷抱,彰顯城市風采,迎接八方友人,讓大家感受襄陽的自然之美、山水之美、人文之美。

在這裏,可以與歷史對話,探尋古城風韻。襄陽有著2800多年的建城史,是楚文化主要發源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也是古城文化和漢水文化的代表地。襄陽有50餘處三國歷史文化遺址。杜預沉碑、丹恩遐斬蛟等眾多典故在襄陽廣為流傳。古隆中風景秀美,鹿門山鬆篁交翠,漢江水清澈澄碧,峴山巔巍峨險峻……襄陽的山與城牆相依,漢江的水沉靜而深邃。

在這裏,可以與山水對話,感受詩意襄陽。《全唐詩》收錄的近5萬首詩歌中有4000多首提到襄陽。李白寫出「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的自然率真;王維吟誦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的恬靜閑適;米芾傳世之作《研山銘》飄逸超邁……曆代詩文大家,用優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意蘊,展現了襄陽的風骨,厚植了襄陽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這裏,可以與生活對話,品嚐荊楚美食。稻麥兩熟,米面皆食;楚川湘淮,各取所長。南北融彙的「襄陽滋味」,形成了特色飲食文化。襄陽大米、宜城大蝦、臥龍山藥等特色食材,造就了濃鬱的地方風味。一碗鮮香麻辣的牛肉麵,一壺甜酸爽口的老黃酒,一杯沁人心脾的高香茶……舌尖上的襄陽,令人流連忘返。

在這裏,可以與時代對話,共享機遇未來。新時代的襄陽,不僅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漢江流域中心城市,還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來到襄陽,打卡電影《你好,李煥英》背後的那一座城,在襄陽唐城影視基地與諸多影視劇中人物不期而遇;在古色古香的管家巷,感受「半城煙火半城詩」的市井風味;參加襄城區第二屆大學生襄水音樂節,盡情展示青春風采。

加速構建以汽車產業為龍頭的「144」產業集群,競逐新能源汽車賽道;高質量運行湖北隆中實驗室等科創平台,著力培育創新主體;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爭創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奮進中的襄陽,正在聚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漢江流域科技創新中心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地、全國軍民融合示範基地和國內外知名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基地。

襄陽以辦好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為契機,展現城市風采,與八方友人共赴青春之約,為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凝聚力量。

數據來源:中共襄陽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