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彙的新中產,有多瘋???

來源:三聯生活週刊

每當提及對上海生活的憧憬時,滬漂們發現,根據「漂齡」不同,大家夢想的終點總是大相逕庭。

初來上海的滬漂,幻想的生活樣板間,往往是「工作在陸家嘴的高層寫字樓,家住鉅鹿路的獨棟小洋房。心情好和不好時,都去淮海TX或是恒隆隨手消費一波。」

直到滬漂們的上海生活經歷越來越豐富,大家才會察覺到上海生活最舒服的模式,從不是成為精英,而是在徐彙濱江附近有個家。

圖源@孟韋歡圖源@孟韋歡

徐彙濱江,位於徐彙區,沿龍華西路、東安路到豐溪路一線,被稱為上海最具活力的濱水新區之一。實際上,它不是一條江,而是和陸家嘴一樣,都是黃浦江穿行上海時沿岸的一片區域。不同的是,陸家嘴的江邊,有東方明珠這樣的流量風暴眼,因而被歸類到「遊客的上海」。而徐彙濱江附近卻有著本地人所能享受到的,最舒適且隱秘的生活。

「這裏是上海新貴們的角逐地,附近有許多比湯臣一品還要高端的豪宅;也是普羅大眾的後花園,雲集著不少月租三千左右、名為‘xx村’的普通小區。兩者合二為便會引發一種化學反應,讓徐彙濱江成為了一處既有高端體驗,也有實惠消費的魔幻地帶。」

徐彙濱江邊上,有人遛狗,有人遛鹿,也有人穿著足力健溜自己。有寵物友好的星J.巴克,有提供免費Wi-Fi的manner咖啡,也有量大管飽的蘭州拉麵和蜜雪冰城。

圖源@孟韋歡圖源@孟韋歡

這裏不存在消費鄙視鏈,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舒適區。沿江散步,你可以去各種免費的藝術館里熏陶自己,也可以帶著帳篷在公共綠地上給別人一點鬆弛教育。但大家無論幹什麼,彼此都不會互相瞧不上,因為徐彙濱江的一切休閑設施,都對外免費。

圖源@Yvonnyyue圖源@Yvonnyyue

每天早上9點,上海其他區域的打工人都在工位喝咖啡時,徐彙濱江附近的居民,往往才剛啟動一天的生活流程。「先沿著江邊步道,跑上3公里,再到跑者驛站洗個澡,最後到附近的社區食堂里,吃一頓市民小飯桌版的早餐,才開始美美工作。」

因為視野開闊,徐濱也被稱為上海市民的精神樂園,「這裏有精神狀態最超前的滬上年青人,他們白天放空,晚上發癲。無論你曾如何壓抑,徐濱都能給你一種肌鬆療法,讓你的大腦重啟。」

圖源@圈圈本圈圖源@圈圈本圈

以至於每每有人對滬上生活產生倦怠,總有人勸他——不如先去徐彙濱江看看,再考慮是否要徹底撤出上海堡壘。

徐彙是上海老牌的富人區,這裏可以一分為二。一半在徐家彙,此地坐落著遊客們最愛光臨的衡複風貌區花園洋房;另一半則在現在的徐彙濱江,這裏主打一線江景大平層和臨江綜合體驗。

徐彙人丹尼斯告訴我,這幾年,徐濱從上海眾多濱江中脫穎而出,被稱為上海未來最宜居的板塊。「這裏高淨值人群佔比極高,淩晨遛狗都能遇到幾個半夜起來自律的明星大腕。」

只不過,當滬上新貴們還在以錢博弈,認籌徐濱的入住資格時,通透的年青人早已安寨紮營,免費躺坪了。

圖源@王鵬飛圖源@王鵬飛

「徐彙濱江既有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不出國也能體驗N種國外渡假風情,也被稱為無業人群的絕佳獨處地。」

在80後古道看來,天氣好的時候,能在徐濱找到一種澳州式的澄淨通透,「徐濱不僅擁有濱水區特有的開闊視野,人口密度也保持得剛剛好,讓人不覺苦悶。」

乃至不少中年人,還會把徐彙濱江當作自己的野外訓練營,「這裏沒什麼光汙染,所以沿岸附近的生物種群特別豐富。可以拍到品種豐富的水鳥,也可以在岸邊泥灘里‘趕江’,抓到不少小螃蟹和泥頭魚。站在岸邊茂密的蘆葦蕩前拍張照,外人根本想不到,你是在家門口散步而不是去野外水庫探險了。」

最近,大齡裸辭的周揚,把徐濱視為家之外的另一處獨處空間,「雖然決定接下來把精力更多地放到家庭中,但是我依舊需要每天持續的不被打擾的兩個小時,於是離家20多分鐘的徐濱,就成了我近期的落腳點。」

圖源@咪一小口_圖源@咪一小口_

在她看來,徐濱就是未來上海的一個縮影,「這裏涵蓋了一個現代人需要的基礎物資,免費WiFi、咖啡、微型圖書館以及市民食堂……不管是city work還是隨便躺著都無人打擾。尤其是徐彙濱江市民食堂,兩菜一湯,價格便宜,還能坐擁無敵江景,你還可以把餐盤端到外面吃成草地野餐。」

有一段時間,待業的古道也成了徐濱工作日裡躺平大隊里的一員,「起初是被安利說這裏的跑者驛站可以洗澡,沒想到就此解鎖一個不消費的好去處。平時帶個野餐墊,連床都有了。朋友調侃說,不如把房子租出去,搬來這裏。」

而且,就算你身體有礙,不能奔跑,徐濱也會想方設法地接納你,成為你的康養基地。

滬漂兩年的小丁,有一次腿部受傷,在濱江附近拄拐做康復訓練時,被一旁的保安看到了,於是從保安亭里默默掏出了一把愛心輪椅,囑咐他累了的時候可以坐在上面歇一會。

他說自己「那一刻突然理解了,為什麼外人覺得上海很冷漠,但生活在這裏的人卻覺得很有人文關懷。因為上海對你的好,從不是掛在嘴邊的嘮叨,而是同徐濱一般,會在你需要幫助時,及時地幫你維護住體面。」

在綠化帶里進行10分鐘的午休充電,是滬上打工人的散裝日常,週末和朋友約去徐濱,則是一次充滿儀式感的隆重約會。

一到週末,徐濱草皮上就長滿了人,他們甚至為此造了概念叫「躺坪」,「週末來得晚了,甚至佔不上座。」

圖源@王鵬飛圖源@王鵬飛

這裏就像是滬上生活方式大通鋪,平鋪著各種意想不到的戶外活動,「年青人把私教約到這裏,既能吸收磁場還能自然美黑,草皮上還有白髮爺叔做108拜。」

圖源@可能是小fu圖源@可能是小fu

如果說「巨富長」已經成了外地人的觀摩景區,那現在的徐濱就是上海人的自留地。以前它不火的時候,沒人把它當回事,但現在就連五六公里之外的漕河涇人,也開始自稱是徐彙濱江的擁有者了。甚至在這裏你會發現,上海人的精神狀態開始抵達next level。

別的地方是貓狗友好,徐濱已經開始模擬農場,「人群聚集並不時發出讚歎時,八成是有異寵出現。貓狗只是標配,還有羊駝、大鵝、電子狗、羊駝甚至老鱉……」

圖源@努力搞錢吖圖源@努力搞錢吖

以至於周邊豪宅,一度成了養寵人的夢中情房,「徐濱絕對是上海寵物友好天花板片區了,這裏的咖啡館甚至還提供寵物奶油,不少狗友週末開長途車都要來趟徐濱,帶狗狗交朋友,上海話叫‘白相’。」

二次元們則把這裏當成戶外秀場,進行旁若無人的COS展演和聯誼活動,引發周圍小孩一頓膜拜。而帶娃的爸媽們,也能提前演習放養教育,「免費的攀岩牆早就就成了小孩哥和小孩姐的聯誼地,把孩子往那邊一扔,自己就能去旁邊美美喝一下午咖啡了。」

圖源@Dorissss💎圖源@Dorissss💎

chill是徐濱最不值一提的狀態,「白天大家在江濱保持平和,看英文小說刷手機曬太陽,儼然一副歲月靜好。到了晚上,你會看到在江邊發瘋的,因此這裏也被網民稱為上海市民精神樂園。」

即便你在徐彙濱江什麼也不做,只是經常出現,也容易引起外界的遐想——猜測你到底是這裏的業主,還是一個入職了神仙公司的鬆弛打工王者。

有朋友指出,徐濱的鬆弛在於一種目前普遍流行的生活哲學,就是把擁有和享受分開,「你買不起豪宅,但可以先去豪宅周邊的配套享受享受。」

圖源@秋日小奇跳步圖源@秋日小奇跳步

而徐濱恰好提供了這樣一種場景。丹尼斯告訴我,上海的有錢人主打兩個調,低調和腔調。前者強調的是沒有暴發戶氣質,後者則是圍繞著他們的周邊配套,通常都比較有格調和品質。

在喜歡徐彙濱江的人心中,這裏是文化氛圍最濃厚的濱江之地,「一整條沿江道路平鋪了餘德耀美術館、龍美術館、西岸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板塊明確,居民素質高,這邊的人文氣息是別的濱江無法比擬的。」

但是在反對它的人心中,這裏又是最被高估的板塊。「生活配套一塌糊塗,生活沒有幸福感可言,周邊不是商場寫字樓,就是老破小和豪宅。」

在滬漂方舟看來,恰恰是這兩種極端的拉扯,反倒給普通人提供了一種坦然躺平的思路。「你不會選擇蝸居於此,而是把這裏當成週末短途遊的終點。有錢人的角逐,也為你提前開墾出了堪比渡假村的場所,你在享受這種鬆弛的同時,卻無需交任何物業費。」

享受徐彙濱江,跟有沒有錢關係不大,「週末去濱江玩的年青人,能有幾個是在濱江有房產的?只是現在年青人看開了,比起擁有一塊宅基地,學會享受城市免費資源才更重要。」

ENDING:

有人說,徐彙濱江盛放著外省年青人對滬漂生活最初的想像,就是有朝一日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鬆弛自在的大都市生活。如今即便沒有攢夠首付,不少年青人也早早學會了用免費享受的心態,重新解鎖上海。

圖源@秋日小奇跳步圖源@秋日小奇跳步

有一段時間,待業的滬漂CoCo,每天都會騎車到徐彙濱江報導,把這裏上成了「朝九晚五」,「沿途你會遇到擺著廣告牌賣上億豪宅的西裝中介,也能碰到睡得橫七豎八的陌生人……這一刻你覺得上海的鬆弛和自在恰恰藏在這些矛盾又共存的時刻里,每個人都能找到舒適的姿勢享受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