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稅高壓下,牽連中國品牌相繼回應
來源:觀察者網
(文/張家棟 編輯/高莘)
截至6月14日,多家涉及被歐盟附件關稅的中國車企給予回應。
6月12日,被歸類於21%加稅額度的蔚來汽車率先表示,增收關稅將阻礙全球電動車的正常貿易,這與環保、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目標背道而馳。同時,蔚來不會因保護主義而動搖公司在全球市場長遠發展的決心。在歐洲將繼續服務好蔚來用戶,並積極開拓更多的國家市場。對於歐盟的政策,蔚來將持續關注、評估,並根據進展調整商業計劃。
6月13日,更多中國車企也加入發聲的隊列中。
上汽集團於當日午間通過多渠道對外公佈《關於歐盟委員會反補貼稅決定的公開聲明》,上汽在聲明中稱,集團對歐委會的決定深感遺憾,相關措施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甚至可能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的穩定和中歐經貿合作產生較大不利影響。上汽集團呼籲歐委會慎重考慮其決定,並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夥伴進行建設性的對話,共同尋找促進公平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6月13日晚,吉利控股集團也在社交媒體發佈《吉利控股集團關於歐盟委員會披露臨時反補貼稅率的聲明》,該聲明稱,吉利控股對此表示非常失望,歐委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是錯誤決策,該行為不僅將損害歐洲利益,同時也會阻礙中歐經貿發展。吉利控股將密切關注歐委會相關決定,繼續就此事與相關方跟進,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全球用戶利益。

就在吉利發出聲明後不久,上汽旗下MG名爵品牌也跟進發佈《MG品牌關於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征臨時關稅的聲明》。名爵在聲明中強調了入歐關稅合計比例達到48.1%,對於歐盟方面不合理的貿易保護壁壘與不公平的市場區別對待,深感驚訝並堅決反對。
名爵還稱,中國汽車產業崛起並參與全球競爭,是數代中國汽車人開放、學習、合作、拚搏和長期努力的結果。中國汽車持續發展並惠及全球消費者的歷史趨勢不會改變。
此外,自歐委會宣佈加稅至今,部分涉及加稅的中國企業高管也對歐盟調查結果做出回覆。
據路透社報導,日前,奇瑞汽車副總裁兼歐洲業務總裁張建表示,歐盟即將實施的關稅政策雖然會對公司進口業務造成一定影響,但奇瑞汽車在歐洲的生產計劃將有助於抵消這一影響。他強調本地生產「應該有助於我們減輕關稅的一些影響」。張建還表示,預計今年年底前西班牙巴塞隆拿工廠的生產規模將不足以滿足奇瑞在歐洲的中長期計劃。因此,公司正在考慮在歐洲建立第二個工廠,以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和市場份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