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心片區升級看城市更新

▲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旁新建成的停車場。 記者/張威 攝▲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旁新建成的停車場。 記者/張威 攝
▲5月成功封頂的株所停車樓。 記者/張威 攝▲5月成功封頂的株所停車樓。 記者/張威 攝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威

6月13日,石峰區田心路,平坦開闊,行人不多。

三年前的今天,這一帶還是待征拆的老舊小區。當年6月30日,株洲城市更新行動首個項目——田心路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城市更新行動,讓這片沉睡的土地重煥生機。

隨著城市更新持續推進,從改造路網、新建基礎設施到陸續湧現的口袋公園,田心片區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優化城市結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環境。

【點】 株所停車樓項目7月竣工

6月10日上午8點15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株洲所)後門,「就沒有車位了?」員工楊智(化名)嘟囔道。

一旁的株所支路(在建)已滿滿噹噹塞下數十輛小車,楊智只得駕車調頭去更遠的路段碰碰運氣。

找車位,停車,再步行數百米到公司,這也是大部分公司員工都遇到過的場景。如遇上公司重大活動、商務交流,停車空間愈發緊張。

株洲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有員工約1.5萬人,停車需求很大。當公司停車場滿載後,員工們只能將車輛停在周邊道路,常有違停被罰。

日前,株洲所創新中心大樓啟用,配套建設了700個停車位,讓公司停車壓力有所減緩,但依然存在不少缺口。

破解企業停車難題,株所停車樓項目於今年4月啟動。

在開工前,市城發集團下屬城市更新公司進行多輪企業意向收集,廣泛徵求企業意見,確保工程貼近企業、符合需求。

城市更新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從設計到施工,每一個環節都有企業的參與。我們努力將企業的需求和願望融入建設之中,讓項目的功能更加完善。」

作為田心軌道科技城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株所停車樓項目規劃設計393個停車位,其中充電樁停車位120個。

今年4月,第一根樁基紮進了株所支路旁的空地上;5月,6層高的株所停車樓迎來主體結構全面封頂;6月,項目給排水、電氣、消防、綠化同步施工……

按照計劃,項目將於7月完工。上述株洲所負責人表示,待等株所停車樓的完工,公司停車難題將得到進一步改善。

【面】 田心片區:路網「升級」、配套補齊

提到城市更新,不得不提到石峰區田心路。

這條路是中車株機的主要進出通道,為了避免擁堵,多年來,這家世界聞名的製造企業通常選擇在深夜運輸大型貨物。

「一流的產業需要一流的配套,種種配套短板必然製約產業及片區發展。」一位久居田心的市民表示。

在城市更新的大命題下,田心片區的路網改造勢在必行。

從空中俯瞰田心路,以田紅路為界,北段雙向四車道,南段雙向兩車道,一寬一窄,對比鮮明。「早晚高峰最好別走這裏。這一段路‘潮汐式擁堵’是常態。」臨街商舖老闆評價道。

田心路「寬」的路段,是田心軌道交通科技城城市更新項目第一個啟動、完工的項目。該路段北起重橋西路,南至田紅路,全長約1.85公里,雙向四車道,規劃路幅寬度24米,設計時速40公里。

根據近期的實施計劃,今年底前,片區內還將啟動和完工多個城市更新項目,田心路「窄」的路段也迎來「升級」變寬。

記者從城市更新公司瞭解到,年內將啟動並完成田紅路以南的田心路拓寬和中車大道一期工程,進一步完善田心片區的內、外物流通道。

據城市更新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田心路的改造將取消原有的路邊及人行道停車位,把主幹道向西邊拓寬,改造長度近500米。改造後的田心路南段,將增加到雙向四車道以對齊北段馬路寬幅。

「我們會把沿線取消的停車位遷移到北段田心路上,而且數量會有所增加。」上述負責人補充道。

與此同時,徹底打通片區外物流通道的中車大道(一期)項目也即將啟動。根據設計,中車大道(一期)項目全長約0.63公里,幅寬32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40公里。該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田心片區主幹路網。

既有路網改造,也有配套升級。

先看民生方面。田心中學改擴建項目已經啟動,計劃將拆除原有教學樓、食堂、輔助用房等建築。預計年內完成新教學樓建設,以保障教學需求。改擴建完成後,預計總學位數為2400個。

「項目總用地65畝,包括新增用地42畝,屆時校園將發生大變化。」田心中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學校將繼續為片區內的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再看商業配套。過去,許多「田心人」都感覺電影院、大型商超等消費場景在片區有所缺失,片區實力與生活配套不相匹配。現在,這些「短板」正在被一一補齊。

例如,在片區規劃藍圖里,中車廣場後面的一塊空地,明年將「冒」出一家本土大型綜合超市。位置不錯,足以輻射周邊企業、學校和居民區。

「隨著百姓生活品質的需求不斷提高,在城市更新推進中,片區商業導入從‘選修項’逐漸變成了‘必修項’。」城市更新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局】 實施「重點片區更新」

清水塘在變,田心在變,別的區域,也自然要變。

在株洲城市更新計劃里,明確了「6+N」任務,「6」即六大任務:基礎設施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有住宅電梯加裝、棚戶區改造、房地產市場發展、歷史文化街區及建築保護和修復。其中的N,即多個重點舊城片區的更新改造。

6月12日上午11時,記者駕車沿著改造完的蘆淞區北沿路東行,路上貨車來來往往,位於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4號門外的新建停車坪也入場量過半,這些場景只是片區變化的一個縮影。

2022年,市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專題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航空城331老城區更新規劃。

根據規劃,我市將重點圍繞331、608、南方宇航等航空產業鏈核心企業老生產生活區,實施道路交通網改善、社區更新改造、楓溪港風光帶提質、鳳凰山公園建設四大工程。覆蓋範圍11平方公里,惠及近6萬片區居民。

當時,該更新規劃以有機更新改造、空間疏解和優化設計為主線。在改善道路交通方面,著力優對外交通、提內部效能、補停車之缺、營特色公交。

對著規劃看變化,兩年回首,江淥路上已是車來車往,成為片區對外聯繫主要通道之一;改造完的北沿路煥然一新,分擔起株董路部分交通壓力。近年來,331區域內部路網效能逐漸提升。

道路交通網改善不局限於通車,停車難也是該片區居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當時,經前期調查,331老廠區區域配建停車位僅7000餘個,停車缺口多達2000多個,以辦公區域、醫院、學校附近停車緊缺最為明顯。

自規劃實施以來,情況有了改變。「以前這裏根本別想找到車位。」331醫院前迎新路邊,張女士很快找到一個車位,她告訴記者,以前來這裏只會選擇搭車出行,「現在方便不少,實在沒位置還能過河停在老游泳館(現改成停車場)。」

這些年,經過新建、改建和路內停車場增設等方式,片區內已有多個停車場陸續投用。根據規劃,片區內最終將新增停車場用地34900平方米,新增停車位1260個、非機動車停車位500個。

在社區更新改造方面,重點在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上發力。比如,計劃將淞南中學擴建為九年一貫製學校,擴建南方第三小學,新建1所小學,更好滿足片區居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完善醫療資源供給,將三三一醫院升級為市級優質醫養中心。

331老城區升級還在繼續,而在這過程中,還需要更廣闊、更長遠的眼光充分理解可持續發展。

放眼全市層面,城市更新亦如此。

【記者手記】

城市更新應著眼企業群眾所盼

城市更新搞得好不好,企業群眾是最終評判人。城市更新工作從一開始就需要深入企業群眾,弄清楚待改造地區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企業群眾最迫切的訴求是什麼。

在具體實踐中,各個片區都在探索一套「接地氣」的實施方案:通過走訪企業居民、發放民意調查表等方式徵集、梳理、歸類企業群眾意見,為片區項目「量體裁衣」。在331片區,將停用的游泳館改造成為停車場,解決停車難問題;在田心片區問,與本土超市強強聯手,補齊片區配套「短板」。

實踐證明,充分吸收企業群眾意見,是搞好城市更新的重要方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只要錨定為人民服務的目標,配合先進的技術手段做好城市管理,就能將企業群眾所盼落地落實,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編輯: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