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2024上海中考作文題:喚醒成長體驗、啟迪理性思維

今天(6月15日)是2024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簡稱「中考」)第一天。

2024年6月15日,上海,靜安區三泉學校中考考點,考生走出考場。  視覺中國 圖2024年6月15日,上海,靜安區三泉學校中考考點,考生走出考場。  視覺中國 圖

上午進行的是語文科目的考試,考試一結束,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就邀請相關專家進行了評析。大家一致認為,作文題呈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凸顯個性成長。今年的中考作文題「我也是個取水人」,聚焦學生常見的「成長」主題。導語中的「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提示學生注重個性化的成長體驗,並用「一次次對未知事物的探尋中」引導學生關注外部世界,感知當下生活,勤於思考,樂於實踐。題目啟發學生在探尋中獲得獨特的自我認識,並用多樣化的自我表達呈現自己對成長的記錄、對生活的感悟、對世界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健全的人格、豐盈的思想。

第二,促進多元思考。作文命題延續了以往風格,用導語引出作文題目。導引材料使用比喻,以「無形的水」需要「各自的取水方式」,喚醒學生過往的認知體驗,引導學生從形象思維走向理性思考。啟發學生審視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從中提煉對外部世界的獨到認識,總結在實踐中獲得的獨特方法,分享成長過程中的多元體驗,促進個性化思維。導引材料也為學生提供了寫作啟示,給出了思考範圍,搭建了思維支架,讓不同經歷和不同認知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理可說,旨在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第三,引導學以致用。作文命題落實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注重教學評一致,基於教材編寫理念,檢測初中學段的教學成效。導引材料中的「或拓寬眼界,或增長才幹,或發現規律」,啟發學生可以「敘述經歷」,可以「闡述觀點」,也可以「抒發感情」,從而達到融合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的效果,回應了初中教材中的寫作要求,促使學生將平時所學綜合運用在寫作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