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親子家庭遊客佔近7成,北京環球渡假區週末啟動夏日酷爽派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曲筱藝)隨著浪花飛舞,人們發出快樂的歡呼聲,還有很多孩子身穿雨衣,去捕捉從天而降的「泡沫雲」。6月15日晚,北京環球渡假區再次啟動 「環球酷爽夏日」活動,並首次推出DJ水舞派對晚場秀,該活動將持續至8月18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北京環球渡假區獲悉,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夏季帶娃遊客佔到所有到訪遊客的近7成。而盛夏出遊在玩樂同時儘量保證清涼,成為很多親子家庭出遊的剛需。北京環球渡假區基於2023年暑期親子家庭遊客遊園數據,發佈《暑期親子入戲指南》,為親子家庭暑期出行提供包括戲水狂歡、親水清涼騎乘、室內避暑以及夏日沉浸式渡假等多元玩法。

北京環球渡假區再次啟動 「環球酷爽夏日」活動,並首次推出DJ水舞派對晚場秀。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北京環球渡假區再次啟動 「環球酷爽夏日」活動,並首次推出DJ水舞派對晚場秀。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

隨著暑期出遊旺季臨近,國內親子遊市場持續升溫。國內大眾消費平台數據顯示,近期「遛娃好去處」等關鍵詞的搜索熱度持續攀升,國內景區搜索熱度環比上升22%,其中主題樂園等親子遊熱門景區類型搜索熱度環比上漲超過30%。

北京環球渡假區在去年暑期迎接了大量遊客,其中不乏帶娃出行家庭。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夏季,在所有到訪北京環球渡假區的遊客中,親子家庭遊客佔到了近7成,其中學齡兒童家庭佔比最高。在遊園偏好方面,除「IP熱愛」和「刺激享受」之外,家庭遊客的遊園需求也十分多元化。其中,低齡兒童的家長希望和孩子「親密共享」遊園樂趣,收穫高質量親子時光;學齡兒童的家長則傾向於和孩子增長見識,一起「成長探索」。與此同時,很多家長和孩子希望在大片世界體驗「新鮮獵奇」,在新奇趣味的遊玩中發現自己的另一面,一起釋放精力,享受快樂。

親水類的項目在暑期檔的大片世界受到很多家庭遊客的歡迎。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親水類的項目在暑期檔的大片世界受到很多家庭遊客的歡迎。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

北京環球渡假區方面表示,親水類的項目在暑期檔的大片世界受到很多家庭遊客的歡迎。根據調查數據,在去年暑假期間,環球酷爽夏日的觀眾滿意度高達94%。在今年回歸的沉浸式DJ水舞派對環球酷爽夏日中,全家大小可以一起玩水,與變形金剛中的大黃蜂,照明娛樂的小黃人和夢工場動畫的阿寶、阿曆克斯等十餘位北京環球渡假區明星角色來一場沉浸式水舞音浪派對。現場設有前排「濕透區域」、緩衝地帶「浪花飛濺區」,還有保證不濕身的「無水區域」,遊客可以根據自身親水意願自由選擇。

另外,北京環球渡假區在荷李活劇場附近專門設置了兩台人體烘乾機、遮陽棚及儲物櫃,夏日主題商品也有雨衣、防水包等助力全家人放膽玩水。北京環球渡假區提醒,更多觀演須知可關注北京環球渡假區官方APP獲取。

北京環球渡假區再次啟動 「環球酷爽夏日」活動。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北京環球渡假區再次啟動 「環球酷爽夏日」活動。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

另據北京環球渡假區數據,2023年暑期園區接待的學生團數量相較平日明顯激增,在學齡兒童中,以學生團形式到訪園區的比例為50%。今年北京環球渡假區的學齡兒童,可參與全新體驗式學習項目。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北京環球渡假區將首次面向學生團體推出全新體驗式學習項目——未來水世界特技特效之旅。讓充滿求知慾的孩子有機會走進未來水世界,探索水上爆破的科學秘密,獲得火焰、水汽和機械等特效背後的原理和知識。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暑期北京環球渡假區最受帶娃家庭歡迎的前五大騎乘和遊玩項目都在室內。與此相對應的是,園內約2/3的遊樂設施和場所均在室內或有遮蓋,可滿足遊客暑期出行的避暑遮陽需求。

暑期園區還全新推出各種清涼裝扮。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暑期園區還全新推出各種清涼裝扮。新京報記者薛珺 攝

北京環球渡假區介紹,今年暑期園區還全新推出清涼主題商品和20款沁爽冰飲及小吃,包括西瓜青提、西柚特飲,冰淇淋可麗餅、曲奇杯等夏日冰飲和小吃新品,還有小黃人夏日狂歡系列草帽、變形金剛剛仔系列大黃蜂手持風扇、小黃人夏日狂歡系列波比掛脖風扇等清涼裝扮。此外,園區內還遍佈免費飲水點,供遊客及時補充水分。

《暑期親子入戲指南》指出,相較年青人偏愛的「特種兵式旅行」,親子家庭遊客更希望用充足時間換取更加愜意和深度的渡假體驗,既能全方位打卡,享受遊玩的樂趣,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充電」。2023年暑期,入住北京環球渡假區內兩家渡假酒店的遊客中,親子家庭遊客佔比超八成,功夫熊貓、小黃人等主題房型也更受他們的喜愛。同時,親子家庭遊客購買1.5日票的比例也比同期其他遊客高出近一半。北京環球渡假區方面表示,今年暑期還將全新推出多種家庭渡假套餐,同時全面升級嬰兒車服務。6月28日起,環球影城大酒店「僅此一間」的小黃人套房也將正式開啟入住,該套房靈感源自照明娛樂的《神偷奶爸》電影,讓大小朋友們有機會宛若住進格魯的家,獲得沉浸式渡假體驗。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