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鴨腸、鵝腸工廠:腳踩鵝腸擠糞,菸頭扔進鴨腸筐

新京報調查組 編輯 甘浩 校對 張彥君

因口感脆、味道鮮,鴨腸和鵝腸常常佔據著火鍋店「熱銷榜」的前幾名。這體現了食客對鴨腸、鵝腸的喜愛,但並不代表放心。

2024年4月下旬,新京報記者分別在山東濱州和河南清豐縣的兩家肉類食品加工廠暗訪發現,這兩家的鴨腸、鵝腸產品,在生產中存在諸多衛生安全隱患。

在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的鵝腸車間,工人穿著膠鞋踩鵝腸擠糞便,用血水染色,生產環境更是髒亂差,車間負責人坦言已被監管部門多次要求整改。

▲河南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將洗好的鵝腸放在紅色水裡染色。新京報調查組 攝▲河南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將洗好的鵝腸放在紅色水裡染色。新京報調查組 攝

濱州的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鴨腸車間里,經過去汙、刮油後的鴨腸被隨意擺放在地上,與洗地污水混在一起,之後經過簡單過水攪拌、分裝雪藏,就被打上「免洗」的標籤,銷售至多個省份。此外,該公司生產車間環境髒亂差,並將掉入混有鴨毛、汙染物的排汙渠內的死鴨,撈出後重新掛回生產線等問題。而這條排汙渠,甚至還有工人朝里撒尿……

━━━━━

腳踩擠糞血水上色

河南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禽類屠宰、肉製品雪藏、加工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企業。4月下旬,新京報記者以採購者身份,多次進入該工廠的鵝腸工作車間,發現車間內臟亂不堪:工人在車間內抽菸,大量鵝腸散落在地面,車間的牆面上佈滿汙漬。

車間負責人也承認,衛生環境不過關,「去年和今年都被監管部門檢查過,主要說的就是衛生環境不過關。」

儘管多次被監管部門檢查,鵝腸車間的環境仍不容樂觀。在車間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穿著膠鞋,直接踩向擺放在地面上的鵝腸,「踩一踩,更乾淨。」

有工作人員解釋,該車間生產的鵝腸按客戶要求分兩種,一種是捅開清理乾淨的,處理完後雪藏發貨。另一種則不需要捅開清理,並不會專門清理鵝腸糞便,而是腳踩一下,便於送到商家手中後更方便地清理鵝腸糞便。

▲河南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工人穿膠鞋踩洗鵝腸。新京報調查組 攝▲河南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工人穿膠鞋踩洗鵝腸。新京報調查組 攝

新京報記者觀察發現,工作人員踩踏後的鵝腸,會被送往流水線上進行過水清洗,然後放入存有紅色液體的器皿中浸泡,原本米白色的鴨腸,變為粉紅色。「裡面是血水,過一下鵝腸看起來會更新鮮,更有賣相。」一名工作人員解釋。

車間負責人稱,他們的鵝腸主要售往重慶等地的火鍋店,不需要標註生產日期,簡單雪藏套上塑料袋即可空運發貨,「新鮮的,今天宰明天發貨,還標什麼生產日期。」

━━━━━

鴨腸擺地上泡在污水中

相比於「腳踩鵝腸」「血水染色」「不標註生產日期」的問題,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士享公司)的鴨腸生產車間的衛生環境,更顯惡劣。

4月下旬,新京報記者在沒有辦理健康證,也未被要求做任何體檢的情況下,就進入雅士享公司的鴨腸生產車間工作,車間內瀰漫著刺鼻的腥臭味,牆面上佈滿汙漬,待清洗的鴨腸被直接堆在地面上,有工人在洗鴨腸時抽菸,並將抽完的菸頭直接扔在裝鴨腸的筐內。

▲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鴨腸生產車間地面堆滿鴨腸。新京報調查組 攝▲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鴨腸生產車間地面堆滿鴨腸。新京報調查組 攝
▲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鴨腸生產車間工人將菸頭丟在裝鴨腸筐里。新京報調查組 攝▲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鴨腸生產車間工人將菸頭丟在裝鴨腸筐里。新京報調查組 攝

「這個廠里,管得最不嚴的就是鴨腸車間,這一塊最亂,你愛怎麼幹就怎麼幹。」一位老員工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鴨腸被隨意擺放在車間地上,讓地面濕滑不堪。工作人員在清洗地面時,直接將清洗地面的清潔劑倒在鴨腸旁的地面上,導致洗地的污水混入鴨腸堆。工作人員對此毫不在意:「沒事,一會還過水呢?」

官方信息顯示,雅士享公司是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於2008年成立,目前日屠宰肉鴨可達14萬隻。公司在官網宣稱,「嚴謹認真、注重細節、遵循規程、嚴格標準」是公司的企業文化,不過這企業文化好像並不適用於生產車間。

▲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鴨腸生產車間工人清洗鴨腸。新京報調查組 攝▲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鴨腸生產車間工人清洗鴨腸。新京報調查組 攝

在鴨處理生產線上,宰殺、拔毛車間靠前,鴨腸處理則是最末端的車間。在車間外,有一個連通各個車間的排汙渠。各車間產生的鴨血、鴨毛等廢棄物、汙物,都由排汙渠排出,甚至有工人直接向排汙渠小便。

而令人驚訝的是,幾乎每天都有前端流水線的工作人員到排汙渠的末端,將掉入排汙渠內的死鴨,撈出再送回生產車間。「這都是從生產線掉下來的鴨子,漂到這裏了。送到殺鴨子的車間,再掛上就行。」工作人員稱。

4月22日,雅士享公司的屠宰車間突發機器故障,大量宰殺後待分割的鴨子從生產線掉落,工人們將這些掉落的鴨子隨意堆放在地上。過往的工人,也不避開,直接從鴨子上踩過,就連維修師傅,也時常踩在鴨子上維修機器。大約一個小時後機器重新運轉,這些鴨子,又被重新掛回了生產線。

━━━━━

多名未成年人隨父母進廠打工

除了鴨腸處理問題,新京報記者還注意到,車間內還有多名未成年工人。

這些未成年人有男孩也有女孩。其中一名男孩自稱15歲,已經隨父母進廠幹了3個月了。另一名女孩自稱10歲,剛來廠里10多天。

一些孩子的父母告訴記者,這些童工有的是放假來幫忙,有的是已經輟學的專職上班的。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進義務教育制度的實施,早在2002年,國務院就頒發了《禁止使用童工規定》,要求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均不得招用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

該規定還對使用或介紹童工的單位或中介機構,作出了明確的處罰措施:單位或者個人為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介紹就業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每介紹一人處5000元罰款的標準給予處罰;職業中介機構為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介紹就業的,並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吊銷其職業介紹許可證。

━━━━━

包裝外標「免洗」內現頭髮絲

4月25日,新京報記者根據銷售人員提供的線索走訪,發現雅士享公司生產的鴨腸,流向了國內多個省份的批發市場。而部分產品外包裝上,還打上了「免洗」的標籤。

▲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凍品鴨腸包裝上印有「免洗」字樣。新京報調查組 攝▲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凍品鴨腸包裝上印有「免洗」字樣。新京報調查組 攝

在四川成都的海霸王西岸食品物流園里, 一家經營肉類凍品的批發商告訴記者,他們跟雅士享公司有直接合作,除了鴨腸等產品外,該凍品店還銷售有雅士享公司的其他鴨類產品。

交談中,該批發商從凍櫃中拿出一包由雅士享公司生產的鴨腸向記者展示,記者看到該產品的外包裝上,還被打上了「免洗」的標籤。「免洗就是稍微處理一下就行。」批發商解釋。

但比較尷尬的是,透過這包鴨腸的包裝袋,可以看到包裝袋內的鴨腸上,還有一根頭髮。

在河北高碑店市的首衡智慧冷鏈物流園內,一家批發商表示他們批發的雅士享公司生產的鴨腸,大多供給了火鍋店和熟食店,「一車幾百件鴨腸,一個月進幾車貨。」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些批發商銷售的雖然都是雅士享公司生產的鴨腸,但使用的包裝箱及名稱,卻並不一樣。外包裝箱上,有的標誌品牌為「真好鴨腸」, 有的包裝名稱則為「鑫眾鴨腸」。

有業內人士稱,大多數鴨腸凍品的名稱,可以隨意更改,重要的還是看包裝下方的廠商和地址。

4月24日,記者以批發商的名義,撥打了雅士享公司鴨腸產品包裝上印有的聯繫電話。對方稱,他承包了雅士享公司的鴨腸車間,是該車間的負責人,生產安全由雅士享公司和他共同管理, 銷售後兩者按盈利分紅。

━━━━━

專家:食品安全要從源頭把關

與清豐縣永官公司曾被監管部門被多次檢查不同,規模更大的雅士享公司,在監管部門眼裡似乎是個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規的「乖孩子」。

2022年,濱州市沾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微信公眾號發文稱,為履行好企業食品安全自查要求,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將嚴格執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風險防控措施,定期組織食品安全自查,評估食品安全狀況,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不斷加強從原料採購,進貨查驗、生產管控、檢驗入庫、產品銷售「源頭到終端」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管理。

但上述種種,跟新京報記者暗訪中看到的實際情況出入較大。

北京市中聞(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譚敏濤稱,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汙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而雅士享公司的鴨腸生產車間,在生產過程中卻未能做到將產品與汙染源分離的措施,違反了相關規定。

譚敏濤律師認為,雅士享公司是大型的食品加工企業,而鴨腸車間卻沒有建立相應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使用無健康證、未經上崗培訓的員工,也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食品生產經營的人員不能保持個人衛生,在生產經營食品時不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未與產品做到有效分離,均屬於安全生產管理的失職行為。

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者云無心認為,食品安全最主要的是要通過生產流程中規範的操作來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違反規程,不一定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但是肯定會存在隱患。比如,雅士享公司鴨腸生產車間的工人將菸頭隨意丟棄,掉入排汙渠里的死鴨撈出送回生產車間,以及河南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工人「腳踩鵝腸」的行為,肯定都是不規範的,這就為食品安全帶來隱患。雲無心認為,食品安全不能只靠「檢測」來實現,在生產過程中,也應該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