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丨礦渣里挖出「新礦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通訊員 張延 張詩洋

「看這條通往新磷石膏庫的道路,我們鋪的步道磚,就是以磷石膏為原料製成的。」6月3日,陽光之下,灰黑色的磷石膏透出亮銀色光芒。談起礦渣的深挖之路,黃麥嶺綠色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華滔滔不絕。

湖北聯投旗下黃麥嶺控股集團是一家老牌企業,多年來,企業既從磷礦中獲益,也始終面臨著一道世界級難題——2200萬噸磷石膏庫存如何處置。近兩年,黃麥嶺控股集團通過開闢無害化處理生產線、創建循環經濟產業園等舉措,磷石膏綜合利用率從2021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61.76%,將廢棄的礦渣變成了一座新的「礦山」。

湖北省黃麥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黃麥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轉換思路廢棄礦渣變「礦山」

1973年,一批熱血青年和礦山工人走進黃麥嶺。「通過建設採礦、選礦、硫酸、磷酸、磷銨等生產線,‘八五’時期,這裏就建成了全國首家‘礦肥結合’項目。」黃麥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敬東介紹,當時黃麥嶺生產的磷酸二銨品質卓絕,甚至超越了外國生產的同類產品。

黃麥嶺生產車間。黃麥嶺生產車間。

然而,磷石膏的堆存卻成了「老大難」。黃麥嶺年產磷酸17萬噸,副產磷石膏約75萬噸。多年積累,黃麥嶺磷石膏庫存量達2200萬噸。2021年8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湖北,指出部分磷化工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其中,黃麥嶺磷石膏庫發生滲漏,導致磷石膏庫下遊水體水質超標。

此前,黃麥嶺基本以外銷的方式,將磷石膏提供給周邊的水泥廠、建材廠等,綜合利用率較低。2021年,黃麥嶺磷石膏綜合利用率僅為12%。

磷石膏堆場。磷石膏堆場。

不轉變思路,磷石膏將永遠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環境隱患;思路一變,廢棄礦渣也能成為新的「礦山」。黃麥嶺控股集團將磷石膏的綜合利用視為轉型發展的頭等大事,以「控制增量、消化存量、逐年平衡」的原則,從技改增效、自主投資、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快綠色化轉型,實現工業固廢的資源化、價值化、產業化利用。

透水磚等磷石膏產品俏銷市場

6月2日,在技術人員的陪同下,黃麥嶺生產的建築石膏粉進入聯投濮園項目施工現場。「我們生產的建築石膏粉可取代水泥混凝土,在施工中石膏自流平產品能自主找平,無需人工反復塗抹找平。」黃華介紹,以磷石膏為原料生產的石膏粉等產品,具有造價低、觀感好、找平精度高、施工效率高等優點。

去年7月,黃麥嶺首期投資6921萬元建設的30萬噸/年磷石膏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項目投產,所產建築石膏粉、輕質抹灰石膏和石膏自流平等產品質量均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磷石膏綜合處置項目現場。磷石膏綜合處置項目現場。

在黃麥嶺循環經濟產業園,這裏生產的透水磚、植草磚等磷石膏產品正打包裝運,即將發往武漢等地。「去年,武漢有高校小批量採購了我們的產品,施工後效果好,今年又訂了6000平方米的透水磚。」湖北合道泰固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永喆說,磷石膏經無害化處理後,摻入水泥、石粉即可成為新型環保建材,今年以來磷石膏標磚訂單已超過100萬塊,市場前景較好。

據悉,對於進入循環經濟產業園的項目,黃麥嶺控股集團將給予場地免費、每噸磷石膏產品補貼30元等優惠政策,以降低產品成本,助推其開拓市場。目前,大摻量磷石膏道路基層產品不僅成功應用於黃麥嶺廠區內部,還將在京港澳高速擴建匝道時使用。2025年,黃麥嶺將實現新增磷石膏100%無害化處理。

孕育高精尖磷化工產業全鏈條

眼下,5萬噸/年電池級磷酸一銨升級改造項目進入最後調試階段,全力衝刺7月投產。基於多年積澱的深厚產業基礎,黃麥嶺將電池行業與磷化工行業深入耦合,成功推出濕法磷酸工藝生產電池級磷酸一銨的項目。

電池級磷酸一銨升級改造項目。電池級磷酸一銨升級改造項目。

面對當前儲能賽道的價格「內卷」,項目經理胡承重顯得胸有成竹:「雖然磷酸鐵鋰等新能源電池是‘兵家必爭’的肥豬肉,但我們還能生產高端水溶肥、食品添加劑等其他產品,以小步快跑應對市場行情。」

在黃麥嶺化工研究院,一罐罐大量元素水溶肥即將銷往市場,用於設施農業、生態修復、家庭園藝等場景。「不同顏色分別對應不同功效,有高氮型、高鉀型等,而且有助力植物生根、固土的效用,目前已應用於大冶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中。」黃麥嶺化工研究院副總蔣明說,今年一季度,黃麥嶺生產的水溶肥已完成去年一年的銷售額,全年銷量有望突破3000噸。

黃麥嶺積極摸索線上模式售賣水溶肥、家庭園藝肥等新型產品。黃麥嶺積極摸索線上模式售賣水溶肥、家庭園藝肥等新型產品。

以黃麥嶺化工研究院為平台,黃麥嶺控股集團吸納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對磷化工、精細化工、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進行研發,孕育高精尖磷化工產業全鏈條。目前,黃麥嶺控股集團已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去年榮登中國化肥企業100強第3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