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鮮衝刺港股:網上賣海鮮撐起9億生意,毛利率仍「拖後腿」

蟄伏將近10年,海上鮮開啟赴港上市之路。

作為一家從事海洋經濟數字化賦能的綜合服務企業,去年,海上鮮83%的收益來自海鮮銷售業務。

2021年至2023年,海上鮮總收益分別約為11.98億元、14.27億元、9.14億元;同期,年內溢利分別約為4534.2萬元、3412.3萬元、3580.3萬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海上鮮成立以來已經完成了6輪融資,募集資金總額約為4.04億元,股東陣營中穿透可見小米和阿里巴巴的身影。

海鮮銷售撐起營收,毛利率去年僅為2.4%

6月12日,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上鮮)遞交招股書,正式開啟赴港上市之路。

成立於2015年2月的海上鮮,主要業務範圍包括海鮮交易、燃油及油品交易、供應鏈管理服務、海上通信及IT解決方案等。

海上鮮近年業績情況,截取自企業招股書。

2021年至2023年,海上鮮的總收益分別約為11.98億元、14.27億元、9.14億元。過去三年,海鮮銷售業務為海上鮮的主力業務,其收入在總收益的佔比依次為56.3%、62.1%、83%。

儘管海鮮銷售業務貢獻的收益佔比逐年走高,但是毛利率比較低,2023年為2.4%,遠低於其他業務。2023年,海上鮮的燃油及油品交易業務、海鮮撮合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海上通信及IT解決方案服務、租金收入的毛利率依次為20.3%、88.3%、96%、80%、77.7%。

由於海鮮銷售業務的收益佔比較高而毛利率較低,直接拖累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2021年至2023年,海上鮮的整體毛利率依次為5.5%、5.2%、7.9%。

2021年至2023年,海上鮮的年內溢利分別約為4534.2萬元、3412.3萬元、3580.3萬元,對應毛利約為6598.2萬元、7454.6萬元、7180.4萬元;純利率分別約為3.8%、2.4%及3.9%。

海上鮮主要通過APP提供服務,用戶可在APP上瀏覽其數字市場並採購海鮮或燃油及油品,下達訂單請求後,海上鮮系統會將請求傳遞給其業務人員跟進並與買家線下溝通,以確認產品類型、數量、價格、交付條款及交付安排。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海上鮮APP結合線下支持,也可協助潛在借款人向銀行進行貸款申請,並為擬作為抵押品質押的海鮮提供價值評估。

在海鮮銷售業務及海鮮撮合服務方面,海上鮮的客戶一般為海鮮貿易商或加工商,包括中國境內的個體或其他國內公司。在燃油及油品銷售業務方面,海上鮮主要將內貿油品產品出售給包括中國個體或其他國內公司在內的油品貿易商以及有加油需求的漁船經營者,而購買其進口保稅油品的客戶一般為具有保稅加油資格的大型國內石油公司。購買其海上通信及IT解決方案服務的主要客戶為中國當地政府及其他公司實體。漁民或海鮮擁有人為使用海上鮮供應鏈管理服務的主要客戶。

2021年至2023年,五大客戶分別佔海上鮮總收益約38.9%、41.3%及37.5%。同期,最大客戶佔海上鮮總收益約為16.0%、13.9%及18.2%。

根據CIC(灼識行業資詢有限公司)報告,2022年,海上鮮在中國的海鮮銷售業務收入所佔市場份額為0.2%,在中國的燃油及油品銷售業務在船用燃油市場所佔市場份額為0.3%。

上市前已完成6輪融資,累計募資超4億元

根據招股書,海上鮮初始註冊資本為320萬元。成立以來,已經完成了6輪融資。最近一次D輪融資為2022年,投資方是寧波浙大和華夏大地,金額為3000萬元。

截至招股書遞交日,海上鮮募集資金總額約為4.04億元,可謂資本市場的「寵兒」。

海上鮮成立以來融資情況,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製圖海上鮮成立以來融資情況,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製圖

隨著6輪融資落地,越來越多投資方進入海上鮮的股東陣營,其中不乏一些明星資本,包括北鬥星通、矽谷火炬基金、順為資本、元璟資本、中農網、殼牌資本等。

海上鮮完成D輪融資後的股權架構,截取自企業招股書

根據股權架構,D輪融資完成後,武漢卓爾持有海上鮮18.29%的股權,杭州順贏持有海上鮮10.66%的股權。武漢卓爾專注於信息技術行業的股權投資,背靠港股上市公司卓爾智聯;杭州順贏專注於科技、信息技術、消費行業的股權投資,股權穿透後可見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的身影。

截至招股書遞交日,海上鮮執行董事葉寧持有28.15%的股權,18.39%直接股權、5.09%間接股權(通過寧波信息)及4.67%間接股權(通過寧波管理)。另外,徐立華和汪海明一共持有海上鮮19.55%股權,其中有8.65%間接股權(通過寧波海禾)。

因此,葉寧、徐立華、汪海明、寧波信息、寧波管理及寧波海禾組成控股股東集團,合計持有海上鮮約47.71%股權。

此番衝刺資本市場,於海上鮮創始人葉寧而言也是華麗轉身。37歲的葉寧目前是海上鮮的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總裁,負責製定業務發展及策略和監督公司日常營運及管理。

葉寧擁有超過13年的軟件開發及管理相關經驗。在創辦海上鮮之前,他於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德國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公司德國大陸集團(於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擔任工程師,負責編碼及編程工作。

在媒體報導中,2012年,葉寧帶著積攢的創業資金回國投身創業,並看到寧波漁民市場需求與北鬥導航系統有著很高的匹配度,有意打造「海上WiFi」。

不過,公司也曾遇到瓶頸。海上鮮成立之初,嘗試了許多商業模式,既做B2B,也做B2C,卻都做不好。比如在做B2C業務時,運營捉襟見肘、後端服務能力跟不上,而且to C對產品包裝、售後服務等要求很高,業務多做多虧。此後,他決定給企業做減法,聚焦漁業產業服務。

本次上市,海上鮮計劃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奉化數字漁港項目一期,擴展公司的銷售及服務網絡,在深圳及成都設立新辦事處。此外,尋求收購及投資機會,以增強公司的現有業務及服務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閻俠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