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灣區丨(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築夢前海擦亮創業「新名片」

中新社深圳6月17日電 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築夢前海擦亮創業「新名片」

作者 朱賀

地處珠江口東岸的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從2010年成立時僅約15平方公里,發展到2021年的120.56平方公里,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不斷為粵港澳大灣區注入科技創新動能。

近日,中新社記者走訪深圳前海多家科技企業,瞭解灣區青年的創業故事。依託日益完善的配套設施和暖心政策,他們在此攜手打拚,走向世界。

數據顯示,前海目前已集聚8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14家獨角獸企業。在此落地的228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創新型中小企業中,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影石」)頗具特色。

團隊夥伴平均年齡僅為28.5歲、產品遠銷全球200餘國家和地區、全景相機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超50%……影石聯合創始人、「90後」青年陳永強為企業紮根前海感到慶幸,受益於灣區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集群發展,影石能更專注於創新研發和市場開拓,「身處大灣區,我可以在兩小時車程內匹配到所有供應商,這對一家電子產品企業來說是非常幸福的事」。

據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發佈的2024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影石位列消費電子領域前三。香港也是其重要市場,「近年水上運動、單車、露營等文化興起,香港市民也希望記錄下更多美好生活」,陳永強介紹,企業在港年銷售額超億元(人民幣,下同)。

依託前海,影石還吸引了越來越多港澳人才加入,分佈於研發、市場、銷售、品牌等崗位,32歲的香港女孩張海瑤便是其中一位。七年前,她辭掉在香港的工作來到影石,如今已從普通職員成長為企業市場合作負責人。

張海瑤觀察到,不管是團隊規模、產品創新還是企業營收,公司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剛來前海時,周圍只有幾棟樓,現已是高樓林立,各類企業紛紛入駐。對其個人而言,她和來自各地的團隊夥伴不斷探索新營銷方式,並結合以往經驗生成自己的「方法論」,「收穫和成就感滿滿」。

不久前,前海開始施行「港人港稅」,個人所得稅超出香港稅負的部分可以免收,張海瑤說,「意味著在這裏也可以享受和香港一樣的稅收待遇」,這樣的政策利好也堅定了她紮根於此的信心。

科創企業雲集、交通往來便利、規則銜接順暢……前海對香港人才的吸引力與日俱增,如今像張海瑤一樣在前海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已超1萬人;這裏也成為各類港企佈局內地的首選地,目前前海註冊港企9055家,註冊資本9469.47億元;去年,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業創業發展的十二條措施發佈實施,如今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已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691家。

「這是我們推出的食品級昆蟲蛋白,吃起來有堅果的味道,大家可以挑戰一下!」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港企茵塞普科技創始人、香港青年餘廣滔向到訪者講述起該公司利用昆蟲生物轉化、智能製造及AI等技術,將小小蟲子變廢為寶、助力低碳生活的故事。

2019年公司初創時,餘廣滔發現香港在產業鏈和科技人才方面較為欠缺,隨後北上來到前海,實現快速增長並順利「出海」,成為北美市場頭部品牌,現今營收已達千萬級。他說,正是得益於前海彙集了人才、市場、資金、政策等創業者所需要素,企業才能在三年間從一顆「種子」發展到現在的規模,跑出「前海速度」。(完)

【編輯: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