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不做香火文章是對千年古寺的最大保護——遼寧義縣奉國寺的文物保護經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寧寧

「‘這麼好的千年大佛,怎麼身上厚厚一層灰啊?為什麼不好好打掃呢?管理者也太懶了。’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遊客和網民對奉國寺發出了這樣的質疑。其實這並不是管理者怠於履行職責,而是出於對文物本體的保護。為此,我們結合專家論證指導意見,用專業態度對佛像除塵問題予以正面回應和引導。大佛身上的灰塵由來已久,是香灰和塵土的混合,歷經千年附著在佛像上,已與塑像表面牢牢粘在了一起,如簡單地進行吹、擦、洗,不僅不會除塵,反而會破壞佛像身上的泥塑彩繪,對文物本體造成破壞。」

前不久,記者跟隨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東北行)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小組一行,來到位於遼寧錦州義縣的奉國寺。站在奉國寺大雄殿里,義縣縣委書記郭廓打開話匣子,講述了如何盡心守護這座千年古寺的故事。

遼寧義縣奉國寺大雄殿中的彩塑七佛,是國內規模最為宏大的一組古代泥塑佛像群。

法治守護千年古寺

「千年國寶、無上國寶、罕有的寶物。奉國寺蓋遼代佛殿最大者也。」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曾如此評價奉國寺大雄殿。

大雄殿是奉國寺現存唯一的遼代建築,單體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的九開間大殿,是中國古代保存至今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單簷木構建築,代表了11世紀中國建築的最高水平,為八大遼構中體量最大者,被譽為「中國第一大雄寶殿」。

拾級而上,雄踞於高台之上的大雄殿,殿堂深邃,撼人心魂。這裏遺存有世界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彩繪泥塑造像群,還有2300餘幅建築彩繪,全部為遼代原作,藝術價值極高。

千年以來,奉國寺命運多舛,歷經朝代更替、自然災害、戰亂紛爭,但大雄殿卻巍峨如初,殿內的格局幾乎分毫未變。步入殿內,國內規模最為宏大的一組古代泥塑佛像群——彩塑七佛一字排開,於統一中求變化,雄渾中有細膩,大有排山倒海之勢。站在佛像前,藝術之美,直抵內心,雄渾之風,撲面而來。

始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的奉國寺,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為紀念其母蕭綽政績武功而在其家族封地所建的寺院。蕭綽,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軍事家及政治家蕭太后。

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的奉國寺擁有完整的遼代寺院建築佈局,代表了當時建築的最高水平。此後曆朝曆代對奉國寺都有過維修和保護。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早在1961年,奉國寺就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維修項目不斷,保護現狀明顯改觀。

為進一步規範奉國寺文化遺產管理和保護行為,維護奉國寺文化遺產的合法權益,保障奉國寺文化遺產健康有序發展,錦州市加快奉國寺文化遺產保護的立法工作,於2021年出台了《錦州市義縣奉國寺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了奉國寺遺產保護的職責分工,強化奉國寺遺產保護措施,以政府規章的立法形式為奉國寺提供法治保障。

《辦法》對奉國寺遺產保護的綜合治理和預防進行了明確,規定奉國寺遺產保護管理機構實施奉國寺遺產修繕、搶險加固、保護性設施建設等文物保護工程,應當編製文物保護工程方案,由具備相應文物保護工程資質的單位實施。

目前,文物保護部門正在開展奉國寺大雄殿彩繪泥塑一期保護修復項目。在不斷修復和保護中,奉國寺將繼續閃耀不朽的歷史文化藝術光輝,向世人展現燦爛的中華文化。

堅決不在香火上做文章

和別處不太一樣的是,雖然是一座寺廟,但奉國寺卻禁菸禁火。這麼有名的寺廟,竟然沒有香火?

「奉國寺作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嚴格按照國家的規定,不用香火做賣點,這是對奉國寺最大的尊重和保護。」郭廓介紹說,為杜絕安全隱患,保護好木質結構的大殿,當地政府規定在奉國寺禁火禁菸,確保文物本體安全。

來奉國寺的遊客還會發現,與很多國內其他一些同類的寺廟、石窟、壁畫等場所既不可以湊到跟前看又不可以照相不同,在奉國寺的大殿里,不但可以近距離觀看大佛和壁畫,而且在不開發亮燈的情況下還允許自由拍攝。這一點出乎很多人意料。

「我們曾經困惑,如何既做好文物保護,又儘量滿足遊客們的需求,為此還專門去了一些地方進行考察,比如,是否要對壁畫加裝玻璃等設置。經過研究我們認為,與其用這種物理方式隔離,不如用更好的方法引導遊客,所以就採取了邊遊覽邊解說的方式,告訴遊客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郭廓說。

從實際效果看,義縣的這一做法實現了雙贏。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奉國寺接待遊客20.3萬人次,旅遊服務總收入203.4萬元,比2023年同期增長451%。今年「五一」假期,奉國寺景區接待遊客1.823萬人次,同比增長218.8%,營收72.526萬元,同比增長245.9%。遊客滿意度提升,遊客投訴為零。

郭廓坦言,這些是想都沒敢想過的。對奉國寺來說,對於義縣來說,都是歷史性的突破。

探索更多開發利用途徑

實際上,在做好保護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擴大奉國寺的知名度,更好發揮其文化傳承的作用,曾經一度困擾義縣的管理者。

義縣是北方歷史名城,有著2200多年的悠久歷史。為打造歷史文化這張名片,義縣在謀劃文物保護開發政策之初就把奉國寺作為核心點,以其為軸心把義縣的文化歷史穿成線,讓寶貴文化遺產走進萬千群眾、走進現代生活。

奉國寺的價值體現在建築、繪畫、雕塑、石刻、壁畫等多方面,是建築技術和歷史文化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增加文化味道,吸引研學客戶,以文化為核心增加奉國寺的知名度,成為義縣文物保護的切口。

「我們希望遊客在祈福納祥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歷史文化和文物美學,研究古代建築,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國內甚至國際頂級專家主動來奉國寺,跟我們一起研究如何除塵、如何加固、如何修復,共同保護好這一人類文明的瑰寶。」郭廓說。

近年來,除了組建線上矩陣做各種直播宣傳,當地政府還積極探索跟專業機構進行深入合作。2020年奉國寺建成1000週年之際,義縣舉辦了守望千年奉國寺·遼代建築遺產保護研討暨第五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公佈推介學術活動,邀請來自文物界和建築界的專家學者共商保護大計。同時,還對奉國寺的西宮、東宮等處進行開發利用,將原本做倉儲的院落打造成文化會客廳對外開放,引入人文內容,舉行畫展、書展以及各項研學活動,通過做直播、做展示,進行文化傳承和交流。

2022年,中國建築協會將奉國寺作為中國建築協會科普教育基地。去年下半年,天津大學建築專業知名教授帶著五六十名碩士研究生在這整整待了20多天做研學,進行調查測繪實習,研究遼代木構建築。

義縣人民政府首倡建立「遼代木構建築聯盟」構想。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錦州分會場活動在奉國寺隆重舉辦。活動現場,召開了「遼代木構建築聯盟」成立大會並發佈了《「遼代木構建築聯盟」共識宣言》,以協作共同體的方式進一步推動遼代建築遺產保護與修繕、傳承與利用工作。當日,「尹哥書房」在奉國寺落成揭匾,並舉辦了公益讀書會,文旅科普兩相宜,也讓歷史知識、人文理念、科學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奉國寺的研學之路已經打開。這也是我們對奉國寺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保護。」郭廓說。

記者手記

將千年古寺完好保護到下一個千年

此次奉國寺採訪中,很多細節挺有意思。

比如,奉國寺確實「熱」了,遊客越來越多,很多人遊玩之餘還做起了義務監督員。曾經就有遊客反映,在大殿里用擴音喇叭講解,聲波會不會對佛像和壁畫造成損傷?這讓遼寧省義縣縣委書記郭廓頗感意外。

「這也表明,現在大家的文物保護意識空前高漲。」郭廓告訴記者,每逢節假日,自己早上六點鍾都會先來一趟奉國寺「上班」,瞭解相關情況,六點半從這裏「下班」去處理一些其他事務,等十點鍾左右再回來奉國寺「上班」。他來這兒除了隨時關注和處理一些突發情況,還會細心觀察遊客屬於哪類人群。尤其是看到一些帶著專業相機、望遠鏡的遊客,他都會多問一句,結果一問一個準,曾經問出來了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家,還問出來了清華大學研究建築的教授。這些人都是慕名而來,欣賞和研究奉國寺佛像、壁畫、古建築結構。這些,正是郭廓想看到的。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當地對於奉國寺的保護和活化,確實動了大腦筋,在設計之初就把保護奉國寺作為核心點和目標,文物開發利用以保護為前提,選擇吸引高端研學客戶代替盲目開發各種項目。「作為政府部門,保護好奉國寺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如果能夠對其進行開發利用,使其繼續發揚光大,讓更多人關注它,固然好;如果不能,那最起碼要好好保護它,至少在我們這代人手裡,不能讓奉國寺再遭受嚴重破壞,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底線。」郭廓的這番話,道出了政府工作背後的文物保護理念。

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涉旅文保單位文物資源的轉化與發展,一直是各地積極探索的話題。既要堅持文物保護第一,又要實現文物的有效利用,無疑很考量地方政府的智慧。眼下,伴隨文物熱、文旅熱,很多文物古蹟都「熱」了起來,但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的腦袋卻並不能太「熱」,相反還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如何在加強保護管理的同時做好活化利用,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千年奉國,煌煌遼構,源遠流長。奉國寺大雄殿斑駁的古牆上,光影搖曳,向世人訴說著時光流逝和眾生浮沉。希望走過千年的奉國寺繼續在歷史長河中,巍峨如初,雄姿依然,在我們的守護下走進下一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