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羊毛黨」盯上「618」

「3.8一條鏈接,上車穩賺100。」在「羊毛黨」群內,不停有人售賣類似信息,這意味花費3.8元,就可以獲得100元的收益。

「羊毛黨」是活躍於各大電商平台,擅長髮現並利用平台促銷規則、漏洞或其他機制,通過合法或擦邊的手段,獲取各種優惠、返現、紅包等利益的群體。

在「618」到來之際,他們正不斷吸引新人加入,售賣「薅羊毛」的秘訣。

2024年的「618」是預售製全面取消後的首個電商大促,多個平台希望提升消費者體驗,實行強製運費險、滿減、延遲發貨賠付等規則,而「羊毛黨」也馬上發現其中的機會。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羊毛黨」試圖利用延遲發貨、缺貨賠付等機制獲取額外的賠付金,「擼保證金」「薅退貨運費險」外,他們也利用「僅退款」的規則「薅羊毛」。在羊毛黨「發車」的另一端,是那些不幸成為目標的商家。

今年「618」,電商平台、商家、「羊毛黨」和消費者之間,形成了一種複雜的博弈,這是電商平台生態多樣性和複雜性的一個縮影,也是對電商平台治理的一次考驗。

一羊毛黨「發車人」發在微信朋友圈的項目內容。社交平台截圖一羊毛黨「發車人」發在微信朋友圈的項目內容。社交平台截圖

「羊毛黨」的「進攻」

5月初,王小果成功「薅到100元」。

起初,她只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賺錢項目」,對方承諾保證回本。支付了學費後,她被拉進一個只有幾人的群聊中。對方隨後發來一個鏈接讓王小果下單,是一頂價值300多元的帽子。

這個群的群主便是「羊毛黨」中的「發車人」,負責指引「薅羊毛」。

拍下後,商家果真如「發車人」所說遲遲未發貨。五天后,按照「發車人」的指導,王小果向淘寶客服投訴「缺貨/未發貨」,並申請了退款。投訴成功後,她獲得100元賠付款。

王小果自稱「良心過意不去」「這樣來錢太容易了,不知道怎麼評判這個社會」,她將賺取的賠付款退給「發車人」,並要回了學費。隨後,「發車人」把她踢出了群聊。

近幾個月,這樣的「發車人」活躍於社交媒體,不斷吸納新的「羊毛黨」加入。

6月15日,新京報記者在多個社交平台上搜索「賠付項目」,發現有大量網民分享自己在淘寶、京東、拚多多等電商平台「不發貨賠付」「僅退款攻略」等教程

在評論區,常常出現「求帶」的評論,發帖者會要求「私我」。還有一些評論更為模糊,表示「出鏈接或者換」。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項目大多被包裝成「互聯網創業項目」,主要針對拚多多、京東和淘寶等各大電商平台。

只要向「發車人」支付28.8-188元不等的教程費即可「上車」。接著,對方會發來教程,利用延遲發貨、質疑售假、投訴商家態度問題等多種理由,便可以獲得電商平台商家不同金額的賠付。

也可以免費「上車」,但每單需要向「發車人」交納20%-50%不等的提成。如果沒有「安全下車」,即沒有拿到相應的賠償,「發車人」表示還會更換新的鏈接再次下單。

新京報記者以「感興趣」為由添加五位「發車人」。其中一位「發車人」主要做「死淘」,即那些長期疏於運營、活躍度不高的店舖,可能存在發貨不及時,在現有發貨不及時需要賠付的情況下,給了「羊毛黨」賺取賠付的機會。

「發車人」向記者表示支付「38.8元的車費包教會」,需要本金350元左右,後面買「死淘」鏈接就行,學會後還可以「帶新人」。當被問及是否有風險時,對方發來幾張成功賠付的截圖,賠付金額大多為百元左右,賠付原因為「缺貨/不發貨/拒絕發貨」。

在教程中,新京報記者看到,其中對購買金額、溝通話術、投訴理由及時間都有詳細的說明。而340元左右的訂單正好能達到最高賠付額。根據《淘寶物流時效管理規範》,訂單延遲發貨後的72小時內仍未發貨的視為缺貨,須向買家賠付該商品實際成交金額的30%,且賠付金額最高不超過100元,最低不少於5元。

教程提到,所有流程都需要注重細節。一般這些店舖鏈接都是承諾24小時或48小時發貨的,為了防止商家卡時間發貨,下單之後還需要問一下商家什麼時候發貨、能不能發貨、還有沒有貨之類的問題,如果商家承認缺貨、拒絕發貨、不發貨,可以直接向平台投訴。

教程強調,下單時間五天后聯繫人工客服,告訴對方自己已經「等了很久了」。如果此時平台推薦小金額的賠付,則需要對此表示不認可,比如回覆「3塊錢打發誰?」教程還提醒,如果這位客服不幫你處理,可以更換下一位。

當新京報記者問詢還有哪些項目時,一位「發車人」建議新手前期就做「死淘」賠付,「簡單無腦,教你一遍就懂了」,並表示「除了死淘還有很多項目可帶」。對於一個帳號能做幾次,有「發車人」表示3次,有的表示能做5-10次,具體要看帳號的評分。

在「羊毛黨」眼中,「死淘」鏈接是「發車」的入口,在社交平台,新京報記者還看到有人出售鏈接,單條鏈接在0.3-10元不等。在閑魚二手交易平台,還有人出售「死店採集」,即通過爬蟲技術採集長時間未登錄店舖的鏈接,表格中除了店舖ID、名字、地址鏈接、價格範圍,還有店舖保證金和最後交易時間。「店舖保證金」多少決定了這家店舖能夠被「薅幾次」。

另一位「發車人」的項目則更為「全面」,基礎項目有「淘寶車」「京東車」「得物車」等,還有「三無食品玩法」、美團極速賠付等。

在這位「發車人」的朋友圈,新京報記者看到一項「限時福利」:有過交易788元進入合夥人,有大一新生想要創業的憑2024年高考準考證立減200元,讓你大學期間每個月收入四位數以上,再也不用因為生活費不夠而煩惱。

在這條朋友圈的配圖中,新京報記者看到有「抖音三倍賠付」「小紅書賠三項目」等多個項目,以及多張賠付到賬的截圖。

藍藍店舖的部分訂單截圖,可以看到有相似地址的買家在幾天內拍下相同產品。 受訪者供圖藍藍店舖的部分訂單截圖,可以看到有相似地址的買家在幾天內拍下相同產品。 受訪者供圖

猝不及防的商家

在「羊毛黨」精心策劃併發起的「薅羊毛」行動的另一端,是那些不幸成為目標的商家。

淘寶店家藍藍開了一家手工黏土店舖和一家女裝店舖。由於女裝店舖的流量並不好,日常沒有訂單,她疏於打理,不經常關注店舖的情況。

5月底,藍藍發現自己的餘額寶自4月20日起,出現多筆賠付扣款,從3-100元不等,查詢後發現,這些款項是女裝店舖多筆訂單超時發貨的賠款,她馬上聯繫工廠為還沒有超時的訂單發貨。

但藍藍發現,在她發貨後,有幾位買家立刻申請了「僅退款」,還發消息告訴她「退一下」,她只能再聯繫快遞將包裹攔截,並為此支付了一筆運費。藍藍感覺這些人好像「不是真心要買東西」。

翻看已經賠付訂單的地址和商品後,藍藍懷疑自己遇見了惡意的「羊毛黨」。在藍藍提供的訂單截圖中,新京報記者看到有來自同一個地區的多個帳號在幾天內重覆下單相同的商品。

藍藍統計了一個月內的41筆訂單,她累計賠付1200多元,店舖原有的保證金扣完後,開始從她的支付寶扣款。而她聲稱,店舖內的衣服利潤遠遠沒有100元每件。

藍藍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自己的經歷後,吸引了眾多有相似經歷的商家。她建立了一個維權群,入群需要商家提供賠付訂單截圖,防止有「羊毛黨」進入。

新京報記者看到,有60多位淘寶商家在群中講述自己被延遲發貨扣款的經歷,最多的金額達5000元。其中一位商家已經兩年半沒有登錄店舖後台,也沒有及時下架商品,最近發現店舖里在同一天被下了49筆訂單,每個訂單都是兩件相同的商品。由於延遲發貨,店舖5000元的保證金如今只剩下97元。

還有商家表示,有「羊毛黨」會直接說明自己的目的「發什麼快遞,店舖能擼點嗎,不回覆就開幹了」。

一位商家向新京報記者解釋,這是「羊毛黨」的黑話,代表著這家店舖已經被盯上了。一旦商家被激怒,產生一些爭執,這些「羊毛黨」還可能向平台投訴「商家態度問題」,平台也會以此進行罰款,並賠付給買家。

更有商家直言,面對這樣的「羊毛黨」,「快遞攬收了,騙子會要求退款,你攔截貨物,損失來回運費。48小時內不發貨,騙子就投訴,罰保證金,橫豎都輸。」

也有商家表示,不發貨確實是自己的問題,但商家也應該有拒絕交易的權利。「這些被‘薅保證金’的案例這兩個月頻發,代表平台存在漏洞,先有試探性下單,再有批量卡賠付線下單,這是犯罪團夥慣用的套路。」

除了「薅賠付」,「僅退款不退貨」這種更直接的「薅羊毛」,也讓商家損失慘重。

黃鸝經營著一家女裝原創設計店舖,6月14日,黃鸝翻看近一個月的交易記錄,發現一共有10筆「僅退款」訂單,不僅商品沒有追回,還造成951元的直接損失。

黃鸝遇見第一筆僅退款訂單是今年2月,發生在買家簽收的20天后。訂單一共是3件衣服,對方以只收到一件為由要求退還其餘兩件的錢款。

黃鸝迅速核實了三件相同衣服的重量,並聯繫沿線快遞轉運點比對該包裹的重量,確認件數沒有異常,她拒絕了賣家的售後申請。

淘寶平台介入後,由於黃鸝無法提交發貨監控影片和物流公司蓋有紅章的證明,平台支持了買家僅退款的要求。

僅退款是拚多多在2021年就已經實行的規則。抖音在2023年9月宣佈僅退款規則,淘寶和京東隨後也加入僅退款的隊伍。

這一機制最初是為了治理平台商品質量參差不齊,乃至貨不對板、假貨等嚴重質量問題,本意是保護消費者、維護平台生態。

但有商家稱,在商家和買家的溝通中,平台會突然介入為買家提供僅退款選項。

黎夢的丈夫家祖傳三代做手工皮鞋,她負責商品在拚多多平台的銷售。她表示,如果買家在溝通中表達出對商品質量問題的疑問,平台就會在買家的聊天框中彈出一則通知,詢問買家「可以幫您全額退款,商品您自行處理,您看可以嗎?」

平台自動介入後,商家會處於禁言狀態,沒辦法繼續跟客戶解釋。此時如果買家選擇同意,僅退款的申請會直接通過。由於隱私保護,商家無法和買家繼續聯繫,很難再追回商品減小損失。黎夢直言,「平台就是在邀請或者誘導顧客點擊僅退款。」

而發貨後的僅退款,則更難處理。黃鸝提到,這種情況下平台一般會「秒退款」。她則需要向快遞公司攔截快遞,但這並不總會成功。她還遇見過有買家僅退款後,依舊取走了包裹。對方不回消息不接電話,她只能請求快遞員上門,要求買家退還商品,才挽回貨物損失。

另外,退貨運費險也是被「薅羊毛」的重災區。新京報記者還在社交平台上搜到不少薅運費險羊毛賺錢的攻略,即商品簽收後直接退貨退款,並選擇用戶自行寄回。由於運費險賠付金額由平台和保險公司測算,買家往往能找到比運費險賠付金額更低的快遞方式,從而實現賺取差價。

這個費用也被變相轉移到賣家身上。電商平台大促時要求商家「強製運費險」,商家需要承擔運費險以及來往的快遞費用。黃鸝算過,她店舖每單運費險是4.7元、快遞1公斤內是3.5元,加上包裝和人工,一單的發貨成本在10元左右。黎夢也提到,除此以外,損失的還有推廣費以及技術服務費等其他成本。

在閑魚平台上,有用戶在出售「死淘」鏈接。 網絡截圖在閑魚平台上,有用戶在出售「死淘」鏈接。 網絡截圖

平台規則的兩端

2024年的「618」是預售製全面取消後的首個電商大促,多個平台強調「回歸用戶」,推出「僅退款」「跨店滿減」「強製運費險」等試圖提高用戶體驗的促銷手段和規則。

此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指出,電商平台預售模式亟須規範,存在「尾款」漲價不誠信、預售商品不價保、承諾贈品不兌現、承諾時間不發貨、「最低價」宣傳不屬實的問題。

自「網購」出現伊始,平台通過不斷完善各種規則來約束商家的行為。以「僅退款」為例,2023年末,淘寶公示了關於變更其平台爭議處理規則的提案,其中新增了淘寶基於平台自身大數據能力,識別多維度結合,對於買家發起符合相關情形的售後,做出快速退款或退貨退款的規定。「僅退款」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消費者權益。

2024年2月,淘天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回歸用戶是我們的戰略核心。我們將在用戶核心體驗上加大投資,提高客戶的購物體驗。」

幾乎在淘寶更新規則同時,京東也宣佈了「僅退款」新規,「無法確定爭議責任歸屬的,京東有權按交易習慣處理或支持消費者僅退款、退貨退款訴求。」

這些規則都被視為「擁抱消費者」。一位網購者告訴新京報記者,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些規則增加了購物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為權益提供了額外的保護。

一些消費者認為退貨往往是因為收到的商品與描述不符,比如貨不對板、以次充好等質量問題。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商品本身存在問題,消費者通常不會耗費精力和時間退換貨。

一位抖音電商博主持相反觀點,他表示,平台有規則是對的,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如果說規定都只是圍繞消費者,哪怕是申訴、仲裁也不考慮實質性的證據,直接判消費者贏,那這樣的平台是不夠人性化的。

該電商博主以「僅退款」服務為例,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這個服務就是在無底線地縱容消費者,損害平台商家的權益,平台只顧自己賺了錢、贏得了口碑,卻絲毫不管商家是不是受了委屈。因為這個服務是沒有任何條件限制的,即使是你已經賣出去三個月的衣服,消費者還是能通過該選項把錢要回來,如果你不退錢,消費者便向平台申請仲裁,平台大多數時候還是偏向消費者的。

6月上旬,藍藍以收貨地址不詳、收貨人電話為虛擬號碼等原因,多次向平台申訴「買家存在惡意下單」。平台隨後的回覆是「關於反饋訂單產生延遲發貨賠付的申訴問題,目前並未核實到該筆訂單的惡意性(涉及訂單惡意行為投訴未成立或惡意行為成立時間晚於違約投訴判責時間),故賠付給消費者的錢款不支持返還」。

6月1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向淘寶平台客服諮詢,「訂單惡意行為的標準是什麼?」客服表示將由負責審核的工作人員判定。

大約半小時後,新京報記者的手機收到反饋短信,稱「未核實到消費者帳號及訂單出現異常」,同時還提醒「如商品無貨或不常經營店舖,請您及時自檢自查下架商品,請您知曉」。

有商家在維權群中發佈電商平台後台收到的「羊毛黨」的消息。 社交平台截圖有商家在維權群中發佈電商平台後台收到的「羊毛黨」的消息。 社交平台截圖

兼顧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

6月9日,淘寶店家藍藍在杭州互聯網法院直接起訴了淘寶,要求平台賠償多筆訂單的罰款共計1271.47元。6月12日,她收到法院的調解短信,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調解結果。在藍藍的維權群中,也有不少商家準備維權。

「羊毛黨」利用各類網購平台漏洞騙取金錢,已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

據龍泉公安6月5日發佈的消息,2月27日,龍泉市公安局接到了市民陳某某報案,其經營的網店被人利用賠付漏洞實施了詐騙,半天時間損失高達10餘萬元。

警方偵查發現,犯罪團夥在購物平台篩選出有客服回覆不及時、偏遠地區和極端天氣不發貨等特徵的店舖,用以快遞無法到達的偏遠收貨地址在店舖購買大額訂單的商品,再以賣家無法發貨為由,向平台發起投訴騙取賠付金,最後使用賠付金購買手機等實物轉賣變現。

5月20日,專案組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涉案手機20餘部,涉案帳號230餘個。經調查,截至被抓獲,該團夥已累計作案100餘起,涉案金額20餘萬元。

陝西恒達律師事務所趙良善律師認為,「羊毛黨」利用網絡交易平台交易規則鑽空子,專門購買常年不經營網店的商品,故意造成網店未按時發貨的違約行為,從而獲取賠付,這屬於典型的惡意索賠。

「薅羊毛」輕則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關於經營者和消費者都應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一般按照《民法典》關於無效民事行為和不當得利的規定處理。重則涉嫌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為目的,隱瞞真相獲取數額較大財物的行為,情節嚴重的,則觸犯刑法,或涉嫌詐騙罪。

萬商天勤(上海)律師事務所周金菁律師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僅退款不退貨」的情況,在與商家協商一致且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可以成立。如果超出以上範圍,消費者「僅退款不退貨」的行為可能構成不當得利,違反了《民法典》等有關法律規定,屬於違約行為,商家有權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要求消費者及時退還貨物,或者要求買方承擔與退還貨物的價款等同的損失賠償責任。

趙良善指出,「羊毛黨」能夠輕而易舉地利用平台規則,做著無底線的賠付項目,這也凸顯了平台監管存在缺失。平台能夠清楚辨別出「死店」,也能夠辨別出「羊毛黨」不正常的瘋狂下單,如果平台對此未採取必要措施,那麼平台需承擔監管不力的法律責任,給商家造成損失的,平台亦需承擔一部分過錯責任。

6月18日,針對電商平台上的「薅羊毛」現象,新京報記者聯繫了多家平台客服。

淘寶客服表示,糾紛發生時要看買賣雙方的舉證處理,而平台對舉證是有嚴格的規定和處理方向的,一切以平台核實憑證為準。但平台方一定會在核實後公正客觀處理,不會隨意判定。

京東客服也表示,如果客戶申請「僅退款」,後台會有協商關閉按鈕、售後退貨退款按鈕以及申訴按鈕,平台不會直接給客戶辦理僅退款。既然商家選擇到京東平台開店,那麼平台就一定會為商家提供對應的保障。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也強調了平台的責任。平台需要不斷完善交易規則和相關制度,從源頭上堵住可能被濫用的漏洞,確保規則的公平性,兼顧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

他認為,平台需要把經營權還給商家,不應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強製商家接受不公平的條件,而應提供一個公平、透明的交易環境,促進健康、有序的電商生態發展。

(王小果、藍藍、黃鸝、黎夢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李聰 實習生 嚴夢雨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