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防汛工作途中水利部部長召開電話會議,提出新要求

新京報記者從水利部獲悉,6月18日晚,在檢查珠江流域西江防汛工作途中,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以電話會議形式主持召開部黨組會,分析研判當前洪旱形勢,對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全面實行「週會商+場次洪水會商」機制

在電話會議中,李國英強調,要以實際行動扛牢水旱災害防禦天職,水利系統特別是水旱災害防禦相關單位、部門、崗位要全面進入主汛期工作狀態,啟動主汛期工作機制,勇擔當、善作為,把「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轉化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

要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擊」目標,根據流域特點和洪水發生規律有針對性地完善各流域防禦方案,逐流域精準調度防洪工程體系,確保大江大河安瀾。堅持預防為主,賽前分析、及時、精準做好汛情旱情監測預報預警,加快推進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建設,實現延長洪水預見期與提高洪水預報精準度的有效統一。在建立健全水旱災害防禦會商機制方面,李國英明確提出,全面實行「週會商+場次洪水會商」,場次洪水實行每日滾動會商。

李國英要求,所有具備防汛能力、擔負防汛任務的水工程要全面進入防汛狀態,精準掌握每一座水庫、每一條河道、每一段堤防、每一個蓄滯洪區情況,深入排查整治風險隱患,科學製定調度運用方案,預置搶險物料、隊伍、設備,做好隨時投入運用的充分準備。強化山洪災害預報預警,完善「叫應」機制,進一步落實網格責任,明確「誰組織、轉移誰、何時轉、轉何處、不擅返」等關鍵環節的責任人和措施。

在調度指揮方面,李國英強調,建立健全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體系,抓緊建構單元最小、全面覆蓋、嚴密有效的責任落實體系,科學專業、支撐有力、反應迅速的決策支持體系,權威統一、運轉高效、分級負責的調度指揮體系,加快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和水平。

李國英還對抗旱工作提出要求,錨定「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確保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區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目標,精細調度水庫、泵站、水閘等水利工程,動態摸排、準確掌握城鄉供水和灌區用水需求,全力做好抗旱保灌保供水工作。

入汛以來珠江流域已出現9次編號洪水,為1998年以來最多

據水利部最新通報,6月16日至18日,西江上中遊出現強降雨過程,受其影響,西江幹流水位止落回漲。18日21時25分,西江中遊幹流武宣水文站(廣西來賓)流量漲至25000立方米每秒,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西江2024年第2號洪水」。

6月17日,珠江上遊融江廣西柳州市融安縣城段迎來入汛以來的首個洪峰。圖/IC photo

至此,今年入汛以來,珠江流域已出現9次編號洪水,數量超過2022年,為1998年有編號洪水統計以來最多的一年,且流域內四大主要江河繼2006年後再次全部出現編號洪水。其中,西江2次、北江2次、東江1次、韓江4次。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4月7日,北江、韓江出現第1號洪水,為1998年以來年度發生最早的編號洪水。4月20日,北江發生第2號洪水,為1998年以來年度發生最早的特大洪水。韓江已發生4次編號洪水,數量為其歷史最多。

目前,水利部有3個工作組正在防汛一線協助指導。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廣西水利廳均維持洪水防禦Ⅲ級應急響應,全力做好西江洪水防禦工作。

在6月1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陳敏介紹,據預測,今年6月至8月汛期水旱災害形勢不容樂觀,暴雨洪水等極端事件可能多發、頻發、重發,防禦形勢依然嚴峻。

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編輯 陳靜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