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新品種豫農905通過國家審定

新京報訊 據「河南農業大學」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河南農業大學殷貴鴻教授小麥科技創新團隊培育的小麥新品種豫農905通過國家審定。

該品種是綜合運用常規定量育種、雙單倍體育種(DH)、分子標記輔助育種(MAS)、抗病性接種和抗逆性鑒定、就地一年4次加代技術、品質平行測定篩選等先進技術,從育成到審定僅用了6年時間,較常規育種技術選育的小麥新品種縮短了7到8年,有效解決了小麥常規育種週期長、效率低的行業難題。

豫農905的主要優點一是高產、穩產。產量三要素協調(平均畝穗數40萬-43萬,穗粒數37-39粒,千粒重45-47克),豐產性突出,高產田產量水平650-850公斤/畝。5年參加國家統一新品系比較、區域和生產試驗等五組試驗108點次彙總,平均畝產581.8公斤,較對照品種周麥18和周麥36分別平均增產4.0%、3.19%,均達極顯著水平。

二是多抗、廣適。半冬性,冬季抗寒性好,耐春季低溫能力較好。株高76釐米,抗倒性較好。慢條鏽病,中抗黃花葉病,中感紋枯病。根系活力強,耐旱性較好,抗乾熱風,耐後期高溫,落黃好。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鹹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三是優質中強筋。白粒,角質,粒飽、粒勻,黑胚率低,容重高,出粉率高,攜帶Ppo-A1b和Ppo-D1a兩個低活性多酚氧化酶基因,面白,食品白,屬非1B/1R易位系,攜帶優質高分子量麥穀蛋白亞基1、78、510。2022年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抽取豫農905國家黃淮南片區試豫、皖、蘇、陝4個省多點混合樣品質測定:容重823克/升,蛋白質14.4%,濕麵筋29.7%,吸水率57.5%,穩定時間18.4分鐘,拉伸面積105平方釐米,最大拉伸阻力542E.U,達到國家優質中強筋小麥標準(GB/T 17320-2013),適合加工優質麵包、優質麵條、餃子粉、方便麵等食品或者配粉。

豫農905解決了優質品種不高產、不抗倒和不抗病的矛盾,參加國家統一試驗期間表現突出,特別是在2024年遭遇大風、乾熱風的脅迫下表現優異,在2024年第七屆黃淮麥區小麥新品種地展博覽會上入選專家推薦品種名單,在2023年12月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保護(CNA20221000010),推廣前景十分廣闊,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進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編輯 張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