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能和我的中國朋友一起奮鬥」(僑界關注)

格連堡綠色建設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德國專家約翰(左一)介紹節能材料。本文照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浙江伊比利公司來自西班牙的技術專家瑪吉(左)和僑商季劍欣查看薩拉米。浙江伊比利公司來自西班牙的技術專家瑪吉(左)和僑商季劍欣查看薩拉米。

近年來,各地僑務部門出台一系列鼓勵僑商回國創業舉措,吸引了一大批僑商回到中國。僑胞回國後,不僅帶來了資金,還引進了海外人才。本報採訪了幾位外國專家,聽他們講述在中國工作與生活的故事。

俄羅斯專家克洛索夫:

「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

「我們的第一代輻射解調儀有電腦主機那麼大,隨著技術改進,越做越精巧,最新一代產品已經小了一大圈。」近日,在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內錦熹(秦皇島)科技有限公司的辦公室里,技術顧問、來自俄羅斯的專家克洛索夫拿著一個手掌大小的儀器介紹。

這家公司主要研發、生產高端激光傳感器和激光環保設備,產品特點是在傳統的光纖分佈式傳感基礎上,能夠耐得住極端工況。作為重要零部件的輻射解調儀,其大小主要取決於傳感芯片。如何在把產品做小的同時提升品質?克洛索夫和同事們想了很多辦法。

談起和中國同事的合作,克洛索夫用「開心」來表達。他在工作上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如果某個細節不夠完美準確,會要求反復實驗,直至達到預期效果,才能繼續下一步。他說:「不管我如何反復進行實驗,中國同事都會欣然配合,因為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把細節做到極致。」

在研製一個傳感器項目的過程中,因為光源的特殊性,中國市場缺乏這種設備,從國外進口又來不及。在大家一籌莫展時,克洛索夫和同事搭建了一個特殊光源,很快把問題解決了,大家歡呼雀躍。

為幫助公司科研攻關,克洛索夫還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建議公司以項目為抓手,有項目便組隊、項目結束就解散,這對一個初創公司來說非常有用。下一步,他計劃協助公司將高端激光傳感器硬件在中國完成本土化生產,實現市場批量供給。

「克洛索夫在技術、材料、封裝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我們的產品孵化速度非常快。」錦熹(秦皇島)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新僑陳月娥說,與克洛索夫的結識是在一次業務交流中。雙方通過技術合作,提升了公司效益、結下了深厚友誼。

從去年5月來到河北秦皇島,克洛索夫便深深愛上了這座濱海小城,公司不僅給他提供了海景房和車輛,還委派從俄羅斯留學歸國的同事崔銳軒擔任科研和生活助理。崔銳軒說,克洛索夫對在中國的生活十分適應,工作之餘,他們一起爬老龍頭長城、逛海灘……

在助理的幫助下,克洛索夫學會了幾句中文,比如:「你好」「這個多少錢?」「一個」「兩個」「謝謝」「再見」……這幾個詞彙已經讓他可以順暢地進入菜市場購物。克洛索夫還常在週末下廚,請助理和朋友小聚。有時他還和中國同事一起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很開心能和我的中國朋友一起奮鬥。」他說。

西班牙專家瑪吉:

「這是一個很優秀的工作團隊」

「這是一個很優秀的工作團隊,大家都熱愛薩拉米行業。我與同事的合作十分愉快,他們對我提出的建議非常認同,與他們的相處如同親人一般。」浙江伊比利公司來自西班牙的技術專家瑪吉說。

薩拉米是歐洲尤其是南歐民眾喜愛食用的一種醃製肉腸,生產程序包括灌腸、發酵、風乾等。作為有著40多年發酵技術工作經驗的專家,瑪吉曾被數十個國家的發酵製品公司邀請擔任技術指導。他與中國的緣分,源於季劍欣等幾位西班牙僑商的邀請。

季劍欣等人在歐洲打拚多年,一直有將一些美食引進到中國生產的想法。他發現,歐洲一些美食在中國擁有大量的消費群體,但進口費用高、在國內售價高,很難滿足普通大眾的需求。

作為浙江省青田縣的一名僑商,季劍欣積極響應青田縣政府提出的「青商回歸工程」和「歐洲食品、歐洲工藝、青田製造」倡議,將歐洲傳統美食「薩拉米」「哈蒙」等引進到青田生產。

2022年,季劍欣和朋友成立浙江伊比利食品有限公司,邀請專業團隊設計薩拉米的淨化生產車間,並從德國、奧地利等國引進先進的肉製品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

有了新設備,還需要懂行的專家才行。季劍欣想到,可以邀請西班牙專家瑪吉進行協助。數年前,他和瑪吉在西班牙一次發酵肉製品討論會上相識。因為擁有對美食的共同愛好,兩人一見如故。

來到中國後,瑪吉對伊比利食品有限公司的薩拉米生產線進行了優化,採用先進的低溫發酵工藝,在保持肉製品風味的同時保證產品營養。他還指導研發發酵肉製品的新產品,在生產中給員工介紹歐洲發酵肉製品工廠的生產工藝和流程,助力伊比利公司生產出與歐洲工廠相媲美的產品。

瑪吉十分喜歡在青田生活。在季劍欣和中國同事的邀請下,瑪吉品嚐了青田很多美味小吃、欣賞了當地的美麗風景。這一切都讓他讚不絕口。青田居民也讓他倍感親切。在青田的咖啡店中,他常常會遇到一些生活在歐洲的華僑華人,他們會用瑪吉熟悉的家鄉話同他交流,讓他感到自己不是「身處異鄉」,而是「身在歐洲」。

在談到薩拉米在中國的發展潛力時,瑪吉認為,薩拉米作為類似雞胸肉的低熱量健康食品,在中國有著巨大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好。「中國的生產設備十分先進、生產場所標準化程度高,我會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中國朋友完善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他說。

德國專家約翰:

「助力中國綠色發展」

「我很高興能參與研發格連堡的超低能耗免拆模體系,很多專家都來我們公司考察。」前些天,在格連堡綠色建設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山東濟南的工廠里,該公司總工程師、德國專家約翰自豪地向前來考察的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榮譽顧問葉耀先等專家介紹產品。專家們考察後認為,約翰所在公司研發的產品體系,其核心技術保證了保溫、模板和結構的整合,有利於促進現澆混凝土建築技術發展。

約翰所在的格連堡公司是一家從事「被動式建築」推廣的企業。1988年,「被動式建築」概念被德國和瑞典的兩位教授提出。所謂「被動」,主要是從采暖這個角度來說,即整個房屋不需要人類主動地消耗燃料供暖,而是依靠房屋內的人體、電器的自然發熱,這要求房屋具備極強的保溫性。

「為了保證溫度,不僅房屋外牆要採用保溫材料,門窗和玻璃也需要具備極高的氣密性,通俗地說,就是不能漏風。」格連堡綠色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麗,曾與約翰共同從事節能推廣工作。作為一名美籍華人,趙麗和團隊選擇在祖籍國投資,2019年在山東濟南成立該公司。

2020年初,該公司從歐洲進口設備,並邀請外國專家來華進行了安裝、調試和試運行。在瞭解到趙麗團隊缺乏有經驗的外國專家後,約翰欣然加入。他說:「節能事業非常重要。我深知其對於地球的益處。」為了使進口設備適用於中國的建築標準,他還重新製作了相關模具。

約翰說:「‘被動式建築’有助於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願意運用自己在節能方面的經驗和技術,助力中國綠色發展。」(彭訓文 史自強 潘樂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6月19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