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顆點亮的國產DPU已升級至第三代 將支持新型算力基礎設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羅亦丹)6月19日,孵化於中科院計算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科馭數發佈了第三代DPU芯片K2-Pro,這也是繼2022年底,中科馭數第二代DPU芯片K2成為首顆成功點亮的國產DPU芯片後,又一次新的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對此表示,大數據、算法和算力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三駕馬車」。而DPU芯片被稱為是數據中心繼CPU、GPU之後的第三顆主力芯片,它作為數據處理器,承擔著數據的網絡傳輸、存儲、計算、安全等任務,是重要的新型算力基礎設施。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發言 官方供圖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發言 官方供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孫凝暉介紹,隨著數據中心處理數據複雜度的提高,DPU應運而生,「DPU是一個新興事物,以前我們的數據中心裡面是沒有這個芯片類型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量的數據湧入到數據中心內被雲計算處理,所以才有了DPU對數據進出數據中心進行加速處理。」

中科馭數CEO鄢貴海表示,中科馭數第三代DPU芯片K2-Pro DPU芯片是專為破解大規模數據中心性能瓶頸而生的高效能數據處理芯片,包處理速率翻倍至80Mpps,最高支持200G網絡帶寬,具備高度可編程性,確保了系統的靈活擴展性,為數據中心的業務增長和算力擴容提供堅實基礎。在處理複雜任務時,K2-Pro相比上一代芯片能耗降低30%。作為一款純國產的高性能解決方案,K2-Pro適用於雲計算、智能計算及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可助力數據中心應對日益增長的規模和性能需求。

在GPU領域,英偉達之所以能夠「一騎絕塵」,是因為其很早就設計出了CUDA架構。而此次升級,K2-Pro DPU芯片採用了自主研發的KPU(Kernel Processing Unit)架構,該架構以定製化的功能核作為基本單元,直接對上層應用中計算密集型任務進行抽像,集網絡、存儲、安全及計算等多業務卸載功能於一體,這也是該芯片升級的「秘訣」之一。

第三代DPU芯片K2-Pro 官方供圖第三代DPU芯片K2-Pro 官方供圖

在鄭緯民看來,DPU芯片作為重要算力基礎設施,在實現自主可控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國外廠商英偉達、英特爾、AMD都有推出相應的DPU產品。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國產DPU要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充分利用資源和技術優勢,緊密圍繞產業創新能力和產業鏈完整新發展,深入推進核心技術突破,打造核心技術製高點。在DPU這一領域我們也要打破國外芯片巨頭的壟斷,助力算力領域的安全自主可控。」

事實上,在目前火熱的AIGC應用方面,AI大模型的訓練往往同時使用數千或數萬個GPU芯片,整個服務器集群規模達到10萬+,此時DPU可以支持超大規模組網算力互連,並可支持100G+的超高帶寬,是AI產業發展的「加速器」。

「DPU產業已經成為國內外競爭的新焦點,在未來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等高帶寬、低時延、高吞吐的應用場景都將發揮重要作用,為東數西算、算力網絡等重要新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核心組件。」鄭緯民說。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