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又熱銷!三天賣了800萬!這次,竟是……

布洛芬,你可能很熟悉,那「電子布洛芬」你聽過嗎?

它並非藥房出售的瓶裝膠囊,彷彿是藏匿於指尖的數字魔法,通過影片平台、社交媒體等數字媒介,為疲憊的心靈帶來即刻的安慰,成為當下年青人應對情緒困擾和精神壓力的流行療法。

「電子布洛芬」真的能緩解年青人的情緒壓力嗎?是否會催生新的心理依賴?

年青人的情緒解壓「新寵」

在如今年青人的生活中,治癒系文化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電子布洛芬」就是這些角色中的「佼佼者」。

有關「電子布洛芬」的一種流行解釋就是:形容每當自己的情緒壓抑時,就會拿出來翻看的或「沙雕」或治癒的劇綜片段,就像布洛芬可以緩解身體疼痛,它可以有效緩解心理疼痛。

近日,某熱門動漫IP的聯名產品在短短三天內銷售800萬元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網民熱議,有些消費者甚至不惜線下排隊等待數小時,只為買到一個限量款公仔。原因就是,這款動漫IP的片段被當作表情包在網上廣泛傳播,被很多年青人用來治癒自己,成為一款網紅「電子布洛芬」。

「一開始只是被這個動漫IP表情包的可愛所吸引,在網上跟朋友聊天時會頻繁使用,覺得很治癒。」6月18日,長沙女子玲玲向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透露,經過深入瞭解後,她發現這個動漫IP背後不僅有接近現實、充滿趣味的故事,而且有豐富的周邊產品。

「動漫里的故事情節讓我深陷其中,我逐漸從中找到了一種情感寄託,生活中感受到的一些情緒壓力都在刷動漫片段、使用表情包的過程中得到緩解,因此忍不住想購買線下週邊產品」。

玲玲的故事並非個例。6月18日,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發現,關於該動漫IP的分享筆記數量高達175萬篇,話題瀏覽量超過了11億次。

有網民說,「不停地刷它就是為了自己的快樂買單」;也有人「格外上頭」,從手機壁紙到鈴聲,都是這個動漫IP的元素。

五彩斑斕的「電子布洛芬」世界

實際上,「電子布洛芬」已經從最開始的劇綜片段,開始蔓延到其它領域,有些甚至從線上走到線下。

除了治癒系的動漫、幽默的綜藝節目、萌態可掬的IP角色之外,互動式的APP遊戲、有聲書,甚至充滿創意的電腦桌面壁紙等,都可以成為年青人緩解心理壓力的「電子布洛芬」。

近日,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互動式遊戲《動物之森》創造了一個烏托邦,讓玩家在模擬生活中找到樂趣與寧靜;ASMR影片以其獨特的聽覺觸感幫助用戶放鬆心情;創意十足的桌面壁紙,如「禁止蕉綠」等,也以一種幽默而寓意深刻的方式,成為了辦公室文化中減壓的新符號。

因為「蕉綠」與「焦慮」同音,不少年青人還紛紛買來水培香蕉擺放在自己的工位上,等待它由綠變黃成熟後吃掉,取其「禁止焦慮」的含義。

「雖然是跟風購買的,但是等待香蕉由綠變黃的過程也很有意思。」長沙女孩李星(化名)向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分享說,「既有等待成熟時的‘蕉綠’,也有收穫成熟果實時的喜悅,情緒價值拉滿了。」

「它就像生活的調味劑,疲憊的時候,看到它就莫名地放鬆。」這是一名年輕職場人對「電子布洛芬」的描述,也被很多年輕網民認同。

尋找情緒健康的真正出口

「電子布洛芬」真的能很好地應對年青人的情緒困擾和精神壓力嗎?

「‘電子布洛芬’能在年青人中引起共鳴,確實可以讓他們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得到治癒。」

6月18日,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教授淩宇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當今年青人面臨快速變化的世界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不但以往穩定的生存環境已經改變,而且傳統教育很多時候並未教授年青人如何有效應對這類挑戰。

而這些數字文化產品通過打造深入人心的情感連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年青人緩解壓力、尋找自我價值,並填補因缺乏實際社交而在情感層面產生的空缺。

在「電子布洛芬」熱潮的背後,不僅是年青人對心理健康的追求,更是對現代生活壓力的無聲抗議。

在淩宇看來,當前教育的「內卷」化比較嚴重,尤其是對分數的過度追求,不僅壓縮了青少年探索自我、發展情感和社交技能的空間,還可能誘發心理健康問題,比如「空心病」——一種由於長期目標缺失、情感疏離而產生的心理狀態。

因此,在追求工作成就的同時,家長和教育者應關注青少年的情感發展,引導他們建立與現實世界的緊密聯繫,避免過度依賴虛擬世界解決問題。

attention

「我們應倡導一種注重自然教育的方式,鼓勵孩子們更多地參與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和增加與他人的真實互動時間。這樣做不僅能讓他們從中獲得歸屬感,滿足最基本的歸屬需求,還能培養他們面對現實生活困難的能力,而非僅依賴網絡尋求解決方案或寄託於虛擬對象。」

淩宇認為,家長和教育者應認識到青少年的情感需求,並儘可能減輕學習「內卷」帶給孩子的壓力,賦予他們更多自由時間和空間,促使他們在真實的生活中建立起豐富的情感聯繫和應對能力。對職場年青人來說,也應該多出去走走。

來源: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