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擴展南海大陸架,菲律賓又在鬧哪出?

來源:直新聞

菲律賓申請擴展南海大陸架 中方回應

菲律賓近來頻繁製造事端,升溫南海局勢。自費迪南·馬高斯上台以來,菲律賓在仁愛礁、黃岩島、鐵線礁、仙賓礁等地不斷挑起爭端,並引發連串衝突。6月15日,菲律賓又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遞交南海外大陸架劃界案,企圖借助《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確認其在該區域的開發專屬權利。

針對菲方近期舉動,在1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在回答深圳衛視直新聞提問時明確指出,這是侵犯中國主權權利和管轄權的行為。

林劍表示,中菲在南海存在領土問題和海洋劃界爭議,菲律賓單方面提交涉南海外大陸架劃界案,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違反了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違背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有關規定。

林劍指出,「根據大陸架界限委員會議事規則,菲方提交的劃界案,如涉及爭議海域,委員會不會審議和認定」。

菲申請擴南海大陸架:蓄謀已久但難以得逞

菲政府在南海外大陸架劃界案中提到的所謂「西菲律賓海」,其實是菲律賓妄自對其西側海域的200海里所謂「專屬經濟區」的擅自命名。菲律賓政府宣稱,這項劃界案是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權利,來確定其大陸架的外圍界限,包括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最長達350海里。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安全與外交研究室主任張潔對直新聞表示,此次大陸架劃界案基於菲律賓巴拉望島向西延伸,涉及與中國南沙部分島礁的主權爭議,也涉及中菲有關海洋權利主張的重疊。如果沿海國提交的劃界案涉及與其他國家的主權或海洋權利爭議,委員會將不審議或推遲審議有關劃界案,即「有爭議不審議」規則。因此,在存在爭議的情況下,按照聯合國議事規則,相關的申請極大概率不會被審議或將被擱置。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對直新聞表示,菲律賓此次行動的主要目的,是企圖以此坐實非法的「南海仲裁裁決」;同時誘導國際輿論對中國在南海的政策、立場以及主張,進行攻擊和抹黑。

中國南海中國南海

所謂「南海仲裁裁決」不可能解決南海爭端

直新聞注意到,實際上,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開發經營和管轄南海諸島的國家。20世紀70年代以前,南海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從未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提出過異議,也不存在所謂的「南海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後,菲律賓以黃岩島在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為由,對在該海域正常作業的中國漁民進行驅趕和抓扣,從而引發一系列爭議。

21世紀以來,南海問題更多地關聯到了國際法因素,法理鬥爭成為南海爭端的主要形式。

2007年,菲律賓國會開始審議修訂領海基線的法案。到2009年3月10日,菲律賓總統阿洛尤簽署了「領海基線法」,將中國的黃岩島和所謂的「卡拿延群島」劃歸菲律賓「主權」下,並正式實施島嶼制度。所謂「卡拿延群島」是菲律賓對於自己非法侵佔的中國固有領土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單方面稱呼。2011年,菲律賓三描禮士省政府非法將黃岩島納入辟洛直鎮的行政管轄範圍。2012年4月18日,菲律賓外交部發表了所謂「菲律賓對黃岩島及其附近海域的立場」,認為菲律賓對黃岩島擁有主權是源自「菲律賓自獨立以來就對黃岩島實施了有效佔領和有效管轄」。到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正式向聯合國海洋法法庭提請針對中國的「仲裁」。

儘管所謂「南海仲裁裁決」就是菲律賓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但菲方卻妄圖以此作為「依據」來解決中菲南海爭端。中國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賈宇在其《南海問題的國際法理》一文中強調,「南海仲裁案是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中國始終未參與,並堅決拒絕接受任何裁決結果。中國通過官方和民間多種渠道闡明自身的國際法立場,表明對裁決結果的不接受。因此,該「裁決」並未解決中菲之間的爭端,更不可能解決其他南海爭端。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安全與外交研究室主任張潔表示,在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鼓勵和支持下,菲律賓的行動不僅加劇了地區的緊張關係,也推動了其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激進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同樣認為,菲律賓的最新舉動是在美西方的唆使下精心策劃的挑釁行動。這不僅是一場新的國際政治鬧劇,而且其背後的多重目的和考量複雜多變。他指出,菲律賓企圖通過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程序來非法確立其在南海部分區域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權利。此外,菲律賓希望通過擴展其大陸架的界限,來開發該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和漁業資源。

菲總統馬高斯菲總統馬高斯

本質是一場國際鬧劇

至於所謂「南海仲裁案」的非法裁決是否會被引用,項昊宇認為,雖然菲方有意訴諸國際法,但其圖謀不太可能輕易得逞。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堅決不接受、不參與「南海仲裁案」,也不承認相關裁決。中國將繼續保持在南海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反對任何單方面提起的「仲裁」。

他表示,國際社會已經充分意識到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和法律化的潛在危害和後果。因此,菲律賓的行動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破壞國際海洋法的權威,並將引發一場持久的國際法律鬥爭和政治博弈。另外,菲律賓的非法主張和訴求也不太可能輕易實現,最終可能還是以一場國際鬧劇告終。

作者丨田鑫,深圳衛視直新聞駐京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