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ESG體系 柳學信:未來5年需ESG人才227萬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白華兵)隨著5月底財政部《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徵求意見稿)》的公佈,業界對於能夠準確反映企業全面發展的中國ESG話語體系的建設給予了新的期待。

ESG崗位能力證書認證考試項目啟動。受訪者供圖ESG崗位能力證書認證考試項目啟動。受訪者供圖

如何精準把握中國正在搭建的ESG披露準則,如何在堅持國際可比性的同時體現中國特色?6月19日,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培訓中心聯合組織的「塑造ESG領軍人才、共創可持續發展新徵程暨ESG崗位能力認證考試項目發佈會」在北京舉辦。為培養具備ESG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提高企業和組織的ESG管理水平,雙方共同啟動了ESG崗位能力證書認證考試項目。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院長柳學信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隨著全球ESG的發展,一方面需要建立我國ESG評價體系,發現在國際體系中企業未被有效發現的價值要素,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養,提高我們自身的ESG管理水平,從而推動全國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推動ESG發展,對於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乃至對於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發展ESG,在國際上是大勢所趨,對我國而言也是勢在必行。同時,趙艾對宏觀經濟形勢及走勢發表自己的看法,分享了宏觀經濟運行各項主要指標及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影響宏觀經濟的重要會議及重大政策,並對全年宏觀經濟走勢進行展望。

柳學信在演講中表示,ESG是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陣地,也是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大力發展ESG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他對我國ESG人才需求與供給做出分析,並預測未來5年我國共需要ESG人才227萬人。同時,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ESG人才培養計劃做了簡要介紹。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