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院發佈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報告,5年受理環資案件8174件

新京報訊(記者左琳)近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佈江蘇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報告。報告提到,自2019年7月江蘇法院創建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以來,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8174件(不含土地、拆遷類行政案件),其中,刑事案件4242件,民事案件667件,行政案件1665件,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1600件。案件受理總體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刑事案件收案數大幅下降,環境司法保護效能逐漸顯現。

江蘇省法院2020—2023年環境資源類案件(不含土地、拆遷類行政案件)收案數變化圖。 圖源:江蘇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報告

報告提到,以「9+1」機制為抓手,江蘇法院妥善審理了一批在國內和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重大案件,9件案例入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案例數據庫,7件案例入選最高法院環資類指導性案例,在全國法院環境資源球證文書和調研成果評選中,獲獎數量和層次連續6屆全國第一,多項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江蘇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在服務保障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江蘇法院服務保障長江大保護戰略實施,嚴厲打擊涉長江非法捕撈行為;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通過司法指引加快開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探索涉環資案件企業合規改革,成功調解全國首例適用涉企行政合規整改環保行政處罰案;依法維護生物多樣性。

在切實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方面,江蘇法院加大治汙攻堅力度,加強文化遺產資源司法保護,營造良好法治氛圍。在持續推進球證規則和執行方式體系化方面,江蘇法院確立球證規則,顯著提高違法成本;強化證據規則,破除追責阻礙;創新執行方式,促進生態環境有效修復。

在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方面,江蘇法院強化跨域司法協作,健全環境資源執法司法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司法建議效能。在不斷提升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水平方面,江蘇法院加強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運用,完善專業化審判輔助制度,深化環境司法調查研究。

據介紹,江蘇法院將落實能動履職理念,主動融入社會綜合治理;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促進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落實系統保護理念,切實增強司法保護措施整體性;落實最嚴法治理念,有力推動環保法律法規正確實施;落實協同治理理念,努力完善生態環境多元共治格局。

編輯 劉倩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