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絕活,中美俄空軍都在苦練

中新網6月20日電(特約觀察員 石中劍)據德國新聞電影片道網站報導,6月5日,瑞士空軍的8架美製F/A-18C「大黃蜂」戰鬥機,在該國一處空軍基地附近的高速公路上演練戰備起降,這是其時隔33年來再次舉行此類演習。而在中美俄等大國空軍的訓練中,公路起降已成為鍛造部隊戰鬥力的「必修課」之一。

公路起降講究多

由於大型軍用機場是一個無法隱蔽的大型戰略目標,戰時極易成為敵方的重點打擊對象,所以二戰以來,各國無不想方設法提高軍機生存能力和應急出動效率。作為保存己方空中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公路起降很早就被應用於軍事領域。

2024年6月5日,瑞士空軍F/A-18戰機演練高速公路起降。圖/瑞士空軍網站2024年6月5日,瑞士空軍F/A-18戰機演練高速公路起降。圖/瑞士空軍網站

1932年,德國建成連通科隆、波恩的高速公路,之後10年,其新建高速路通行里程超過3000公里。由於路基堅固,沿途較少設置甚至沒有隔離帶,這些高等級公路天然地具備起降當時德國活塞式戰鬥機、轟炸機的能力。

二戰後期,本土機場頻遭盟軍轟炸封鎖,德軍開始打起高速公路的主意,嘗試將部分路段改為臨時機場,平常飛機藏在路旁林中,一旦有事即可滑行進入跑道,快速起飛昇空。

此舉雖無法對戰局產生最終影響,但這一獨特理念卻被各國所吸納和效仿,並隨著空軍技戰術的演進,在噴氣機時代進一步發揚光大。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高速公路都適合軍機起降。能用作戰備跑道的高速公路,起碼要具備以下條件:相關路段遠離繁忙的大型機場,以免空域過分擁擠。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向機場跑道靠攏,例如鋪有高質量的瀝青或鋼筋混凝土路面,路基較高,承載能力強,平直道長度在2500米以上,以及路面寬闊,擁有良好淨空條件,特別是路兩側不能有路燈、廣告牌等障礙物。

另外,高速公路附近要有足夠空間布設戰機維護所需的大批輔助設備,包括移動導航和指揮塔台、燃油補給車、彈藥補給車和其他特勤保障車輛。

因國土面積有限,缺少戰略縱深,為防本國空軍毀於敵首輪空襲,北歐國家對公路起降戰機尤為關注,甚至有意識地將之融入空軍裝備發展規劃。

20世紀50年代,瑞典塔博公司為本國空軍研發J-35「龍」超音速噴氣式戰機時,後者就將「具備從臨時加固的簡易公路起降的能力」,列為該型戰機剛需指標,由此開啟了瑞典空軍3代「公路戰機」的序幕。後續問世的JA-37「雷」、JAS-39「鷹獅」,都延續了這一設計思路。

美俄演練有看點

作為老牌空軍強國,對於公路起降演練,美國不僅高度重視,而且提升到了戰略威懾層面。

1984年,在西德A29高速公路上,北約舉行了一場有F-15和F-16戰鬥機、A-10攻擊機、C-130運輸機等多型美製軍機參加的公路起降演習,以測試空軍基地遭襲後的應變能力。

有資料顯示,當時僅西德就有近30條高速公路可在24小時內改造成臨時機場。這些公路的共同點是不設路燈和電線杆,所有標牌、護欄都用螺栓固定以便快速拆卸。

俄軍蘇-34高速公路模擬起降演練。圖/俄國防部網站俄軍蘇-34高速公路模擬起降演練。圖/俄國防部網站

近年來,隨著與俄羅斯關係日漸緊張,美西方戰機的公路起降演練愈發頻繁。據美國「航空家」網站介紹,2016年3至9月,美國、瑞典、芬蘭等國就密集舉行了至少4場高速公路起降戰機演習。涉及機型包括美製F/A-18戰鬥機、A-10攻擊機、C-146A運輸機及瑞典「鷹獅」戰鬥機,起降地點則選在與俄接壤的愛沙尼亞和芬蘭境內。

同樣的,由於幅員遼闊,防空壓力較大,俄羅斯空天軍也十分重視這一課目的演練。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導,2018年,俄南方軍區在靠近烏東區的重鎮路斯托夫,首次實施蘇-34、蘇-30M2等重型戰機的公路起降演練,向西方發出明確警示信號。

俄媒影片顯示,俄軍為加大難度,專門找了一條僅18米寬,兩側有高大樹木和電線杆的瀝青高速公路作為起降跑道。當時正值冬季,路邊甚至能看到未融化的積雪。

對於翼展長近15米、自重達三四十噸的蘇-34和蘇-30M2來說,這樣的跑道與氣候條件相當惡劣。不過,俄軍戰機最終成功完成了高速公路起飛、觸地複飛等課目的訓練。

這次演練積累的寶貴數據與經驗,很快體現在後續演習中。2019年8月,俄中央軍區舉行了有多達12架蘇-34戰鬥轟炸機、3架米-8直升機和2架安-26運輸機參加的高速公路起降演習。俄軍新型加油車也亮相演習現場,其不到5分鐘可加註超6000升航空燃油,助力戰機最短時間內從公路起飛。

中國空軍追趕快

雖然起步較晚,但中國空軍對戰機公路起降的重視程度,絲毫不遜於外軍同行。上世紀80年代,有著「神州第一路」美譽的國內首條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在設計之初和開工建設時就預留了作為戰備跑道的路段。

據中國軍網報導,1989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尚未全線建成通車,中國空軍就舉行大規模演習,驗證高速公路作為臨時跑道的可行性。

當時,殲-7、殲-8、伊爾-14運輸機等多架不同型號的軍機,「穿過白雲,呼嘯著撲向地面,隨著漂亮的著陸動作全部安全降落在寬闊高速公路應急機場跑道上。它向世人宣告:中國也在高速公路上起降飛機了。」

2014年5月25日,在高速公路進行起降訓練的國產殲-11戰機。圖/中國軍網2014年5月25日,在高速公路進行起降訓練的國產殲-11戰機。圖/中國軍網

進入新時期,隨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和武器裝備持續升級換代,中國空軍的公路起降能力再上新台階。

據《解放軍報》介紹,2014年5月25日,中國空軍在河南鄭州附近的高速公路上,成功實施了包括殲-11國產三代戰機和中型運輸機、武裝直升機在內的多機型公路起降。

軍報當時還披露,截至這次演練,我國已建成10多條這樣的戰備公路。而據交通運輸部今年2月消息,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8.4萬公里,其中可用於軍機起降的路段想必遠超10年前。

如今,我國不僅高速公路總里程數世界第一,還擁有領先的無人機技術。據央廣網報導,2021年俄軍已開始演練固定翼無人機的公路起降,至於中方在這一領域是否會有新的開拓和發展,值得關注。(完)

【編輯: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