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降息之路會走多遠(環球熱點)

歐盟統計局5月31日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5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為2.6%,高於4月的2.4%。圖為近日,一名顧客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超市購物。新華社記者 趙丁喆攝

近日,歐洲央行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將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這是歐洲央行自2023年10月停止加息以來首次降息。

近5年來首次下調利率

在6月上旬召開的最新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歐洲央行決定將歐元區主要再融資利率、邊際借貸利率和存款機制利率分別下調至4.25%、4.5%和3.75%,該利率水平於6月12日起正式生效。

歐洲央行發表的新聞公報指出,根據對通脹前景、潛在通脹動態和貨幣政策傳導力度的最新評估,在維持利率穩定9個月之後,現在適度放寬貨幣政策限制是合適的。

針對歐洲央行利率政策的重大調整,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降息是出於對歐元區經濟前景的信心,降息決策有助於歐元區經濟持續復甦。她同時指出,降息後利率仍處於限制性水平,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大,但仍不確定。通脹回歸目標的道路仍然坎坷,央行理事會還需要更多時間和數據來確認。

自2022年7月以來,為遏製通脹,歐洲央行連續10次加息,累計加息450個基點。自2023年10月加息按下「暫停鍵」至今,歐洲央行已經連續9個月維持利率不變。此次,存款機制利率從創紀錄的4.0%下調至3.75%,是歐洲央行最近5年來的首次利率下調。

在4月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歐洲央行已經發出放鬆貨幣政策的信號。歐洲央行當時發佈公告稱,歐洲央行不會承諾其利率走向,「若通脹動態、前景以及貨幣政策傳導強度等因素增強了實現中期通脹目標的信心,則適宜降低當前利率水平」。對此,分析普遍認為,上述表態暗示歐洲央行可能先於美聯儲在6月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歐洲央行決定降息前夕,市場一度因為歐元區通脹率再度上升而產生擔憂。

歐盟統計局5月31日發佈數據顯示,根據初步估計,5月歐元區年通脹率預計為2.6%,高於4月的2.4%。同時,核心通脹率從4月的2.7%上升至2.9%。對此,有分析認為,歐元區通脹率今年首次上升,尤其是核心通脹率上升,對於希望歐洲央行今年大幅降息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隨著5月價格壓力再度回升,且歐元區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恢復增長,投資者預計歐洲央行將在今年內採取更為謹慎的降息方式。

「稍微放鬆對經濟的刹車」

如今,「靴子」落地。歐洲央行為何在通脹再現走高跡象、美聯儲尚未降息之際,提前作出政策調整?

「歐洲央行決定降息,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歐洲央行認為通脹處於可控的下行通道。歐洲央行近日發表公報指出,自2023年9月歐洲央行理事會會議以來,歐元區通脹率已下降超過2.5個百分點,通脹預期明顯改善。歐洲央行預計2024年通脹率為2.5%,2025年為2.2%,2026年為1.9%。歐元區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為歐洲央行降息提供了空間;二是緩解過高利率給生產、消費帶來的壓力,促進經濟增長。2023年歐洲經濟增長接近停滯,一些歐洲國家經濟出現衰退。過高利率會對企業生產、居民消費產生較大的抑製作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兼歐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數據顯示,2023年,歐元區經濟僅增長0.5%;今年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同比增長0.4%,環比增長0.3%,雖好於預期,但仍然處於低位。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湯柳向本報分析稱,從歐元區今年一季度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歐元區經濟的總體形勢要好於去年,但整體依然偏弱。「目前,歐元區的消費依舊乏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萎縮,製造業PMI持續低於榮枯線。歐元區的出口表現雖有改善但仍不理想。此外,在財政上,由於能源價格對通脹的影響基本消退,歐洲國家逐步取消了能源補貼措施,這意味著財政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逐步減弱。在這樣的情況下,歐元區經濟今年雖有恢復,但依然動力不足。歐洲央行決定降息,是權衡短期經濟形勢以及中期通脹目標之後的選擇。」湯柳說。

德國儲蓄銀行協會主席烏爾里希·路達認為,在歐元區對抗通脹取得進展之際,歐洲央行正在利用由此產生的政策空間「稍微放鬆對經濟的刹車」。

還有分析指出,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歐洲對外部能源依賴程度較高,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對歐洲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歐洲央行降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外部衝擊,增強歐洲經濟的韌性。

「當前,美歐經濟狀況不同,加息並未對美國經濟產生明顯的抑製作用,因此美聯儲沒有通過降息來刺激經濟增長的顯著壓力。此外,美歐通脹的原因不完全相同。目前,相比美國,歐洲更加迫切地需要通過降息,減輕企業經營壓力,推動經濟增長。因此,歐洲央行‘搶跑’美聯儲,率先降息。」張健說。

降息路徑仍存在不確定性

歐洲央行是否由此進入「降息週期」?目前,關於歐洲央行的降息之路會走多遠,分析普遍保持謹慎態度。多數觀點認為,由於歐元區通脹回歸政策目標水平的預期尚不穩定,歐洲央行繼續降息的時機和路徑仍存在不確定性。

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部負責人卡斯滕·布熱斯基指出,降息決定表明歐洲央行對控制通脹的信心增強,但此次降息決定並不一定預示著新一輪降息週期就此開啟。

牛津經濟研究院相關分析也認為,歐洲央行本次降息並不代表一系列寬鬆措施的開始。因為核心通脹的下行趨勢並不明顯,歐元區薪金增長仍處於高位,通脹預期尚未完全正常化,而且外彙貶值風險迫在眉睫。

「對歐元區經濟本身以及與其在經貿、投資等領域聯繫緊密的國家來說,歐洲央行啟動降息總體是一個利好。接下來,歐洲央行是否繼續降息,還將取決於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歐元區服務業通脹的走勢;二是地緣政治風險是否會給歐洲的能源價格及運輸成本帶來新的衝擊;三是歐元區經濟增長形勢及其對通脹的影響。」湯柳說。

張健指出,在美聯儲尚未降息的背景下,歐洲央行如果降息幅度過大,可能產生一些負面效果,例如更多資金流向美國,美元幣值升高,歐元貶值過多,進而導致歐元購買力削弱、進口成本上升、商品價格上漲,這可能進一步刺激歐元區通脹率上漲。「因此,歐洲央行目前處於觀望狀態,將觀察此次降息產生的效果後再決定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張健說。

值得關注的是,在歐洲央行啟動降息之前,加拿大、捷克、匈牙利、瑞典和瑞士等國家央行已經宣佈降息。丹麥央行也緊隨歐洲央行腳步,於近期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一些分析認為,歐洲央行調整利率政策具有一定的風向標作用,可能成為全球貨幣緊縮政策的拐點。

張健指出,利率長期高位運行,可能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各國央行都願意儘早將利率調整到較為合理的水平。如果各國通脹率保持較低水平或者持續下行,那麼全球主要央行可能進入降息通道。

湯柳認為,歐洲央行的降息決定可能會對一些貨幣政策自主性較弱的歐洲國家產生影響。但總體來說,英美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的貨幣政策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將基於本國價格走勢、經濟形勢以及自身貨幣政策目標來決定是否降息。(記者 嚴 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6月20日   第 06 版)